分享

中医的病机是怎么来的? | 中医大讨论续(五)

 陈鑫医师 2016-12-09



看完前几天发表的中医大讨论系列文章之后,很多同学问我:

难道中医不需要辨病机吗?

那您为什么经常给我们讲病机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特异性方证,就是方和证之间具有特异性的关联,可以达到药到病除的特效,具有精准、快捷、高效的特征。


《伤寒论》中的表述形式为前面是证,后面是方,方证同条,有前面的证,就用后面的方,没有现在中医所强调的辨证论治的过程。


原因就是方对证的疗效是肯定的,证和方之间的关系是怎么肯定的,可以参考《特异性方证是医学的最高境界》中的第四部分怎么确定特异性方证’”的内容


难道不需要辨病机吗?难道病机不重要吗?


对于已经确定的特异性方证当然不需要辨病机,只需要确定证就可以用方。比如对《伤寒论》第35条所述的证就是麻黄汤主之。


关于病机,我们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一 


虽然证的发生肯定有病机(发生机理)作为前提,但是这些问题只在确定特异性方证的过程中可能被用到。


而对于已经确定的特异性方证”而言,一旦确定,在临床运用的时候,便可以不需要再去研究病机,只需要学会用法就可以。这难道不是一种化繁为简的方法吗?为何我们要追求繁琐的,却又没有准确疗效的办法呢?


现在治疗疟疾可以直接用青蒿素,临床医生知道这种用法就可以应用,至于不知道屠呦呦教授为代表的团队是怎么研究机理的,并不会对临床造成什么困扰。


二 


中医的病机是根据证进行推断的。


既然要推断,这就涉及一个推断者,也就是医生的思维问题,每个人的思维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中医根据证推断出来的机理并不规范,也并不一定准确。对同一个证,不同的人理解可能不一样,甚至同一个人前后的理解可能也不一样。


典型的例子是,《伤寒论》中小柴胡汤证的往来寒热


张仲景在96条提出了往来寒热”以后,在97条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解释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争,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形成往来寒热的原因是正邪分争


正邪分争就是正邪双方相持不下,互有胜负。形成正邪分争的原因是,病至少阳,正气已显不足,正邪双方都呈衰减之势,正气虽能抗邪,但却无力一鼓驱邪外出;邪气虽能侵袭人体,却也不能长驱直入。


本来张仲景自己已经有了解释,但后来的人却将往来寒热解释成了半表半里


如:


成无己:邪在表则寒,邪在里则热,今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未有定处,是以寒热往来。


方有执:往来寒热者,邪入躯壳之里,脏腑之外,两夹界之隙地,所谓半表半里,少阳所主之位,故入而并入阴则寒,出而并入阳则热,出入无常,所以寒热间作也。


刘渡舟:少阳受邪,正邪分争,进退于表里之间,必然影响开阖枢机的不利。当邪胜于正,由外向里,由阳入阴之时,则表现为恶寒;当正胜于邪,能抗邪外出,使邪气由阴出阳时,则表现为发热。由于正邪相争,各有进退,从而导致了寒来则热往,热来则寒去,呈阵发性交替发作的往来寒热。


而且历版的教材也都认为往来寒热的机理是邪在半表半里


又如:


对于恶寒的形成机理,就有不同解释。著名的温病学家吴鞠通自己就可以解释成几种机理。


《温病条辨·上焦篇》中的条文:


第3条:“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自注:温病之恶寒,肺合皮毛而亦主表,故亦恶风寒也。


第4条:“太阴风温、温热、瘟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自注:虽曰温病,既恶风寒,明是温自内发,风寒从外搏,成内热外寒之证。


第5条:“太阴温病,恶风寒,服桂枝汤已,恶寒解,余病不解者,银翘散主之。”


自注:恶寒已解,是全无风寒,止余温病。


吴鞠通对温病初期出现的“恶寒”的理解前后不同,对第3条的自注认为,温病本身也会出现“恶寒”,而对第4条、第5条的自注则认为“恶寒”是兼有外寒。


而现代中医对于“恶寒”机理的解释自然更是多种多样了。


三 


医学首先要疗效,只要有疗效,知不知道机理似乎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了。


医学是人类在与疾病漫长的斗争过程的积累,很多治疗方法可能来源于经验或得之于偶然,经过长期的临床运用疗效肯定,但其机理并不一定清楚。


原因是医学还没有能完全掌握人体和疾病的所有规律。虽然其机理是肯定存在的,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也终将会提出其机理(或永远无法解释),但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而在这之前,也就是在其机理被提示之前,并不影响对医疗方法的运用。


四 


机理来源于疗效。


我们人类为什么要以大米为主食?


绝大部分吃大米的人并不知道大米的具体营养成份,但并不会有人怀疑吃大米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且,人类开始吃大米的时候,绝对不会是先研究清楚了大米的营养成份之后才开始吃的。


当然,现在我们研究清楚了大米的营养成份以后,可以根据大米的营养成份去寻找开发新的食物。


与此类似,中医对有疗效的治疗方法也应该进行机理研究,研究清楚机理以后,可以指导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


但是如果你作为一名医生,连使用这些有确切疗效的方法都不会,而妄言其机制要素,难道不是轻重不分,本末倒置吗?



中医大讨论精彩回顾:

方证是《伤寒论》的核心 | 中医大讨论(一)

“特异性方证”是医学的最高境界 | 中医大讨论(二)

“辨证论治”是无方可用的无奈之举 | 中医大讨论(三)

中医背离了仲景的正确方向 | 中医大讨论(四)

方证是医学的落脚点 | 中医大讨论(五)

确定性是医学获得疗效的基础 | 中医大讨论(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