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专题讲座

 mczjjt 2016-08-31
第二课时
[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下面的内容,就是告诉同学们怎样阅读古典诗歌,怎样做诗歌鉴赏题。尤其是在做这类题目时,我们很多同学往往因答题语言的不规范而失分,当然,我们讲这个内容也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其实,对诗歌形式和批评术语的理解是有助于我们对诗歌内容的把握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做这类题目中可能会遇到的专门的术语。
一、回顾上文所提到的一些名词术语:
⑴《诗经》⑵“楚辞”⑶“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⑷“赋”⑸《古诗十九首》⑹“乐府”⑺“古风”⑻“近体诗”⑼“律诗”、“五律”、“七律”、“首联、颔联、颈联、尾联”⑽“绝句”、“五绝”、“七绝”⑾“宋词”、“词牌名”⑿“豪放词”、“婉约词”⒀元曲
二、其它重要术语名词
1、意象与意境
这组术语是最难的二个,我们首先从这两个术语开刀!
意象:意象就是融注情意、体现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
意境:我国古典诗论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它主要是关于诗歌中的形象问题,也就是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相互融会,构成主客观统一的形象体系问题。我们可以这样给“意境定义:由意象构成的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在这里,情,指的是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艺术境界。
首先,我们看看意象的一种夸张的呈现方式——意象组合:
意象组合把对语意表达影响不大的词语一概省去,造成言简义丰、辞约意繁、诗情虽藏而意脉袅袅不尽的美感效果。意象组合的诗句可以产生一种似断实连,貌离神合的跳跃颤动的美感。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两句写悲凉苍茫之景,而“小桥流水人家”则是闲适温馨的气氛,感情色调上成鲜明对比,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羁于行程的游子心境。
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把战争中的情景烘染得历历在目。中间亦未使用动词,却有磅薄的气势,所传达的,是沉雄豪壮的感觉。
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状羁旅行役,六种景物,涵盖着声响、色彩,其间又有远景和近景之分,未置动词,而人物之动态自在其中;似未抒情,然情溢于言外,时间、地点、节令亦暗含其中。
如果我们对上述意象有了深入的了解,再分析它们所形成的意境就水到渠成了,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所了解的内容,分析上述三首诗中意象迭加形成的意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这是一首描述羁旅游子的极品,以其意境高远而为千百年来传唱不朽。
整篇二十八字,由十一个意象构成,看似杂乱, 实则经过精心布置排列在一起,孤立的景物就构成有机整体,显现出一派萧瑟与黯淡。前三句十八字之间无任何动词连接,前两句写的是眼中所见,第三句乃游子自身描述,这三组意象组合到一起,就勾勒出旅途中的孤单与寂寥。后两句写游子的心理感受,夕阳独立,寂寞无言,恍若日暮途穷一般。 如果说前面三句还只是烘托了一种悲伤的、萧瑟的氛围,那么这两句就把这种氛围推到了极端。
古代诗文在铺排多种意象时有两种写法,一是平行,二是加倍。这首小令可谓兼而有之。从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夕阳等意象的形状、色彩来看,无不渗透着天涯浪子悲凉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意境悠远。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这首陆游的晚年之作,抒发了作者内心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之情,激昂中透着悲怆。
诗文大意是:年轻时不知道世事艰难,满怀兵定中原之干云豪气。雪夜驾战船巡视瓜州渡,秋风驭铁马勒缰大散关。胸中自有万里长城,自认可以保疆卫国,恨不能仿效诸葛卧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惜白发照镜,国未复、民流离,壮志难酬!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商山早行》)
这是一首抒发个人仕途失意的感慨之作。开头两句写早行引起了对故乡遥念。中间四句写景,处处突现一个“早”字。末尾二句说虽然途中观赏着景色,但头脑中却在回想着“凫雁满回塘”的“杜陵梦”境,表达了对长安的留恋之情和孤独失意之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二句,把几个名词排列连缀起来,构成一幅早行的清冷图景,向为传诵的名句。后人常引此形容游子早行的景象和心境。

我们再分析二首我们学过的诗: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首诗描写了一群美丽、天真、烂漫、勤劳的采莲少女的形象。作者没有将少女置于中心地位,却把少女放置在荷塘中,让她们夹杂在田田的荷叶、艳艳的荷丛之中。使采莲少女和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创设了一种优美的意境。试想一下,在这美丽的景色和美丽的少女的形象上面,难道就折射不出作者那种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和喜爱之情吗?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这首诗里,“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蕴涵着诗人的感情并且富有诗意的形象(意象),已经成了古典诗歌里面描写失意的“秋士”和“漂泊的客子”的形象的代称。更为绝妙的是,“夜半钟声”已经不是单纯的诗歌意象了。因为唐初诗僧寒山曾居住于此,所以,“夜半钟声”这一形象,才从单纯的枫桥夜景意象的水平上升到“一种静谧幽美、富有浓郁的历史和宗教色彩的表现孤独失意的士人的情景交融的典型意境”了。
