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孩子遭遇校园欺凌,黄金时段父母应该做些什么?

 青青莲子 2020-11-18


事件回放

12月9日,一篇名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文章称自己在北京市中关村二小上学的儿子长期受同班同学欺凌,11月24日更是被两个同班同学堵在厕所里,并且用垃圾筐扣头,儿子大冬天被迫用冷水冲洗,随后出现失眠易怒易哭等症状,经精神科医生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

孩子父亲接受采访的时候表明“我最后悔的就是在孩子第一时间跟我说自己受到侵犯的时候,我没有选择站出来保护他,而是想让他自己去解决这件事情,让他躲开他们。”

看到这样的消息,相信每一位母亲都能感同身受。我们十月怀胎忍受着疼痛把孩子带来这个世界,我们含辛茹苦地喂奶起夜照料陪伴,看着孩子一点一点的长大,我们总想给他最好的环境最好的教育最多的爱。

扪心自问,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或小学遭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能不愤怒、能不心碎吗?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处理才能让孩子的伤害减到最低?

01

前段日子我的女儿也曾经被她的同桌和坐在她前面的另外一个男孩两个人合伙欺负,让她困扰不已,有天中午实在难受到食不下咽,下午上课的时候晕倒在课堂,那天晚上回家在我的问询下,孩子才告诉我缘由,我看见她哭哭啼啼备受困扰憔悴不堪的样子,作为家长内心的那种暴怒和难受,真的是犹如刀割,孩子受到伤害在父母身上的感受是千倍百倍的。

真的恨不得把欺负孩子的同学暴揍一顿!恨不得把欺负孩子同学的家长训斥一顿!恨不得把学校和老师痛骂一顿!感觉怎样做都熄灭不了内心的怒火。

幸亏的是我自己本身从事教育的行列,那当我愤怒了半个小时之后,感觉自己慢慢地恢复了理智,当孩子遭受校园暴力的时候,实际上有潜藏的危险,就是说如果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在得知这个信息的第一时间里,也就是这样一个黄金时段里头去帮助孩子引导孩子的话,那接下来对欺负她的同学和学校都会有无止尽的恐惧感,对孩子的心灵产生更大伤害。

而在这件事情里面父母恰恰是错过了正确疏导孩子心理的黄金时期,这位妈妈虽然学了心理学,但那个时候她也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没能在第一时间去疏导孩子这种被放大的恐惧和担忧。

02

首先,我先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处理孩子的情绪是极为重要的,甚至说是最重要的!当我们看到动物世界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狮子要吃一头羚羊,正在极速地追赶着羚羊,羚羊用尽全力奔跑最后侥幸地逃脱了。逃脱之后的羚羊会继续奔跑一阵子,之后它就会停下来若无其事悠闲地吃着青草。

那如果这件事放在我们人类的身上,就好比我们受到了一个人的追杀,那这个比被欺负,是更可怕的事情,经历了被追杀然后逃脱的事情,还能恢复到过去开心快乐的生活吗?被人追杀的深深恐惧感会一直留在我们的心里头,而且不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还会碰到这样的事情。

如果说我们不能够把这个包袱卸下,去帮助孩子把内心的这个恐惧卸下去,孩子也会背着这样的恐惧一直往前走,一天24小时全天候地被这个恐惧所笼罩,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孩子的心理障碍就是这样造成的。当我们的孩子,被欺负了之后,身为父母的我们要怎样第一时间拯救我们的孩子,把他从被欺负而造成的这些恐惧、这些惊慌通通清除,接下来我就来详细的说一下。

这个方法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医学博士丹尼尔·西格尔教授提出来的,他叫情景回放法,当孩子发生了这些令他不安和害怕的事情,我们要和孩子不断地去谈论这件事情的细节回放当时的场景。

比如在这个事件中就可以和孩子去回放事件:当同学把垃圾桶扣在自己头上的时候,自己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当看到其他的人在那儿嘲笑自己,看热闹的时候,自己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那么如果这个感觉是恐惧,就让孩子放声的大哭出来,我门可以让愤怒的孩子使劲地砸床砸被子砸枕头,让孩子通过身体的语言,把负面的情绪全然地爆发出来。

然后呢?和孩子谈论,当这件事情发生之后,自己内心的感受是什么?自己为什么要去冲冷水?是怎样冲冷水的?自己那一天是怎样熬过来的?不厌其烦地和孩子把整件事情的细节全部过一遍。

孩子就在这个细节倾诉的过程中把他内在的负面情绪不断不断地释放出来,这些情绪释放出来之后,家长要允许孩子尽情的哭泣,准备垫子,让孩子砸和打,让孩子把这个愤怒恐惧的过程全部呈现出来,就像那只羚羊通过奔跑,把恐惧释放出来一样。

