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代清官的对联佳作

 阳光正能 2018-07-15

这些对联佳作,有的是对官员的褒扬,有的是他们创作和留下的精华,这些都是高尚人格的反映。光彩照人,流传千秋,令人回味无穷。

(一)

南宋余玠,曾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有军政大权。他到任后,就在行署大门自题对联:

一柱擎天头势重;十年踏地脚跟牢。

横批“靠实功夫”。

这副对联,是一篇简洁明了的就职演说,强调为官一任,责任重大,非同儿戏,不敢掉以轻心。


(二)

清朝嘉庆年间有位清官藩司参议钱显,他在任上时,令所属官衙都要贴上对联:

要一文,不值一文,难欺吏卒;

宽一分,民爱一分,见佑鬼神。

上联告诫官员人格与贿赂是不可兼得的,鬼神和民众是无法欺骗的,下联告诉官员对民宽爱,民敬官员,鬼神保佑,官运长久。



(三)

清代余小霞为官清正,深受人民敬仰。他的诗写得好,对联也写得很不错。他任三防主簿时在衙门里撰写了一副对联:

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

斯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珍惜官位的来之不易,珍惜民众期盼之情的难得,应勤政爱民,做到问心无愧。他还为桂林知府的仪门撰写了一副对联:

此是公门,裹足莫干三尺法;

我无私谒,盟心只凛一条冰。

告诫官民知法守法,莫作非分之想。表明心迹,不存苟且之心。


(四)

清代潘先珍,他为官清正廉明,被当地百姓称为“青天”。他在任蓬溪县令时,在县衙三堂曾自题一联:

扣心自惭兴利少;

极目只觉旷官多。

他反省自己,兴利太少。发出感叹,旷官过多。古人有如此境界,实在难得。


(五)

清代余云焕撰写了大堂联:

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异事;

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

告诫官吏,清正廉洁非异事,责问官吏,自身俸禄从何来?看似平常,却颇具深意,耐人寻味。



(六)

清代山东金乡县令王玉池曾撰写对联警醒自己,言词恳切,颇为感人:

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言百姓可欺,当留下儿孙地步;

堂上一官称父母,漫说一官易做,还尽些父命恩情。


(七)

清代武承谟为无锡县令,在接印前一日就悬挂了对联,这是安民告示、施政纲领。衙前照壁上的对联是:

罔违道,罔怫民,真正公平,心斯无怍;

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所必严。

悬挂在大堂上的对联:

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

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八)

清代张鼎任徐州兵备道,统兼军事、航运、海防,权势极大,但他手握重权不专权,巧妙地以对联的形式表明心迹,自己决心官清似水,为民作主:

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十里河流,涓涓都从心上过;

官作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对联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向民众表明自己的决心,体恤百姓,断案精细,杜绝错案冤狱的发生。

中国古代清官对联佳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精品,艺术纯熟,精巧别致,寓意深远,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欣赏这类充满正气的对联,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让人警醒,让人沉思。欣赏清官对联,既是一种精神享受,也是一种思想领悟。一举多得,弥足珍贵。今天阅读和欣赏这些对联,也不无裨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