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肠癌----和息肉有关,和年龄无关...

 llvsh 2016-12-22
有两类人要特别注意大肠癌,一类是有大肠癌家族史或大肠息肉家族史的人,大肠息肉可以遗传。有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叫“大肠息肉病”,这种病和人的饮食习惯、经常吃的食物,甚至排便习惯,都没有关系。有些人家好几代人的大肠里都布满息肉,人若不及时将息肉切掉,长到30岁左右,一定会得大肠癌。
  另一类就是有大肠息肉的人,这类人一定要尽早去医院,看看自己的息肉究竟是炎症、增生导致的,还是大肠癌的前奏。值得一提的是,大肠息肉和年龄的关系倒不大,就算你非常年轻,如果你的肠子长期受到过多刺激,你也不是大肠息肉、大肠癌的高发人群。
  很多人都觉得,肠子里长出一块多余的肉,肠道不那么通畅了,我们会觉得肚子堵得慌。但实际上,大部分患者在大肠息肉出现时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人的肠道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隧道,平时那么多粪便在里面通过,我们都没有什么感觉(只有粪便转到肛门附近时,我们才有所察觉)。再加上大肠息肉刚长出时还非常小,除非它大道堵住肠道,否则你很难发现它的存在,而它堵住肠道再采取措施,往往已经晚了。
  要判断肠道内是否有息肉,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做肠镜。
  做肠镜时,医生会把一条细细的管子从你的肛门插进去。人的肠子是弯的,好像地道一样,管子进入后也会像蛇那样顺着肠子的弯道转弯。随着管子一点点地伸入你的肠子,医生能将你的肠道观察得一清二楚。
  如果你的肠子里面是光溜溜的,医生就会告诉你,你的肠子很正常,没问题。如果发现里面有鼓起来的地方,医生就会采下一小块,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发现是炎症引起的隆起,你可以松一口气,它是安全的,会随着炎症的消失而消失。如果是增生产生的,那将它除掉也就没关系了。但如果是瘤,医生就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看看它有多大,数目有多少,然后再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肠镜还是治疗早期大肠癌的常见手段。
  具体来说,发现肠道内有肿块后,医生会用一个像钢丝一样的小工具将息肉套住,然后在外面将钢丝收紧,通上高频的电,利用电产生的高温迅速地将息肉从根部切下(这个过程,人不会有感觉)。之后,医生便可以对切下的这部分息肉的检查,判断这块息肉是刚刚长出来的腺瘤,还是应长了一段时间发生了癌变。
  医生要通过检查切下来的息肉的根部弄清楚是否已将息肉切除干净。如果发现这种办法不行,切不干净,就需要再做一次手术,把这段肠子切掉,再从两端接上。
  要注意的是,就算一鼓作气把肠子里的息肉都切干净了,它们也有可能复发,这和你的年龄有关。如果你已经80岁了,做了肠镜检查,发现肠子里有一两个,最多不超过3个息肉。那么,将这些息肉切掉就完事了。因为你花了80年的时间,才长了一两块息肉,说明它们长得非常缓慢,只要没有发生癌变,就不需要担心。
  但如果你只有40岁,做肠镜后发现有好几块息肉,虽然没有发展成癌,你也不能掉以轻心,它们可能长得很快,你除了和医生商量接下来的处理措施外,还要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并坚持定期做肠镜。
  如果医生和你说,你的息肉离癌变还比较远,你可以每隔5年做一次肠镜;
  如果医生告诉你,它发展得比较快,那你需要每隔两年甚至一年就做一次肠镜,看看它是否还在增长,若长出新的,就及时除掉。除掉后再观察,看看问题是不是很大,需要隔多久再来检查。
  如果再检查时发现肠道里没有息肉了,就说明这段时间它都没有长,你就可以将检查的间隔再拉长一些,3年后再来查查看。3年后检查若发现还没有问题,就隔5年再查一次,这次要是还没有长,你就可以放心,你不会得大肠癌了。
  PS
  1、有人认为洗肠可以改善大肠内的环境,经常洗肠就不容易得大肠癌。洗肠对大肠的健康有一定的好处,却并非预防大肠癌的最佳手段。因为大部分人洗肠都是一个月洗一次或三个月洗一次。而我们每天都会产生粪便,每天都需要把粪便排出体外。
  2、辣椒虽然刺激性比较大,但和大肠癌没有关系。我们的嘴巴能感觉到辣,肛门能感觉到辣,但肠、胃对辣是没有感觉的,辣椒对肠道没刺激。
  本文分享自《能救命的癌症常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