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两传正骨手法视频 林两传与康拜玉手法精髓

 飞翔300 2017-01-05

感谢台湾谢兄的资料,以下的文字整合林两传老师的两篇文章,并修改了文章标题,特此注明。

在触诊能力的发展有几个阶段,

第一是必须真正摸到「骨 位」。要摸到关节骨头的错缝,知道这不对之处的韧带肌腱发生转折,张力不对。这过程若摸得不请楚,应当先练习两侧对称摸;还不清楚就要问患者「会痛吗? 」。若有错位,触压一定就会痛,因为肌腱韧带张力增加,本体受器受到牵引阈值降低,轻轻触压就容易超过阈质产生疼痛。像歪斜的胸椎,如果压它不会痛的话,表示上面的肌腱韧带还能承受活动张力,表示胸椎没有错位,只是系统歪斜,并未真正错缝被挤歪。所以刚开始学习触诊时需要问病人,觉得歪歪的就问会不会痛,慢慢的会感觉到「痛」与「不痛」的差别并不在骨头是歪的还是正的,而是上面薄薄的软组织的张力。

第二要摸的是筋。一个骨头回不去一定是有筋出槽绷着,医生当然要摸出到底是哪一条肌肉,甚至哪一条「闯祸」肌肉上面真正绷着的肌纤维,而不是整条肌肉需连那小小的肌束都要摸到,一个网球肘可能只是两条小小的肌纤维绷着,回不去就会非常的痛。寻找的模式是从疼痛点开始,在脚踝或者是膝盖、肩膀、手肘上练习顺着关节走,找到那条肌肉,而且一定要找到那条肌肉上绷紧的肌束、即因肌肉收缩而多出来的肌膜与多出来成小小蘘状的腱鞘。能够清楚的找过,就会发现你对肌肉状况清楚了。最后只要手搭在皮肤上就可以「看到」下面肌肉的走向。

第三要摸肌群的走向。包括肌肉歪斜的方向、筋膜的张力大小、整体张力的动态,朝向哪边收紧。等于手当作眼睛用。当慢慢学会感觉软组织张力变化的时候,就可以真正进入触诊的殿堂,那时的触诊才开始是有意义的,可以知道软组织张力的偏斜方向。就像一块布、一件衣服一样,如果由一个角度轻拉住,虽然看起来平平的,摸起来也是,可是若与其它无张力松软的地方比较,可以察觉衣服上轻微的拉力及其方向。仔细摸,筋膜其拉力也是有方向性的:垂直着张力的方向拨。会发现一个方向摸过来是顺的,另一个方向反回去就顶着不断的皱褶,跟上述牵拉着的布是一样的。这感觉要慢慢练出来,由粗而细,由浅而深。

所谓的精确,是在触诊一个骨错缝筋出槽时,只要细致到摸到单一个小点、小圆块,便能搜集到筋膜张力的大小和转折的角度方向。要达到这境地是不能用指尖去摸的,必须用指腹、整排手指或整个手掌贴着。因为指尖是一个点而指腹是一个面,用指腹摸关节面,才会知道骨头关节相对位置或上面附着肌腱韧带的张力走向,也才得以慢慢累积出状态、动态、走向之类的灵敏度,找出结构张力牵扯的来源。若惯用指尖只是真的触诊,无论多少个点,都没有办法直接堆砌出面的起伏状态的。

例如要摸整排肋骨,不要用指尖摸一根一根骨头,因为摸这里也凸凸的,摸那里也凸凸的,摸完以后到底无法明确知道整个不平整的形,其张力来源为何。;是胸大肌的张力比较大,还是因为肚子胀气顶上来;肋骨内侧的张力比较大还是外侧缘的张力比较大。必须用手指腹、整个指节、整排手指或整个手掌触摸,才能知道一个结构张力牵扯来源与来去变化的由来。也就是要用整个手的面去感觉它的「态势」。

