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件事不做则已 要做就要做到底” —— 京城最后的修笔匠

 天宇楼33 2016-12-25









    如果不是特意寻访,在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北京东四南大街上,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广义修笔店”这间不起眼的门脸。



  当走近广义修笔店,玻璃门上“父亲的钢笔”五个字,瞬间触及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然,十几年前,还读小学的我,喜欢用钢笔。那时,父亲有一支很好的钢笔,给了我。两个月后,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它坏了。从那天起,父亲,再也没有见过那支钢笔,直到今天……

欢迎关注公众号:古美收藏


  走进店里,几乎让人以为穿越到上世纪80年代:狭窄逼仄的空间,老式的柜台,古董般的台灯,砖头式收音机,墙上贴满褪色的奖状,书画,报纸和照片,还有其老人的漫画肖像以及一些荣誉称号的锦旗。那“先进个体劳动者”的锦旗和一张“信得过个体户”奖状——在这里,在这个小店“信得过”不再是轻飘飘的三个字,而是一份长达几十余年的尊敬和信任。柜台后的台灯旁,八旬高龄的“钢笔爷爷”正一手拿着钢笔,一手拿着放大镜,在台灯下仔细“诊断”,这样的动作重复着昨日的重复。

  这家修笔店平时的人并不多,只是偶尔才会有个人走进店,亦或是好奇的打量一下,又转身离去。即便客人很多很多,老人一天修笔挣的,也不及隔壁服装店卖一件衣服。早在多年前就有人找到张广义,想出高价转租这间店面,老人拒绝了。老人一年修钢笔也就赚一万元,但他说:“不是钱的事,您没明白我的意思。”但这个“意思”呢?老人觉得也很难跟别人讲明白。也许,我们根本就不明白他对于钢笔的感情,远超过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