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林则徐比作泰山北斗,五副对联读懂他

 九乾 2016-12-28

对联一

要半文不值半文,莫道无人知者;

办一事须了一事,如此心乃安然。

要半文不值半文,莫道无人知者;

办一事须了一事,如此心乃安然。


  这是清代名臣陶澍用来自警的一副对联。陶澍,历任安徽、江苏巡抚,两江总督,身负要职,为人清正、为官廉洁,以廉洁勤政闻名于世,史称他“服官数十载,起居如寒素”。


  陶澍一生廉洁自爱,一再强调为官之本在于廉,克勤克俭。有记载,陶澍初任两江总督时,两淮盐政照例送所谓的“赏需银”至总督府,陶澍断然拒绝,并予以裁革。


  这副对联,上联诫人廉洁,下联勉人勤政,言简意赅,皆切中吏治之要害。这是陶澍的自警之语,也是他为官的准则,更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对联二

安邦定国,此所志也;

化雨春风,愿普及之。

  在陶澍年少的时候,当时的安化县县令余肇锡曾给陶澍出了一题,让他以“安化”二字为题作对。陶澍这样回道:


安邦定国,此所志也;

化雨春风,愿普及之。


  这一副对联,展现的是陶澍的高远志向。他有定国安邦的理想,也有爱民安民的追求,并在为官之后,努力践行着这理想与追求,勤于政事,关爱百姓。


  陶澍少年家贫,曾“数日断炊”,因此他深谙百姓生活疾苦,也懂得民心民力的重要。他强调为官者应该体贴百姓、关爱百姓,每遇灾荒也总是积极赈济灾民。

对联三

绕案风清,尘埃扫除吏牍;

举头日近,光明洞照吾心。

  陶澍对于政事十分勤勉。在吏部任职时,公务堆积如山,陶澍以一手治之,并写了这样一副对联勉励自己:


绕案风清,尘埃扫除吏牍;

举头日近,光明洞照吾心。


  在川东时,也是妥善处理诉讼积案。并且,陶澍十分重视实地考察。道光五年,陶澍任江苏巡抚,受命办理海运。为了论证海运的可行性,他实地考察,了解情况,为了探寻航道,他以身试航,察看水势……在陶澍看来,为政一方,当了解当地山川风土,在实际情况之上制定政策。

对联四

尽力量为善;

振精神读书。

  陶澍家乡有资水流经,其中有一块石头,这块石头方正如印,故名“印心石”。陶澍把自己读书之屋取名叫“印心石屋”,并在这里苦读多年。他写了一副对联用以自勉:


尽力量为善;

振精神读书。


  上联写自己当尽自己的力量去做些善事,下联写应该振奋精神努力读书。一说为人,二说读书。陶澍注重“经世致用”,他主张尊经,学习经学,目的是为了探求治国安民平天下的方法;他重视史志,研究历史,是为了吸取史志中的经验教训救国治世;他反对把学问当做工具,并且告诫读书人应当历练心智、学会吃苦耐劳,做了官应当勤于政务、廉洁奉公。

对联五

大度领江淮,宠辱胥忘,美谥终凭公论定;

前型重山斗,步趋靡及,遗章惭负替人期。

  道光十九年,陶澍病逝。林则徐为陶澍的挽联这样写道:


大度领江淮,宠辱胥忘,

美谥终凭公论定;

前型重山斗,步趋靡及,

遗章惭负替人期。


  陶澍爱才也重才,并且知人善任。他注意选拔、培养优秀人才,魏源、林则徐、姚莹等人都受到陶澍的培养或引荐、提拔。其中,林则徐与陶澍两人共事多年,并在共事期间精诚合作,一起做了诸如兴修水利、赈济灾民等爱民之举,可谓志同道合。陶澍在病逝前,推荐林则徐继任,并称赞林则徐“才长心细”。因此在联中,林则徐不仅将陶澍比作泰山北斗,自己望尘莫及,还直言自己要加倍努力、希望不负陶澍之期望。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施希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