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金瓶梅词话》与《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相比,前者的回目显然非常拙劣。下面我们扫描一下《金瓶梅词话》的回目。一共100回,每回的回目均为上下两句组成。其中上下句字数不等的居然有19例(第五十三回至五十七回是他人掺入,不计在内): 《金瓶梅词话》目录
《金瓶梅词话》似乎也不是不知道,上下句至少字数要保持一致,譬如第十一回的回目“金莲激打孙雪娥 门庆梳笼李桂姐”,字数倒是一致了,但复姓“西门”,名庆,拆成了“门庆”。为什么不是“西门梳笼李桂姐”呢?真是莫名其妙。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目录 除去这19例,其余的回目,能够成为对偶的也很少。其实这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作者心里好象没有回目要对仗的概念。例如第三回的回目是“王婆定十件挨光计 西门庆茶房戏金莲”,第六回的回目“西门庆买嘱何九 王婆打酒遇大雨”,第三十六回的回目“翟谦寄书寻女子 西门庆结交蔡状元”,上下句虽然字数相同,但一点对仗的意思都没有。《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的相应回目如下:“定挨光虔婆受贿 设圈套浪子挑私”,“何九受贿瞒天 王婆帮闲遇雨”,“翟管家寄书寻女子 蔡状元留饮借盘缠”。显然是《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的回目比《金瓶梅词话》更规范,读起来更顺口。 《金瓶梅词话》 回目的语言应该非常简明凝练,可是,《金瓶梅词话》的回目却非常罗嗦。譬如“王婆定十件挨光计”、“李瓶儿何千户家托梦”,可以看出作者的诗词水平很差。 第四十三回,回目作“为失金西门庆骂金莲 因结亲月娘会乔太太”。观其内容,是金锭丢了,金莲在旁扇阴风,意思是李瓶儿房里人贪小藏起来了。西门庆发怒,把她训了一顿。并非因为潘金莲丢了金锭而挨骂。 有时候,引诗乱引,第六十九回,李桂姐偷偷与王三官来往,被西门庆知道,西门庆“从此不与李桂姐上门走动。家中摆酒,也不叫李铭唱曲”。下面便有诗:“谁道天台访玉真,三山不见海沉沉。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风马牛不相及,驴唇不对马嘴,典故引得不伦不类。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宋人严羽有一句名言:“诗有别才,非关书也。”意思是说,作诗需要特殊的才能,不在于他读书多少,有多大的学问。我们可以说,作小说也同样需要特殊的才能。诗做得好,不一定小说写得好,尤其是通俗小说。通俗小说写得好,诗不一定写得好。但是,从小说可以看出小说作家的诗词功底,尤其是象《金瓶梅》这样插进这么多诗词的小说。作为一个大名士,那就必然具有很好的诗词功底。而《金瓶梅词话》这样的小说,实在不象是出于一位大名士的手笔。 看《金瓶梅词话》的回目,水平差到这样,不如三家村的秀才,很难想象这本书是出自一位“嘉靖间大名士”之手。如果名士的水平就是这样,那就人人都可以做名士了。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