当然了,意象与意境这二个术语,不仅可以用到古典诗词的鉴赏中,现代诗歌中也可以得到运用。
如:《雨巷》《再别康桥》二首现代诗,分析意象和意境,就可以让我们对这二首诗得到很好的理解的把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这二首诗。
雨巷                                            再别康桥
戴望舒                                           徐志摩

撑着油纸伞,独自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彷徨在悠长、悠长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又寂寥的雨巷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我希望逢着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她是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丁香一样的颜色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雨中哀怨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哀怨又彷徨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像我一样地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默默彳亍着
寒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2、平仄与押韵:
知道了什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⑵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的规则在律诗表现的特别明显。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歌的平仄总体要求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平仄”规范的要求使诗歌避免了音韵单调,产生了琅琅上口的阅读效果。
所谓押韵,将某些诗句之末尾,用上同韵的字,即称为押韵。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中“流”与“楼”字,都为“尤”韵,称之为押“尤”韵。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韵母相同。
押韵之作用有二:
(一)将许多涣散之音,联络贯串,以成为完整之声调,使诗歌之节奏更鲜明、更和谐。吟诵起来,令人觉得铿锵悦耳。
(二)为便于成记忆,诗之有韵,使人读之琅琅上口。即使篇幅较长,亦易于完成背诵也。
之所以把“平仄”与“押韵”放在一起说明,主要是因为它们的主要作用都是产生一种音律方面的效果,请同学们记住这样一句话:
“平仄”与“押韵”使诗歌的节奏更鲜明、更和谐,吟诵起来,令人觉得铿锵悦耳。
3、对仗:对仗就是对偶,对仗中的“仗”字,来于仪仗中的“仗”字。仪仗,两两相对,排列整齐。诗词中用对仗,也是要求两两相对,排列整齐。在近体诗产生以前,诗中的对仗,只是修辞上的需要。近体诗的对仗,不仅是修辞上的需要,而且是格律上的规定。词,也是根据格律规定而用对仗的。对仗,是诗词格律的重要内容。
诗词对仗的基本要求,一是在两句相对时,相对的字词,其词性要相同或相近;二是在两句相对时,两句的句子组成情况要相同或相近。在律诗中,要求颔联和颈联是要求对仗的。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活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诗词中对仗的作用:使诗词句句式整齐,读起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
4、起兴
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起到起韵的作用。这个词语对同学们来说,因为所学诗歌的例子不是太多,理解也还不深,但作为一种重要的诗歌手法,有了解的必要。
对“兴”的规范性的术语解释是这样的:先咏它物以引出所咏之物。如:
《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从一个看似与主题无关的事物入手,引出心声,抒泄胸臆,“雎”,鱼鹰,雌雄有其固定的配偶,古人称为贞鸟。在这里,以“雎”和鸣,表达了男主人公对采荇女子的忠贞热烈的爱情。《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这里以秋景起兴,渲染了一种凄迷感伤的艺术氛围;《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即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声名远播。
5、衬托
《艺概》的作者刘熙载说:“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知竿乃妙。”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这种写法就是衬托。(要学生结合后一句,谈谈朱自清的《春》对这个手法的运用。)
衬托可分为二种,一种是正衬,即渲染,一种是反衬或侧面描写,即烘托。
画家在画画时,很少平均使用笔墨。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着彩,使画面的某一方面更加突出,这种加浓形象的做法就是渲染。
画家画月时,如果孤零零地画个月亮,就会显得单调,至少会缺乏神采,但如果在月亮周围勾上几缕云彩,以云托月,情况就不同了,这个月亮就会格外有神,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就是“烘托”。