触诊过程中不仅要摸到肌群的走向,肌膜张力对还是不对,重要的是还要知道「动态」对还是不对。如有ㄧ病患,肩膀抬起来会痛,并伴随着有头痛,痛了三个月,把胸椎肋骨调开,肩膀痛通常一次就好多了,可是患者还残留一些痛,这表示还

有一两 根肋骨或者是附着的肌肉没有回去。这时要找出那条肋骨,有时不太容易摸出来,因为肋骨跟肋骨间已经被解开了,要用动态才能知道。要转动肩臂及援助胸椎,才能觉知在动态中到底哪一两根肋骨被黏住,没法跟着其它的肋骨动开,然后顺着肋骨去找到有问题的肌肉。

调腰某些层面也依赖动态。这得先从肢端的调整谈起。我们身上的筋膜系统在几个地方常会「锁住」:一是足弓,一是手腕。弓与腕是拱桥式的结构,调整拱桥式的结构从凸面挤压是回不去的,必得从拱桥的凹面由下往上顶,结构顶开后,很容易整平归位。常看医生调手腕是哪里凸起来就把它挤回去,这是会受伤的。从下面往上顶把拱桥的曲度加大,这关节就回去了。足背也是一样,不要看骰骨、束骨或是楔状骨凸起来,便要把它压回去,这只会把韧带压坏。若从下面把足弓整个拱起来,关节很容易就被挤开了,开了以后对位放回去就好。距骨同理,稍微顶开跟、距骨的关节把肌肉稍微松开,肌肉收缩对就跳回去了。切不要学大陆传回来的米字调整法,左上右下前后左右摇,若拉轻点把上下肌肉带松的话还好,拉得越用力伤得愈重。

骨头对的时候肌肉会跟着弹回去,肌肉带对骨头也会跟着回去,这两者是很明显直接互动的。检查足弓对还是不对,有时候要去挤它,手指头放在患者足弓下面轻轻的挤压弯动一下,整个足弓应该呈现完全平整的弧形。当足弓弧形动不了时,若没有将足弓动态打开,跟骨距骨就不能动;跟骨受力方向卡住无法改变的时候,调腰是没有用的。因为足一踩地,腰又顺着歪回去了。

要想知道足弓打开没,骨错缝筋出槽的概念在此用不上,因为跟骨是不易滑动的。因为摸不出来,系统对还是不对必须依着骨头的动态决定,也必须在骨头动态是对的时候整体才能够滑动重组。所以要改变腰的曲度受力,得先把足弓打开,挪出跟骨动态。

做触诊时如果能将骨位、出槽的筋、整个肌群、筋膜张力的走向以至于整体结构的正确性都能够摸清楚时,不见得完全需要用伤科方式处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问题都可以用针解决。用针可以改变筋膜的张力、单一条肌膜的张力,甚至整个肌群收缩的方式,有效减轻症状到患者以为自己好了。这是触诊的重要。

关于伤科触诊的练习体会:

1、熟悉人体各部位的解剖结构和相互关联:多看看人体的骨架、肌肉,熟知每处骨骼的形态及附着肌肉,肌肉走向,起止部位,功能,深筋膜的包裹走行,然后,在人身体上练习时,搭手便知手下是何组织,功能形态,有此基础,方可事半功倍。

2、手部触诊敏感度的练习:就像练习脉诊一样,手的敏感度在触诊之中非常重要,平时可以多尝试轻摸衣服皱折,摸桌椅棱角,摸麻将,摸正常人体骨架、肌肉、韧带,遇到病人,先静心去摸一摸,触诊是功夫,需要积累,需要反复体验和印证,才能逐步提高。

3、心手相合:在触诊时,首先要明白手下是组织,是何形态,可以先试着慢慢从身体一个个关节肌肉触起,就像林师所言,问和触诊结合起来,并可两侧对照细细体会不同,渐渐活动患处,体会动中异感,心里去想,异感为何问题,此问题会有何症状,会牵连到何处,问病人验证,反反复复如此练习,逐渐可以以手当眼,一摸便知流转,形成完整体系。

