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门学书笔记三则

 无边落木潇萧下 2016-12-25

一、求学洪门


幼居乡村,喜书法不得门径。中学寒假,入县城,受教书家张守泽先生启蒙,仅习三月颜楷。后常年捉笔,仍徘徊门外,不得长进。今至人生半途,诸事渐趋寡淡,唯学书之念想日烈。

洪门者,书坛大家洪厚甜工作室是也。先生坚信书法艺术之乐,唯入核心层次,方能感知其大美,亦可提升涵养,丰富生命。秉承有教无类,不忍见人再入歧途,以辗转名师所得,倾囊相授,开门课徒,跟随者众。

癸巳冬至,经友人牵线,求得师母准许,于蓉城观邸入课。

先生教学,以民间道路,走学院捷径,强调正途为重。自篆而隶,由隶而行,经行而楷,循环巩固,呈螺旋式上升。由篆入,把握线条之质感;习隶书,感知线条之组合联动;研行草,领会技术转换之动态;尤以楷书者最为高妙,乃笔墨技术之综合,点画独立,而通篇顾盼。故,习书者之用功所在,一为驾驭毛笔,熟稔性能,至随意挥洒,而忘却笔之所存。二乃线条语言之运用,宣泄心中情绪,使审美感受诉诸笔墨,随心所欲而外化有象,书则成矣。

初次课程,临习秦小篆,以峄山碑入,每字必勾中线,以求字形精准。运笔坚守“逆、顿、提、推”,轻松爽利;铺毫行笔,中锋平推,则线条浑圆;空中收笔,末端具自然生气,或略作停顿,愈显饱满圆润。使转处略微提笔,如汽车弯道减速,笔毫顺转而下。遇穿插笔画,入笔处省略逆入与回锋,意到则已。

书法之本质,惟线条空间关系,化作视觉审美。诚其心、正其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无畏大道遥迢,启程即得快乐。

二、课徒八怪


先生深于书道,淫浸久矣,书史堪比家史熟络,道上名家恍若手足,随口道来亦是起伏跌宕,味道绵长。先生课徒,自有特色,尤以八怪出众。

一怪不备课;依据课题,随口道来,理论实践,心手合一。同期学子,五体轮训,先生端坐,一只毛笔贯通全场,对贴示范,随意挥洒,惟妙惟肖,无不叹服。

二怪低执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纸笔墨砚,均有讲究,唯笔如刀枪,最为苛刻。字迹成果之差异,取决执笔之技术要领。先生使弟子低执笔之法,在笔毛上端与笔管交界处,此为笔正力稳。无论端坐,抑或站立,即便大字,亦坚守此要诀。

三怪忌转笔;诸多书论,均有转笔一说,使笔管转动,顺应笔画变化。先生忌手指捻管之小动作,以肘、腕带动则可,简单朴实,破除玄奥,然则下笔效果,笔笔精良,此笔法之道,藏于其中也。

四怪无方圆;书法字形千变万化,于起笔收笔间,有方有圆。先生遍览碑帖,深有体悟,强调书写性,无需刻意描画。尤其碑刻,皆为斧砍刀切之功,而非书作原貌,故尔,当以还原古人书写状态最为适宜,勿陷方圆漩涡。而其示范字样,不拘细节,果然得其真味,而存其精神。

五怪不认字;凡遇出示碑帖模糊字迹求教,必遭呵斥。先生以为,文字与书法,学科截然不同,书法研习笔画线条组合审美,无需反复琢磨字义,后期创作不作错误运用则可。且字迹模糊者,因风化生出石花,跳过便是,何苦徒劳耳。

六怪不改稿;传统练习,所有技术门类,均要对照过往,方知进退。惟先生破除常规,每日新课,直接进入,称此学习法为“换芯片”,如计算机之升级,清空储存,全新吸纳。且叮嘱,忘掉过去,着眼未来。无论过往功过,倘纠结于昨日差错细节,经对照提醒,反使缺点放大而停留不前。

七怪求专一;诗书画印,从来一家。且有大成就者,多游艺于此间,获益良多。先生习书之初,曾兼习篆刻,脉络正统,师从齐白石传人。然,后期果敢丢弃,独醉心书艺。先生以为,博闻强记,开阔视野,诗书画印均可阅览,丰富知识结构,促进书艺互动。然则研习,只可精深一门。先生谓之: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故于手上功夫,且勿广种薄收,须钻之弥深仰之弥高。

八怪轻中侧;中锋侧锋,笔之必然,非否定中侧锋,而是淡化其运用。小篆中锋,大篆隶书以绞裹笔法,使线条苍劲浑厚;多舔笔,让每一笔画的书写,都可回到毛笔初始状态。

以个人感受,归纳数点,与诸学友分享,远不及先生书道之万一。


三、洪楷之妙


初入洪门习书,间歇二月开课。每一课程,先生略授要义,复以示范临帖,每生一份,或集中影印,互有交换,各自珍藏,反复研磨。

室内门生,汇聚全国,口音各异,身份庞杂,或有仕途心生退意者;或有商界荷包渐满,方觉悟脑袋荒废而进补者;或于讲台教授他人而觉自身浅薄、渴求精进者。先生示范临帖,准许录音录像,凡此刻,各自手机高举,恍若联合国之新闻发布。先生未排斥,却多有训诫,倘若依赖信息化工具,何苦千里迢迢聆听面授,当以现场细致观感为重。

偶遇求书,装裱完备,先生必展阅于课堂,诸生近距离观赏,体悟其文体互通、谋篇布局及运笔之妙。两年间,或见名胜门廊巨幅对联,或见庙宇重建之碑拓,一览先生墨宝,识其楷书之精妙。

凡钟情艺术者,以盎然兴趣导引,穷毕生精力,未必修得正果;得遇良师,了悟通透,终身不辍,方成大器。西蜀厚甜,书中坚,年习书路径,受益名师,融会贯通,方得别开生面,实为新时期中国书法发展轨迹之样板。初涉颜,得其华丽风姿饱满精神,后盘桓于褚遂良《大字阴符经》《雁塔圣教序》,爱其挺拔端庄、灵动秀丽。复上溯魏晋,乃至秦汉,窥唐楷之软肋,借北碑之雄强,二者巧妙相融,破唐楷点划浮滑,以篆隶笔法,增其线质劲道;结体伸缩欹侧,由谨严向粗放,兼具墨色浓淡干湿之张力,乃至强化书写性,保留行书映带意趣与飞白虚笔,出庙堂而具山野气象;布局变端严而呼应,顿生鲜活蓬勃新风。开创洪氏楷书格局,异峰起,风貌独具,追慕者众,驰骋书坛二十年焉有人望其项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