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日饮食】腊八节不只有腊八粥

 锦绣书库 2017-01-04

腊八节,你以为只有腊八粥?

大错特错,腊八节是一个“有内涵”的节日!它历史悠久,从上古时期就存在了,关于它的传说就有不少版本。

风度翩翩,君子谦谦

传说一:朱元璋的发明

腊八节不只有腊八粥——关于腊八你还应知道更多

据说朱元璋落难在牢里受苦时,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牢里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杂粮,并把它们熬成了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

腊八节不只有腊八粥——关于腊八你还应知道更多

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十二月初八,把它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二:纪念释迦摩尼成佛

腊八节不只有腊八粥——关于腊八你还应知道更多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王子,他不满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又见众生受痛苦折磨,于是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后经六年苦行,每日仅食一麻一米,终于在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传说三:“赤豆打鬼”

腊八节不只有腊八粥——关于腊八你还应知道更多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颛顼氏的三个儿子死后均变成恶鬼。古代人们认为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十二月初八约不约

起源说法很多,但都不够贴近事实。其实腊八节起源于上古时期就存在的“腊日”。它并非一天,而是在腊月不固定的一段日子。在这期间,人们会举行祭祀农神的“蜡祭”和祭祀祖先的“腊祭”的活动。

腊八节不只有腊八粥——关于腊八你还应知道更多

“腊月”二字由来已久,古人把年末合祭的仪式称为“腊”。

腊八节不只有腊八粥——关于腊八你还应知道更多

因为腊祭经常用打猎得到的食物进行祭祀,所以在旧典籍中,“腊”又同“猎”。后秦始皇统一历法,将新旧交替的十二月称为腊月。

腊八节不只有腊八粥——关于腊八你还应知道更多

为什么是腊月初八呢?

原来是汉武帝定的!他指定十二月初八为举行“腊祭”的日子。后来佛教为了扩大影响力,遂依附这个节日进行文化渗入。寺庙会在当天派粥,以示普度众生。

腊八节不只有腊八粥——关于腊八你还应知道更多

百姓非常欢迎,于是这个节日流传越来越广,腊八,腊八,也就如此叫开了。

但“蜡祭”就比较惨了,由于日期不固定,也没有什么大人物给她一个名分。雪上加霜的是,又有灶神节、除夕取代了它的功能,因而“蜡祭”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腊八节不只有腊八粥——关于腊八你还应知道更多

所以说,古代的腊日其实就是腊八节的雏形,它在后世的遗俗演变为了我们今天的腊八节。

你不知道的有趣习俗

腊八作为中华非遗,保护民族文化,从了解和过好腊八节开始!

腊八粥和八宝粥可能从食材上来讲,两者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腊八粥背后的内涵和文化却是八宝粥可望不可即的呀!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食材多的可达20种以上。北方喝粥要先敬神祭祖,后赠送亲友,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也要保存着,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此外,还有腊八蒜、腊八面、吃冰、煮五豆等有趣习俗。

腊八蒜

比如腊八蒜与古代的收账有关,因“蒜”与“算”同音,欠债的人家便用“蒜”代替“算”,以示忌讳。债主也在这天一大早派伙计给欠债人送去账单,有的还一并送些“腊八蒜”,含蓄地告诉欠债人到年底了,该算账了。

吃冰

大冷天,为什么要“吃冰”?

当然是因为这天的冰神奇咯!据说吃了它在以后的一年里都不会肚子疼。而且谁起得早,第一个打上冰,谁就更有好运气。于是在腊八前一天,人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不过,目测只有北方的朋友才有条件这么做……

腊八节不只有腊八粥——关于腊八你还应知道更多

煮五豆

有些地方腊八煮粥,不叫“腊八粥”,而是称为煮“五豆”。可在当天煮,也有在腊月初五就动手的,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

腊八节不只有腊八粥——关于腊八你还应知道更多

说了这么多,腊八粥你会做吗??

Tips:

快速get腊八粥的做法

材料:准备芡实、白莲、花生、百合、红枣、核桃、葡萄干、桂圆以及你想添加的各种红豆、黑豆、薏米、黑米等,记住冰糖切不可少。

1.将豆类、芡实、白莲、薏米、黑米等难熟的食材洗净提前浸泡一晚;

2.第二天把菽粮类食材放入电饭锅,加入足量水,按下煮粥键;

3.约2小时后,加入冰糖和干果,继续熬煮十几分钟即可。

香喷喷的腊八粥就大功告成了....啧啧!!!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乡土生活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