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体育怎样组织教学二

 幻耀滴青春 2016-12-22
(二) 根据教材特点组织教学。

1、挖掘教材趣味性。趣味性、娱乐性是体育课的一大特点,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些枯燥的内容,教师要进行适当处理,如换名,把“老鹰抓小鸡”改成“母鸡爱小鸡”,把“抱球接力”改成“运送西瓜”等;换器具,在掷轻物练习中把“沙包”改成“羽毛球”,把“跳高竿”换成“橡皮筋”等。

2、同一教材不同组织。体育技术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为保证学生掌握技术的全面性正确性,同一教材往往会在不同课次出现,而且重复练习的目的、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学生喜变,相同的内容重复出现势必会降低他们学习的兴奋度。因此,对于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教师应改变教学组织的方法,同样是掷准,今天我叫它“打靶”,明天我叫它为“打野鸭”;今天我用的掷准物体是“箩筐”,明天我改换成“汽球”,以在不断的变化中达到激趣的目的。

3、不同教材合理搭配。目前小学体育实践课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田径(跑跳投)、小球类(篮排足等)、基本体操、攀爬悬垂类、民族民间乡土体育等几大类,不同的教材内容有其不同的特性和不同的学习价值。一堂课上教材内容不可过多亦不能过于单一,要从学生能力形成的特点、促进健康生长发育等角度考虑,教材的搭配一般要做到动静结合,上下肢协调锻炼兼顾,柔韧与力量同步发展,体质与能力共同提高等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