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诗词的巧拙之美

 杏坛归客 2016-12-23
                       

古典诗词的巧拙之美


  诗词语言风格有巧与拙之分。巧是指用语新巧、句法精妙;拙是指语言呈现一种拙朴之美。二者各有其妙,没有高下之别,巧与拙都可以产生优秀的作品。

  

一、炼字、炼句之“工”


齐己《早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这首咏物诗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坚强地盛开,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其状物清润素雅,抒情含蓄隽永。首联即以对比的手法,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第二联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第三联“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侧重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末联语义双关,感慨深沉,寄托了诗人渴望到京城施展才华、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抱负。“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据传原来二联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改为“一”,齐己佩服“一”字之巧,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宋祁《玉楼春?春景》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此词赞颂明媚的春光,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情趣。上阕描绘春日绚丽的景色。“东城”句,总说春光渐好;“縠皱”句专写春水之轻柔;“绿杨烟”与“红杏枝”相互映衬,层次疏密有致;“晓寒轻”与“春意闹”互为渲染,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下阕直抒惜春寻乐的情怀。“浮生”二字,点出珍惜年华之意;“为君”二句,明为怅怨,实是依恋春光,情极浓丽。特别是“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了出来。“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刘禹锡《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是一首是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一场太阳雨之后,两岸杨柳摇曳,青翠欲滴,江面水位初涨,平静如镜。少女心情抑郁地漫步在岸边,忽然,一阵悠扬的歌声从江上随风飘来,仔细一听,原来是久无音讯的情郎思恋自己的情歌。东边阳光灿烂西边雨绵绵,原以为是无情实则还有情。此诗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诗中以“晴”谐“情”,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




 二、不事雕琢、天然浑成之“拙”


李白《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此诗写诗人端着酒杯向月亮发问,从饮酒问月开始,以邀月临酒结束,反映了人类对宇宙的困惑不解。诗人以纵横恣肆的笔触,从多侧面、多层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过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于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全诗感情饱满奔放,极富回环错综之美。语言流畅自然,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高超诗艺。




汉乐府《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首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画面。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诗中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表现出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从结构上来看,似乎很笨拙,但辞拙而意工。拙朴到看不到任何技巧,实际上包含着最高的技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