4、知常达变:触诊要知组织常态,并要牢记于心、牢记于手,一旦临证,方能清楚手下异常,对异常病态组织的触诊学习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只软组织的疾患,在正骨心法要旨里面就有筋强、筋柔、筋歪、筋正、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热之不同,没有老师,只有多练多悟,反复验证。

5、结合习练太极拳:以前伤科医生,多从武林出身,多年习武,对人体骨架形态认知程度

非常高,太极拳的习练,一方面可以增强手部的敏感度,提高触诊的准确率,另一方面,可以让医者从内入手,了解人体结构运动规律,久习可以改善自身结构功能,再者,太极的强身作用对于每一个伤科医师来说,非常有用。医武是相通的。

6、从骨入手,逐步贯穿全身:很多同道学会整脊就停步不前,甚为遗憾,一个手摸心会,难住了多少伤科学子,无师可传,只有靠自己的苦苦求索,在谢兄转载的林林两传老师文章“论伤科学习的次第”里面,讲述了林师的发展经历,路还很远,不能只是满足于“咔嚓、咔嚓”的响声,手法医学,需要同道的共同努力

关于对伤科触诊的认识,不再开新帖,都在这个帖子里共同探讨学习,欢迎大家多来指导:

脊柱骨性移位的触诊,一点心得,很浅薄,奉献给大家:

1、挡手效应:常用于脊柱棘突的触诊,可以试想触摸一串佛珠,如果有其中一个偏移,在触诊移动的过程中,就会很明显的感觉到由顺滑过度有阻挡的感觉,此即为挡手效应,一般在棘突挡手侧会有压痛,棘突向挡手侧偏歪。常用于颈椎的横突触诊、胸椎和腰椎的棘突触诊。

2、饱满感或突起感:主要用于颈椎后关节突和胸椎横突的触诊,正常情况下,颈椎后关节突和胸椎横突后方两侧对称,手下平滑无突起,异常时,由上而下触诊会发现,局部会有明显高起顶手的现象,有压痛,结合病人症状和X光片即可确诊。

3、棱角:正常的骨骼都有棱角,但是,由于正常骨骼上面覆盖软组织,棱角较为平滑,在骨骼移位时,患处的棱角明显顶手不光滑,此处多是移位所在。

4、可以结合活动患处,触诊的感觉会更加明显。

身法

伤科的传习有个问题-太强调「手法」。实际上,手法的根本是「身法」。手法的定义是解决患者病痛的相应方法,例如「扳」、「顶」、「推」与「拿」诸法;身法则是操作手法之时,医者该用何种身体的形来发力,以顺畅的施行手法,讲究的是施术者身体各部的位置与状态。探究身法还有个要点:施术者如何

避免受伤,这重要性其实是凌驾一切的。

伤科医师身体的问题(病痛)很多是比患者严重的!操作的时候不讲究身法,会在医师的身上留下许多后遗症,所谓「杀敌一千,自损五百」。我从与通霄师父学习后,手法便日趋轻巧。因为见到许多伤科老前辈做得浑身是伤,亦有前辈患心脏病过世,大概都是不讲求身法之故。早先伤科师傅都有习武的底子,深明力量的收发,不会留力在身上,承受反作用力的伤害。但这些透过习武与大量实做而来的体验与经验,一方面难以用文字叙述,一方面早期少有读书人投身伤科,因此也少有数据保留下来。现代医生一不习武,二无传承,这使不讲求身法造成的伤害更形剧烈!

