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个步骤提升你的能力,职场人必看

 帅汤007 2017-01-03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摘要:努力为什么总感觉没效果?提升能力的步骤与可行方法

我常提到一个“功不唐捐”的概念,【解释】功:功夫;唐:徒然,空;捐:舍弃。佛家语,功夫不会白白地抛弃。

所以'功不唐捐',可以解释为'世界上的所有功德与努力,都是不会白白付出的,必然是有回报的。'

其实这和“天才=10000小时科学训练”的观点有些类似,而今天我将拆解这个等式,告诉你如何进行有效的能力训练?怎样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每天练三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十年时间;若每天8小时,365天全年物流但这也只是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何况在一线中很多学生都曾给我提出一个问题:我已经很努力了,我已经很用功了,可还是不见成效,到底是什么问题?

甚至有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的努力是否有意义。

这种问题,我接触最多的通常是大二大三的或要毕业的学生,我想这不是一个个案,而是一个现象,所以接触这个行业以来,一直试图找到解答。

很多经历过大一或大学的学生都有过这样的感触,我在寝室每天昼出夜伏,图书馆天天去,英语天天练习,每晚坚持跑步,可是我发现几年下来自己和身边的同学好像也没有什么区别。

甚至有学生也常常问,能力到底可不可以锻炼出来?为什么我的付出总是得不到回报呢?

我觉得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你的基础问题,如果你的基础比较弱,也许你在进步,只不过你努力后,你也只是刚刚追上你身边的同学,或根本就还没有追上;其次就是方法问题。

今天不讲基础问题,而先讲讲方法,因为毕竟大多数学生的能力基础在宏观上看是大同小异的,所以探讨方法,个人认为更有其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能力的特点

个人觉得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你能做到的,其实还有一个比较专业的定义:个人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本领。

这句话我们主要关注两个点:

1.能力可以迁移整合(能通用)

2.完成一定职业任务(有结果)

能力一旦拥有,对于一个人影响是终生的,比如演讲能力,你经过很长时间学会,基本上对于你就是不同知识的复制和学习,你基本可以在保险业讲解保险、金融业讲解金融、教育业讲解培训,这是很多证书无法比拟的。

而且能力很难量化,只能用结果证明。

能力有“一劳永逸”的特点,“劳”一定是需要时间累计的,而且还要有技巧的积累,才会才生结果;既然是以结果为导向,所以“锻炼本身”就需要不断地“以结果为导向”。

这和我们传统的知识教育有很大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一旦你用“应试教育”的方法(理论学习)或检验结果(考试习题)来衡量能力学习,你就很容易陷入迷茫与失落。

所以请记住能力学习的基本法则,除非你有过人的天赋,能力一定是训练出来的,一定是长时间训练出来,而且是有技巧的长时间训练出来的。

|能力提升的高效方法和步骤

我们都知道能力需要长时间训练,那么具体有什么建议呢?

<初级>:大量多角度重复训练

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无论是乔丹还是马拉多纳,无论是舒马赫还是那个帅得要人命的贝克汉姆在他们的学习中,几乎都经历了这样一个“枯燥”的训练过程。【资料:参看曼联1995-96赛季的录像带,贝克汉姆任意球的练习方法,他把汽车轮胎挂在球门上练习,然后再让一名队友站在球门前帮他练习,成功率是70%。贝克汉姆概括他任意球的秘诀是:“在不同角度发球,把球送到守门员够不到的地方。”】

其实把一种训练方法,通过不同角度的训练,而且是高强度的反复训练,效果是惊人的。

很多商学院就是这样开展他们的MBA课程的。在商学院里一个学生每周可能要面对20个真实发生过的商业案例,学生们首先自己研究怎么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老师给出实际的结果并作点评。他们认为学习商业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20次模拟的决策。

所以这里我给各位的初级的能力训练建议很简单,也很不简单: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事情,用同一个方法训练。把一件事情反复做一百遍固然不错,不过能够用一个方法在一百件事情上效果会更快。

