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课程观指导下的高中英语自主高效讲评课教学模式探讨

 昵称15221501 2016-12-11
此文发《教育科学》2016.10.
新课程观指导下的高中英语自主高效讲评课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高级中学    苏敬       邮编:124100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在高三英语教学中居于主流课堂形式之一的习题讲评课,如何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笔者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实践与探索。本着尊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张扬生命活力的宗旨,我尝试着改变讲评课的方式,把讲台还给学生,让学生作课堂的主人,提高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英语     自主高效讲评     新课改理念   
    一、高中英语自主高效讲评课的教学程序
1. 小组合作,研讨答案 教师提前抽查5-10份试卷,看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答卷中的具体问题。但不具体批阅对与错,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的正向思维。因为学生提前已经做了试卷,所以上课后,直接让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规定时间内探求正确答案。
2.分解任务,逐项突破  在进行了充分的小组合作之后,同学们已经对于整份试卷的答案有了大致上统一的认识。此时,教师就各题型的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化整体为部分,比如,把完形填空的36-45分配给A组,46-50分配给B组。由各小组具体承担,准备展示。
3. 展示成果,质疑答辩  各小组指派一名代表展示本小组集体讨论的结果,要做到有理有据,表达清晰。对于展示中有争论的答案或不正确的表述,其他组同学有权随时提出质疑,辩论。
4. 形成答案,统一认识  各小组经过展示、辩论之后,将自己所负责的单选、完型、或阅读部分的答案整体出示在黑板上。对于仍然有问题的答案,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深入分析指导得出正确结论。
5. 师生互动,总结提升  教师要善于观察,对于该试卷讲解过程中所存在的知识、方法方面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单选题要在关键点、解体的题眼上多多用力;完形填空要多多注意跨越语篇层次的障碍突破上,而阅读理解则要重点解决推理判断、主旨归纳等问题。
二、高中英语自主高效讲评课的主要特点
1.机会均等,人人参与  在学习小组中,所有同学都积极地投入于查阅资料、讲题讨论等活动中,所有人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保证了学生的广泛参与。
2.思维发散,思想碰撞   由于每个人独有的知识背景、文化内涵、情感体验等,对于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见解。让学生自己说,集体参与,会有激烈的思想碰撞与丰富的情感交流,经常会有更多的错误出现,意外的精彩生成。而这些错误,都是美丽的;这些生成,更加令人惊喜。
3.自由开放,挑战自我  在没有公开答案的开放式课堂里,所有学生完全均等地暴露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在激烈的言语交锋与思维碰撞里,有反复的自我肯定与否定,也有不断的顿悟与猛醒。而这些,都绝非是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里所能够拥有的。
三、高中英语自主高效讲评课的操作要求:
      为了保证讲评课的节奏紧凑,务实高效,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到:1.声音洪亮,表达清晰。清楚、响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对自己、对班级高度负责的表现。2.有理有据,坚持观点。经过深入分析、研讨之后,作为小组代表发言的同学一定要要做到分析有规则依据,讲解有信息支撑,坚持自己的观点。3.各抒己见,相互借鉴。言论自由,有疑问必提出,有争论必解决。相互借鉴,共同提高。4.紧扣题眼,回归本质。学生讲解必须做到紧扣题目突破的关键部分,回归到概念、规则的最本质部分,让人彻底信服。5.直奔主题,干净利落。少说空话、废话,语言干净利落,切入要害,直奔主题。6.宽容错误,悦纳异见。心里坦荡,不要怕出错。坚信,错误出真知。只有善待自己的错误,悦纳别人的见解,才能更正自身的不足,大踏步前进。
      同时,教师要努力做到:1. 尊重个体差异,密切关注学情。根据各小组内不同学生的个人差异,合理分配任务。在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讨论问题的形式,给以必要的启发、引导;关注问题学生的表现,分配合理的任务,保证每个人都得到应有的发展。2. 宏观调控课堂,做好关键引领。教师要在各教学环节的时间设置、参与展示的人数分配等方面做好宏观调控。同时,要始终泡在学生中间,充分肯定学生在思维、表达、观察、激辩等方面的闪光点,并对于一些典型问题进行精要概括,从知识拓展的深度与广度、方法规律的探求与概括等方面,提升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深刻的整体认知水平,做一个称职的教学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引领者。3.密切观察课堂,做好课堂反思。深入观察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不同表现,进一步从多个角度、多侧面全面认识学生,认识课堂,认识英语教学的真谛。同时还要反思改进课堂行为,从课堂环节的设置、学生情感的融入、精心点拨的切入、高度概括的精要性等方面进行反思,以期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高中英语自主高效讲评课,变“教”为“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使广大学生在获取知识与健康成长的层面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利于为学生的成功未来奠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