鉴于此,身法是在今天说明伤科手法前,必须要详述的,也希望在座各位伤科先进牢记。下列讲述松背的身法要领。

伤科的处置依着医师的习惯,患者或坐或躺,但医师基本上是站着的。站时身体要松,施力时—例如推的动作,从患者身上回传的反作用力是由左右脚承受,如此医师身上的诸关节才不会承受力道。要其言便是太极拳的「沉肩坠肘」。任何的耸肩或绷紧动作都会导致反作用

力留在关节,造成轻微伤害,积久便出问题。大致上的做法:如果是「铁板烧」的动作,在下压时切记勿施蛮力,膝盖与腰要松,身形顺着跟下去;或是「膝顶法」,不要将患者的手臂拉太紧,否则医师的上身会因此承受力量;将身形下沉引力向下,无使身体受力。扳腰时不要将力量留在自身腰部,扳时身形随着「垮」下,将力量泄到足底。

除了沉肩坠肘以外,要注意脚步站稳。站稳才能让身体松开,即所谓「气沉涌泉」。站稳的脚创造出一个支点,力量才能泄到脚底,身体也才能松开。通常发力的手与脚是同边的(左手施力则左足在前),如此回返的力量才能经由对称劲泄到另一只脚。例如松背(患者俯卧)往前推时,由左足发力,医师的身体呈一弧型拱起(身体至此皆未承受力量),力量则泄到未发力一侧的脚底。总结上述为三个要领:脚要站稳、沉肩坠肘、以及发力时同手同脚。 又患者坐姿时引其手臂,此时又当以后脚受力(可以不用同手同脚),若用前脚受力则诸力拮抗,身形便「死」。这抽象的叙述需要慢慢体会。

松背

我的治疗从松背开始。松背是治疗的前奏,也是是还原病人健康的基本步骤。例如网球肘的成因是肱、胛骨对位不确,胸椎为肌肉牵扯而偏离,肋骨翻旋,因此非得将全身系统从脚到背松解还原,才能有效处理局部问题,做精细的操作与调整,而真正在肘上处理的时间常不及百分之五。这种兼及全身系统治疗的模式,不只可以巩固疗效,对全身杂病,久治不愈的患者,尤其重要。

松背若能彻底,约可完成一半的治疗,病人也一次会有一次的进步。从颈椎、胸腰间肌肉、胸肋关节到肠荐关节,都可借着摇动而松解归位。曾有位学弟的太太落枕,我花了十几分钟为其松背,起来还没治疗,落枕已经好了。

松背主要达成两个目:松解肌肉与摇开关节。其要领还是在上述的身法:沉、缓、深,顺畅而不留力。同手同脚,全身松缓而力量受在后脚。对称劲在用时要以不发力之手当支点,所以当双手并用灵活操作,也最好将两手练到同等灵活易使,虽然不容易,却可让手腕、肘到肩,没有一个地方承受反作用力。

拨法:

松背依照处置的目的,可有多种手法,拨法用在筋出槽的情形下,找出肌肉翻旋的方向,从凹面向凸面将肌肉拨开。拨时并非在单点施压,而是翻动整条(群)肌肉,直到肌肉平整无凹面时(肌肉与肌肉间则摸不到界线),给予少许牵引力量,出槽的筋自能翻回。若将僵硬的筋结当成面团,揉之欲其软,虽然会暂时软些,但筋结永远在。

俯卧的姿势因为容易左右翻滚摇动,行拨法的效果比坐姿好得多。手搭在患者背上,找到肌肉翻旋的地方,就去拨动它。若医者站在患者左侧,则时而拨左,时而拨右,小腿、大腿、臀部与背的肌肉都可,灵活用之。这摇,其实就是将肌肉翻带到一定的程度(未施力的一手固定一端,目的是将肌肉扯匀,若少了这手,肌肉随着患者身体滚动,是拨不开的),肌肉就会自己松开。此 时 医师当全身松弛,勿用肩膀的力量去顶、推。

