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可收听曾仕强教授对道德经的音频详解! 《道德经》第四章是我们比较生疏的,但却包含了许多老子对于“道”的认知和解释。国学经典《道德经》第四章写到:“道冲,而用之或弗盈。”老子为什么用“冲”来解释“道”呢?这和我们中国人说的“冲茶”,有什么关系吗? 《道德经》第四章,首先一句话叫作:道冲,而用之或弗盈。有人说,道是冲而用之,其实不是。道冲,是个名词。因为道是虚的,一定要用冲,才有作用,如果道是静的,它就生不出东西来了。  中国人喝茶的时候,都说“冲杯茶”吧,为什么茶要冲?就是根据道德经来的。很多东西一冲,一个新的东西就产生了,那个味道也就出来了。“道冲,而用之或弗盈”,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但是不管你怎么做,怎么使用,它都不会满,因为一满就没有用了,这是个很重要的观念。我们老喜欢满,一满就招损了,所以最好不要让它满。 因此,“冲”,就是使它虚的意思,它永远不会满,所以它永远可以用,时时保持冲虚,就永远可以使用,这就叫道。
渊兮,似万物之宗。“渊”,是水的深谷。“似万物之宗”,它好像是所有万物的本源,万物好像都是从这里生出来的。科学告诉我们,海洋江河里面的很多东西,有很多是宇宙万物里面最早出现的。那它们是怎么生出来的呢?下面有一段话来说明这个过程,大家就能感觉到,我们对道的认识跟西方人对道的认识,好像有点不一样。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四个“其”指的是什么?就是道的作用。道的作用是什么?人家有锐,你把它挫掉,那不是强制吗,不是不自然吗?当然不是。它是把自己锐利的那一部分锋芒,自己把它挫掉。道是很锐利的,可是它把自己的锋芒收敛起来,让你感觉不到。 我举个例子。天生人,天也杀人,怎么理解呢?人自然生,也自然死,这就是老天的作用,就是自然的作用,就是道的作用。可是你会不会害怕,觉得道要来把你收拾掉?当然不会。它让你没有感觉,让你自化。“自化”两个字,是道最了不起的,我是锐利的,可是我很收敛,让你没有感觉到威胁。它可以把很多的纷争化解掉,但是它的功劳好像从来不存在一样。我们从这四个“其”字,可以慢慢感觉到,道不威胁人,不利用人,不利用人,不利诱人,不恐吓人,也不主宰人,这跟西方不一样。西方人认为上帝是主宰一切的。上帝创造了人以后就说,你们是我造的,既然是我造的,就要听我的话,就要敬仰我。这不是“为而不恃”,不是“功成不居”。刚好跟老子所讲的相反,我们从这里才知道,中西文化为什么这么不同。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四句话不仅是老子对道的解释,也深藏着老子为人处世的智慧。那么这四句,都包含了哪些,为人处世之道呢? “挫其锐”,一个人不能锋芒毕露,到处要显示自己能干,那会死得很惨。 “解其纷”,别人有什么纷争,你不能说都听我的,而是要让他们自己去磨合,你在当中做了很多事情,但要让大家觉得你就像没有做一样。 “和气光”,不能用你的光耀去照别人,而是要让别人自己显出他的光耀。 “同其尘”,不能够善恶分明、是非分明,因为对圣人来讲,是没有坏人的。圣人看到坏人,自己要检讨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坏人。其实这些就是恢复人的本心本性,同王阳明心学同理。 渊兮,似或存。深渊,一旦澄清下来的时候,我们就发现水里边也有东西,那就是道。道平常是看不见的,但是有时候,会隐隐约约看得见,好像那个“有”真正出现了一样。这告诉我们,无会生有。 
道是什么?老子在这一章的最后说: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他用这句话来问道,非常有意思。这个吾,不一定是老子本身,因为老子是集大成的。我们中国人,很少有我的概念,所以这个“吾”就是我们。“我们找来找去,不知道它是谁的儿子,他的爸爸是谁,它的根源在哪里”。这句话是说,我们所看到的都是现象,都是道的作用,但是真正道的本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