通过前面情景回放中一遍一遍的整理,等孩子慢慢地走出这个情绪,让他从受困的情绪中真正地走出来,不会再一遍遍地把痛苦加深然后无止境地放大。

03

不论你的孩子在幼儿园里也好,还是在小学也好,甚至初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糟糕的事情,比方说孩子跑着跑着,突然摔了一跤流血了,或者被同学欺负,被同学嘲笑,或者是受到了什么惊吓等等,所有的这些事情我们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在第一时间让孩子把内在的负面情绪完完全全地释放出来,只有这样,孩子后面才不会一直被恐惧的情绪所控制造成心理问题。

而很多父母却选择把孩子心里的伤口捂起来,闭口不提,生怕孩子越说越伤心,影响情绪。这样只会让伤口发炎溃烂,永远成为心里不能提及的伤害和惊恐,无法治愈。

当孩子把这些情景全部重现出来的时候,你可以帮助孩子去看见他事件发生那天的全部场景,这只是许多日子里的一天,在这一天里有一个令人难受的片段,但我们还有其他好的片段,让孩子看到一个全局,看到这件事情,它只是一个局部的意外而已,并不等于生活的全部。

当孩子的恐惧被释放之后,接下来就要处理事情了。如果这个事情性质很恶劣的话,第二天就要去学校把几个欺负人的孩子都叫过来,把这件事情当面了结掉。我们必须找到这件事的当事孩子,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父母常见的误区是直接找老师和对方家长,如果说只是大人之间做沟通,最后只会变成大人之间的PK和权力斗争,欺负人的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需要背负什么责任,而受到伤害的孩子,也没有得到道歉,这样只会把事情弄得越来越糟糕。

我们需要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把事情面对面地说出来,扣垃圾桶欺负人的孩子把这个事情说出来,旁观的孩子把这件事情说出来,受到伤害的孩子也把这件事情说一遍,那么当这些孩子在说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就能看出来,每个孩子他内在对这件事情的感受是什么?

比方说扣垃圾桶的这个孩子,他的内心是极度恐惧的,因为他知道他自己做错了事情,那么旁观的孩子他也知道,他会隐隐约约知道自己有些事情做得不够妥当。

当这些孩子把这些事情全部回放完之后,接下来第一步,你要拉着自己孩子的手走到欺负人的孩子面前对他说:你昨天把垃圾桶扣在我的头上,有很多脏东西,我感到你不尊重我,请你向我道歉!

为什么要你拉着孩子的手呢?因为我们要支持自己的孩子,要去给他这份力量,让欺负人的孩子看着他的眼睛认真的道歉。

而欺负人的孩子能够看着你孩子的眼睛认真地说:对不起!我不应该把垃圾桶扣在你的头上,我错了,对不起!我伤害到你了,请你原谅我好吗?这个时候你也要对欺负人的那个孩子说:你做错了事情,你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别人道歉,这是非常可贵的。

然后你要对那个旁观的孩子说:请你向我的孩子道歉!你看到了自己的同学被人欺负,却没有去帮助他一把反而助纣为虐出言不逊,你的行为让伤害又再次扩大,请你看着他的眼睛向他道歉! 当这个孩子向你的孩子道歉之后,你可以对这个孩子说:谢谢你的勇气,你能够意识到,自己该制止的时候没有制止这个错误,你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是非常可贵的。

而你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心,选择去原谅这些同学或者说过一段时间等心情平复了才能原谅。那么在这样一个平等的交流和处理过程中,让我们的孩子能够看到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让欺负人的孩子,意识到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也是一种力量,有勇气承担并改变的力量。

04

如果能够做到前面这两个步骤,第一,把自己孩子的情绪先处理掉,第二让孩子之间面对面把这个问题解决掉,那我相信,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好办了,和对方的家长去做一个沟通,再跟老师去做一个沟通,可以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

那么在这里我还要对一些经常纵容自己的孩子,允许自己孩子去伤害其他孩子的家长,我要说这样的一句话,当我们允许自己的孩子去伤害别人的时候,实际上作为一个孩子,他安身立命有一条基础的原则,就是爱自己,爱别人,爱环境,那如果这个孩子他没有去学习爱别人的话,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以后的人生将会是非常非常悲惨的。

这个孩子,他会悲惨到什么样的地步呢!他会成为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的人,他会认为我伤害了别人我都是可以被包庇的,我都是可以逃脱的。然后他会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地去挑战这个底线,到底我对别人伤害到什么程度,我爸妈才会说我呢!我伤害别人到多大的程度,这个社会才会惩罚我呢?

他会把原本是可以去积极生活和创造美好的力量全部用来挑战这个底线和规则,弄到最后的话,他犯下更多更大的错误,这个时候家长才会意识到这个孩子从量变到了质变,已经无法回头了。

如今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已经表明施暴学生情节恶劣可刑事处罚,在一次次的伤害事件里,我们的法律规则将更加完善,而我们家长也应该更加地重视如何处理和帮助我们的孩子面对校园暴力,孩子年幼时如同一张白纸,他是我们行为习惯性格态度的一面镜子,我们怎么去引导他们就会怎么样去成长,他们的经历他们的行为习惯也将伴随他们的一生。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