摇法:其下须影片配合方能理解,故删除

中轴与四周的骨架关係密切,也互相影响

。如胸椎歪了,有很多原因,一种可能是因为过度使用胸大肌,前锯肌而使得该肌肉张力增加。前锯肌本来呈扇形分布,如果肌肉绷紧,就跟扇子一样会稍微鼓起来,牵动肋骨使得胸椎也鼓起来。此时可以摸到肋骨一根根突起(我们的整排肋骨其实是平整圆滑的,不管从胸前摸,或两手抱胸低头,从肩胛骨内侧摸,皆是如此)。嵴椎是一个双S的曲线,从颈椎到胸椎第四节往前凸,到背中间才凸向后,如果肋骨被拉旋顶出来时,正常的胸椎会跟着被引

向后凸而卡住而不能随扩胸动作前陷,胸椎肋骨关节面也会翻旋上来,低头抱胸可很明显感觉到。胸大肌本身也会造成肋骨错位。常可见到劳力工作者的胸大肌很大,但胸大肌再大,它必须是鬆的,胸大肌的下缘不能是绷着不动的(别以为绷着不能动是强壮,其实那是过度使用错位绷紧的结果),胸前乳上方的肋骨如果是凸出来而不平整平顺,这样的结构就是不对。日子久了胸椎中间细微的结构肌肉-胸椎跟胸椎之间,或者是胸椎跟肋骨横突之间的肌肉,会产生某种程度变性而绷着,甚至产生细微的粘连,椎体也会产生左右参差的排列。这时必须藉着先调动肋骨,把肋骨跟肋骨之间的位置及动态调匀,能够鬆解开,才有办法调动胸椎。

如果未让肋骨开张到一个角度,鬆开肋骨跟胸椎之间的肌肉,解开黏着的筋膜,胸椎其实动不了。所以要改变胸椎的曲度状态,对椎体直接挤压或任何的曲扭都没有用。如此作法看似有效,若请患者歪个头手晃两下,那胸椎立刻就走位回去了,因为没有完全解开,所以无法顺顺的排列与真正重组,而且常造成新的错缝。所以真正在调解胸椎的时候,是藉着肋骨调整的。你把胸椎都解开了以后,胸椎的型可以是歪的,可是这时候椎体上下的排列必须是圆顺的,胸椎的动态必须是正确的。

又若要真正调整骨盘,当先处理所有从肋骨接到骨盘上的肌肉。当肋骨体之间的相对排列不正确、不顺的话,这群从上而下的肌肉(如腹肉外斜肌,髂肋肌)便处在出槽的状态下。所以真正要个好腰,肋骨到腰的肌肉必须是对的,而对的肌肉就是「缩进去」的肌肉,从两脇往腰摸,肌肉是内陷柔软的,如果外张凸出便是不对的。听过有些病人说「酥腰」(台语)-腰跑掉了,这是肌肉通通都摊一坨在外面,因为上面的肋骨已经歪掉绷斜卡住了,肋骨没有办法正常的收缩,肌肉排列不对才缩不进来。肋骨之间的互动对的时候,腰上方肌群应该要缩进肚子裡摸不到的。若医生没有藉着调开肋骨,让这些肌肉缩回去的时候,骨盘无论怎麽调,可能只是动态增加,变得比较好用好动,要改型是做不到的,用一用就垮掉了。

从中轴到四肢 -- 调下身

退化性关节炎造成的下肢疼痛像膝盖、脚跟等的治疗,得从膑骨谈起。髌骨位置是肌肉所决定的,所以一定是整个骨架位置出问题,两侧肌肉收缩张力不一样,髌骨才会移位。西医有所谓的「髌骨软化症」,其实是四头肌内外两侧张力收缩不对称,把膑骨拉歪,这时只要想办法整平骨架两侧状态,让四头肌回去即可复原。又四头肌回不去一定是上头股骨跟肠骨相对位置改变,四头肌才会收缩失衡。而腰大肌是从嵴柱中央接到腰的内侧缘的,某种程度来说股骨是为中轴所固定着的:骨盘若是歪斜,附着在骨盘上的肌肉如前方从髂骨前上挤嵴接下来的股直肌,或者是后面从坐骨结节下来的的股二头肌,它们的长度会改变,可是中轴腰大肌的长度距离却是不变的,当发生偏转的时候这两条肌肉收缩的长度及张力发生改变,髌骨或下面的胫骨会便会发生位移,产生膝盖收缩的障碍,同时胫骨跟股骨之间的垂直受力的方向也改变,这是退化性关节炎的根本原因。