<中级>:尝试冒险性练习

我父亲曾经和我探讨过能力训练,很有意思的对话。父亲说“你说能力需要训练,还什么多角度,多场合,那我问你,打麻将赢钱算不算一种能力。”我说“当然”,他说“那你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我没有成长。我打了二十年,去过的场合不计其数,方法也是那一套,反复训练怎么没有进步,仍然输钱”

我说:第一,你在进步,你的对手也在进步,其实你现在肯定比二十年前打得好,对吧。第二,如果你要超越你的同伴,或说希望能力更上一层楼,你还必须有“冒险性练习”

什么是冒险性练习呢?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由内而外分别是“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冒险性训练”,并且具有高度的针对性。

200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总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学习方法。首次提出“冒险性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

冒险性训练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冒险性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

以前,我们找来一位高校的老师来给学生上课,几次课程下来,他回到学校后自己给我们反馈:“好奇怪,为什么我在外面上了几次课,我发现我的演讲能力提高很多?”

我说很简单,“因为你在进行冒险性练习,以前在学校,基本是以老师为主,你面对的学生基本是你熟悉的,甚至不管你讲得好不好,只要你有“点名”这个法宝,基本上学生就是睡也要睡到下课才敢走,而且你的薪资考评基本学生无法参与;而在这里,你面对的是不同学校不同的学生,而且他们既是学生,也是”客户”,学生听完课,他们直接可以课后问卷给你评分,我们通过学生评分给你考核薪资。你是在进行“冒险性练习”所以你的成长一定是快速的。”

所以这里我给各位的中级的能力训练建议也很简单,但是也很不简单:学会脱离舒适圈,进入学习区,展开有效的冒险性练习,你的能力进步才会与日俱增。

<高级>:师傅带徒弟即时反馈

老师和教练最大的用处是什么?

也许对一般人来说老师最大的作用是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教会了他什么东西,曾经有过传道授业解惑。而真正的高手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而言,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

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需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高手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

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

在某种程度上,教练应该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John Wooden 是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学篮球教练,他曾经率领 UCLA队在12年内10次获得 NCAA 冠军。为了获得 Wooden 的执教秘诀,两位心理学家曾经全程观察他的训练课,甚至记录下了他给球员的每一条指令。

结果统计表明,在记录的2326条指令之中,6.9%是表扬,6.6%是表示不满,而有75%是纯粹的信息,也就是做什么动作和怎么做。他最常见的办法是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

与外行想象的不同,最好的教练从不发表什么激情演说,甚至不讲课,说话从不超过20秒。他们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所有训练都事先进行无比详细的计划,甚至包括教运动员怎么系鞋带。

那么为什么这样即时的反馈会很有效呢?

这里有一个需要普及的知识,人脑之中分布着大量“自由的”髓磷脂【资料:(英语:Myelin)为包绕在神经元的轴突外部的物质,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中断部份,形成一节一节的形状。中断的部分称为“兰氏结”(Ranvier's node)。髓磷脂由30%蛋白质和70%的各类脂质组成。后者主要含有鞘氨醇、脑苷脂、脂肪酸和磷脂酰胆碱(少数为磷脂酰乙醇胺)等,在高等动物的脑髓鞘和红细胞膜中特别丰富。】

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脑神经的高速公路,提高信号传递速度,并且可以把延迟时间减少30倍,总共提速3000倍,甚至可以控制速度,想慢就慢。

它们观测脑神经纤维的信号发射和组合,哪些神经纤维用的越多,它们就过去把这一段线路给包起来,使得线路中的信号传递更快,形成高速公路。反复刺激越多,对于“髓磷脂”的有效整合力度就越大。这就是为什么教练即时调整反馈,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是如此重要。

所以这里我给各位的高级能力训练建议有点难度,但是你确实值得一试:找到专业教练,让师傅即时反馈信息,纠正你的训练方法。

好了,这就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专门针对能力训练的方法,也是我们在给学员进行能力训练时采用的基本原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不过不要忘记,最基本的能力训练原则:

能力一定是训练出来的,开始行动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