先说渲染,如周密在《观潮》开篇,采用渲染手法,用“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一句先声夺人,接着由远而近,写大潮到来时的情景。当潮水远远地从海口那儿涨起时,细如“银线”,由于距离远,“犹抱琵琶半遮面”,只能望见其大致的形貌和颜色。渐渐地就会看到“海上涛头一线来”,有一条银色的横线向这边缓缓移动,像大家闺秀,身披银色条裙,姗姗而来。这时观潮人都要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翘首眺望。后来,大潮越涌越近,白浪滔天,就像玉砌的城堡、雪堆的山岭一样。那潮声如疾雷轰鸣,惊天动地;那气势像要吞下蓝天、淋洗太阳。这就是渲染的典型应用。
再如乐府诗《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按说,有了“鱼戏莲叶间”一句,就已经写出了鱼在莲叶间嬉戏的情状,后面就不必再写了的。但正是后文“鱼戏莲叶东”四句,浓墨铺排,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形活灵活现地显示在人们眼前。不是吗?人们要看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就要把采莲船从东划到西,从南划到北。
《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四句,也是东南西北地来了一遍,这些东西就不能在一处、二处买吗?这就是有意渲染。加深了木兰从军前的紧张气氛。“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几句,也是这个作用,渲染了木兰归家时的热闹气氛。
再说烘托,烘托就其实质,就是侧面描写,烘托用得好,效果比“渲染”有过之无不及。它有正衬(陪衬)和反衬二种:
正衬:有“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以美衬美、以丑衬丑”等。
反衬:有“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乐衬哀、以哀衬乐、以美衬丑、以丑衬美”等。
“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意思是说,杨贵妃一笑,千娇百媚,六宫中所有的美女都不美了。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蝉噪”、“鸟鸣”这种声音本是破坏山林寂静的,可在特定条件下,这一“噪”、一“鸣”反而显得“林逾静”、“山更幽”了。这种例子还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等。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句做菜的名言:“要想甜,加点盐”也正是这个道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衬托的基本手法在“情”与“景”方面的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
(1)、用衰败之景衬托愁苦之情。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2)、用美好之景反衬愁苦之情。
“小桥流水人家”。
(3)、用衰败之景衬托人的昂扬、欣喜之情。
衬托在(2)、(3)方面的作用,《诗经》中有一个典型的例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小雅?采薇》
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归还时之作。
(4)、用美好之景衬托欣喜之情。
美好之景通常给人愉悦的感受,诗词中也常用美好的景物来烘托美好的心情。如: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衬托的“渲染”和“烘托”是二个很好的艺术手法,对于加深艺术形象,突出事物特征,使美的事物更美,丑的事物更丑,是有很好的作用的。要想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这二个手法值得我们学习、研究、掌握。
6、讽喻
中国传统诗歌创作的一种手法。诗人对于不合理的事物,满怀愤慨,但不正面直言,而是微词托意。《毛诗序》中所说“风,讽也”,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就诗人主观方面来考察的。从客观作用角度来看,讽喻,是指不用“直言”,而能使为政者知晓错误而改过。
例如:杜牧的《江南春》、《泊秦淮》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写“南朝时所造的四百八十座佛寺,寺院中的无数大小楼台,全笼罩掩映在那一片迷濛的花烟林雨里”。借古讽今,以“南朝佛教盛行”,讽喻晚唐统治者滥用人民血汗钱大建佛寺。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歌女们唱什么乐曲,由听者品味和情趣而定,她们为了生存,是没有决定权的。可见,作者在这里用的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应是那些醉梦生死、不问国事的享乐者!《玉树后庭花》,是亡国艳曲,可在晚唐国势衰微,内忧外患并交的时候,有人居然不以国事为念,反而用这种靡靡艳曲寻乐。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在婉曲轻利的风调中表现出尖辛的讽喻、深沉的悲慨和无尽的感喟,这实是有因而发。
7、重章叠句
朱自清先生曾说过:“歌谣以重叠为生命。”这种艺术结构的作用可见一斑。
这种结构在音乐中使用最多,常见有“ABB”和“ABA”二种格式。下面我们就听一首歌,也轻松一下。
播放《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由学生辩别属于哪种格式,分析其作用。
分析作用:重章叠句的艺术结构往往对诗歌的艺术气围和意境起着极强的营造作用。其回环往复的咏唱,可以加强抒情效果。如二首《诗经》中的诗——《关雎》和《蒹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