软骨磨损并不是因为使用过多或年龄,而是受力不平整,单侧压力造成的。我爷爷种田到九十多岁了,膝盖还是好得不得了,每天去爬山。因为他的中轴受力是对的,膝盖就不会发生问题。所以要治疗退化性关节炎所引起的疼痛,只要把受力结构挪对,在还没有坏到不能回去的时候调整骨盘,会发现关节肿胀与疼痛是会快速消除的。

中轴的变化常是周边疼痛重要的原因。若中轴改变,嵴柱旋转骨盘歪斜肋骨接出至肩带或者是腰上接下来到腿部的肌肉,其张力没有回复的话,很多疼痛消不掉,足底筋膜炎就是如此。正常人的足底脂肪垫受力正确,摸不到跟骨的那个「跟」和凸起的稜角;但足底筋膜炎患者的足跟脂肪垫裡可以摸到尖尖的角。这时医生该要顺着跟骨偏斜的角度找到腓肠肌不正常的张力,判别到底是内侧还是外侧收缩过度把跟骨拉歪。患者膝后股二头肌附着的地方一定是绷紧的,有一条稜线在那里,是因为骨盘歪斜,股二头肌张力增加,才把腿受力系统拉歪,其中ㄧ侧腓肠肌才张力变大的。

我的老师判别膝盖位置是对的还是不对时,通常不会去摸关节,只要摸到股二头肌绷着卡在那裡,便认定膝盖是不对的,亦指受力系统是不对的。这情况如果伴随脚踝或足跟疼痛,通常很难解决,必须要先挪对受力系统,才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又如反覆的脚踝痛难癒、脚踝扭伤、蹲下脚就痛、等,也与足跟痛有共同原因。脚踝扭伤通常是外踝痛,因为腓骨比较长,所以扭伤容易在外踝,内踝扭伤较少见。外踝扭伤时,外侧下方的腓骨与跟骨或距骨之间的韧带会受伤,而有些人受伤是肿在胫、腓骨之间,脚踝附近反而不痛的。踝上胫、腓骨之间的韧带扭挫伤,有部分病例是虽肿在外侧但是痛在脚踝内侧:或许一开始是外踝比较痛,外踝好点后又痛在内侧,究其原因,都是上面的骨盘歪了,受力偏斜后引起腓肠肌内侧的张力过大,才会痛在内侧头。同时胫骨发生偏旋了让胫腓骨打开了,胫、腓骨间的韧带才会肿起来,是肿在踝的上面而不是在外踝下。内踝的痛若没有调整骨盘的受力状态位置,其实是好不了的,表现出蹲下去就会痛,无法完全蹲到底。

当年我师父告诉我,伤科治疗开门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把肩胛骨退开,肩胛骨鬆解开,肩带上的肌肉才不会影响中轴,牵拉肋骨。至少把被动出槽的筋先解开,让肩带到肋骨的肌肉鬆解开来,这时单独处理某个局部的胸椎或腰椎的疼痛,才有意义。此外,肩带的张力鬆解,才能调整嵴柱上比较明显的错位。要改善长远的腰痠背痛,没有把整个系统解开重组是做不到的。

所以要解开一个久年的网球肘痛、膏肓裡痛、或是肩颈脖子痛之类,必须恢复胸椎的动态(可动性),就是可滑动与前后转折的动态。胸椎陷住不可动时,上述疼痛都不太容易善了。即使暂时缓解了,一个用力动作或疲累,症状就全都跑出来。要彻底解决,只有把胸椎的动态能彻底做出来,让胸椎体间互动正确才能够改变。

