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关于微课的话题

 高占国 2016-12-23
        从微课的概念产生,到今天,已经整整五年有余了。微课的来龙去脉,可以看拙著《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第七章第一节微课概述。现在大家对微课的通俗理解就是微型教学视频。
       早年我也讲过微课,也现场教过老师们用CS录制视频。后来发现微课不是一个好概念,它把谁都知道的教学视频变成了难以捉摸的概念,现在,我已经很少会说微课了,其实就是一个微视频,再简单一点,就是视频,只不过是短的。
       再说,我们认为,微课是支持学生学习的,什么时候支持,应当是学生最需要的时间与地方,显然,只有家里才是最需要的,或者是住校生晚自修的时候或其他课后时间。
       最早的流派认为一个微课一个知识点,我们最早实践的时候也是这样去依样画葫芦的。“画”出来之后发现,小学数学一个课时正好一个知识点,可以用于教学实践。其他很多学科一个课时能讲数个知识点,也只要短短8分钟左右时间,不会影响学生学习。于是,我们的实践中就变成了一个知识点或者数个知识点。
       再到后来,首先从语文翻转课堂变革中发现,语文微课不应当讲知识点,至少少讲知识点,应该尽可能讲方法,方法往往不在教材里,所以,我们称之为可以不讲知识点。
       当然,有人会反对这个观点,这时候,只要问他什么是知识点,他就哑了。我测试过许多人,包括教研员,没一个说得清什么叫知识点。其实,知识点就是考点的转化形式,是应试教育需要遮羞布的产物。
      在上世纪大学毕业的时候,以及到我印象中进入电教馆之前,也就是课改之前,好像没听说过有知识点这个概念,现在有了概念,但是没有定义,很奇怪的现象,其实就是考点的转化形式。
       回过来讲微课的内容,那就是,可以一个知识点、数个知识点,也可以没有知识点,这就是讲方法。比如,王水丽老师创造的用QQ表情标注朗读记号,这个QQ表情就不是什么知识点,但是,能帮助学生达成朗读目标。再比如,董劲老师开发的初中语文微课是讲思维导图的,为的是让学生梳理小说情节的发展,或者人物描写的方法等等,刘晓曼老师创造的用流程图+关键词的方法,帮助学生自己把握文章结构和要领,思维导图或概念图,以及流程图,本身都不是语文教学中的知识点。但是,用了这些方法,语文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力,而不是培养一个考试机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微课讲什么,没有刻板的规定,一切以教学的系统最优化为原则,或曰为条件。怎么样做有利于学生学习,就怎么样设计与开发。它需要服从教学需要,而不该从“供给侧”来指挥教学,否则,思想僵化,实践困难重重。要知道,如果用学习微课来取代课程学习,是无法很好地完成综合能力培养、尤其无法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一定是畸形的。
       总之,微课怎么开发,还得有教学实践者来决定。不要害怕,不要觉得虚无缥缈,通俗来说,微课仅仅一个配套的微型教学视频而已。追根溯源,《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有关章节作了探讨,可以省去您查找来龙去脉可能碰到的重重困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