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认知科学”的4步知识管理法

 法学小笨笨 2016-12-28

基于“认知科学”的4步知识管理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篇文章,主要是跟着刘传老师,在?

“一块来学学”的语音学习中,习得的一些关于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我就简单地介绍一下刘传老师:?

大二参与创办新媒体营销公司,年营业额过百万,获得了百万级天使投资。策划花式滚床单事件营销,全网传播8000万用户。期间出APP产品经理,历经用研、UI设计、运营等岗位。?

运营自媒体账号“千古刘传”,聚焦营销、认知科学、人类学、经济学等领域,多篇爆文被思想聚焦、清华南都、青年文摘、意林等媒体转载。商业分析文章获混沌研习社自媒体大赛第二名,被收录至登高四书之《互联网世界观》。?

那么,现在我们就进入正题。?

第一,我们要知道,知识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我们碎片化知识的系统整顿。?

第二,知识管理和我们所说的“学习方法”,是有一定的区别。?

知识管理,是要让我们学习越来越简单。?

学习方法,是要让我们的学习,变得更加有效,朴实。?

其实,我们绝大部分的学霸们的学习方法,都是不通用的。

因为这个是基于他们自己的经验,来对个人的学习和知识的管理,做一个很好的铺垫和学习。?

但它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不起作用的。?

今天,我们首先把我们日常所学到的信息,?

分为三个部分:?

技能: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专业性技能;?
知识:我们日常的陈述性知识,比如一些新闻,比如一些基本的原理,等之类的;?

思维:程序性知识,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都可以把我们所学到的信息,划分为这三个部分。?

这和我们以前所学的理科性知识和文科性知识,有了很大的区别。?

它已经跳出了这个范畴,并且也让我们所学到的信息,更好地进行分类。?

所以,这一点,是我在这个课程的学习中,得到的第一个重要的知识,也让我更加明白,自己现在及其以后的学习,这些知识,都是怎样的了。?

那么,说完信息的分类,那就回到我们的正题:“如何基于认知科学,来学习知识管理?”?

这里有四个步骤?

分类1.0?

剔除2.0?

固化3.0?

融通4.0??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么现在,我们就一一地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分类1.0”,也就是我们刚刚所说的知识的分类。?

不过在这里,刘传老师还把这个分类,用了另外一个词语来概括:?

“三重心智的加工”:?

自主心智,算法心智,反省心智。?

这和我们上面所说的知识分类,是可以对得上的,而且这种说法,更加明朗。?

对于我们学习者,首先我们要把知识,有一个简单地分类,也让自己心里有个底,知道自己现在所学的知识,是属于那个范畴。?

并且也让我们知道,自己在那个范畴,是比较薄弱的,以后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抓住机会,补充我们的不足。?

“剔除2.0”,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工作记忆。?

对于我们常人来说,我们大脑的储量,是十分有限的。?

而且我们的学习,很受环境的影响。?

所以,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要充分地利用自己的“工作记忆”,不断地强化,进而能够让它形成“长时记忆”。?

正如奥卡姆剃刀原则:?

“所有有效的知识,都是最简洁的。”?

所以,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要能够注意到这一点,要能够把一些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并且急快地吸收。?

这样的话,我们的学习,工作,才会变得更加有效率。?

“固化3.0”,也就是刻意地练习。?

这个步骤,要在“剔除2.0”完成之后,才能去做的,否则的话,我们自己会比较的累。?

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强化,把一些技巧,概念,不断地向自己输入。?

只有数量级到了,我们所强化的对象,才会在我们心中形成特定的心理表征。?

也就是像“膝跳反应”一样,把这样的思维给固化,形成我们每天应该要去做的事情,形成我们自己的习惯。?

“融通4..0”,这和古典老师所说的“知识迁移”是一样的。?

我们只有达到了这一点,我们的所有知识,才能够融会贯通。?

这也很好地说明了:?

为什么那些伟大的企业家,他们可以不断地跨界,而且还能够把不懂的行业,不懂的企业做得那么的好。?

因为他们把只是能够做到融会贯通,能够用自己以前所习得的经验和知识,嫁接到现在不懂的领域。?

久而久之,这个不懂的领域,也会被他们弄得清清楚楚。?

这也是很多大腕们,一直要强调的“思维决定一切”的原因。?

这就是我所学到的,?

“基于认知科学的四步知识管理法”。?

而要完成自己的知识管理,最重要的步骤,?

就是要不断地向自己提问,然后用自己已知的知识,来做解答,并且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这堂课程,我算是受益匪浅。?

如果您们觉得我这个分享总结,对你们有所作用,?

记得为我点赞?

or给我关注?

or给我打赏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