进一步谈尺桡骨的调整:仅调开尺桡骨,有时肌肉系统还是无法鬆开,因为肋骨不对绷着,胛骨便不能平整贴附,而产生或上或下的翻旋。而网球肘就是因为第一、二肋骨凸出顶着让胛骨下滑,二头肌的张力增加,产生网球肘。

若是胸椎在背部向后凸此时出弧度增加,加上背部的肌肉也较紧绷,肩胛骨会顺着稜线往上滑,三头肌的张力于是增加,牵引尺侧形成高尔夫球肘。有些病人牵摩托车,或是跌倒一撑,受伤以后手就伸不直弯不起来,这类病人一摸常常是第四五肋骨附近凸起翻旋错位;再请患者双手搭肩低头,摸胛骨内侧的稜线,也有很明显错位紧绷。这种肋骨错位按压不见得会痛,因为是下面的前锯肌紧绷着,把它拉错位了,连带的尺骨跟肱骨之间也错位,三头肌没有办法放鬆卡回原来的槽,肘便不能完全伸屈。

最有效的治疗就是请患者反手手背放在头顶上面,腋下打开,用针找到硬的筋结扎进去。此法针对急性效果很好,三头肌鬆开后肋骨回去了手就可以动,活动角度立刻就可以接近正常;慢性的( 一两个月以后才就医)效果较差,因为肋骨错位筋膜会重组,系统变形卡死了。有个同道告诉我:「学长你说的是真的,我碰到一个手弯不起来的,我搞了两次不行,你跟我说要调肋骨,我就将他的肋骨调进去,他的手忽然就好了。」

知道病因,很多疼痛并不只是单纯局部的问题。例如说皮肤破皮有没有好不了的。除非有糖尿病,或一天到晚会去拉扯伤口,才会好不起来。同样的单纯的一条肌肉受伤,而整个肌群收缩状态没有改变,这条肌肉受的伤是不会因此形成筋结绷着回不去的,因为一条肌肉的收

缩状态不能违反肌群的收缩状态而运作。肌肉受伤回不去,都是由所谓的「错位的共构」所造成。通常都会有同时两个收缩状态不一样的张力,互相牵制形成共构,才会回不去。 一个结构还有所谓的「来去」,一根骨头的对外关係不是只有往下,往上跟中轴相连的位置如果不对,它一样是不对的。从此观念出发,来谈谈网球肘的触诊:要摸到桡骨歪了,依解剖上的关联知道是二头肌张力增加,翻旋绷着了,然后要摸到肱骨、胛骨相对位置错了。攀缘而上,发现肋骨卡住了,而常可摸到颈椎接到肋骨的前、中斜角肌绷着,卡在那里紧紧的。如果斜方肌、岗上肌是鬆的,摸到的肩胛骨位置就是对的;肩胛骨如果翻旋,不管是往上或往下跑,接在上面的斜方肌总是会被拉偏,不是往这边翻就是那边翻。肩胛岗上的肌肉肌腱充满张力紧绷着、凸着、肿肿硬硬,压着就痛。这些临床症状都表示胛骨位置不对,医师必须想办法解决肩胛骨的移位。

而肩胛骨位置不对通常是被肋骨顶歪的。肩胛骨单纯的贴在肋骨上面,如果位置不对就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肩带的肌肉收缩过度把它拉偏斜掉了,还有就是胸椎及肋骨的位置不对把它卡着。若胸椎肋骨的位置是对的,没有理由手臂的肌肉「发炎」(指网球肘)好不了,其中一定有错位的共构,否则一般情况不需矫正,单纯休息都会好,为什麽网球肘休息个三个月半年还是用力就痛,无法完全彻底的修复?唯一的答桉就是结构系统已经不对了-中轴上段不对。所以先要解开中轴的张力,必须让肩带肌群鬆解回来。所以网球肘或高尔夫球肘如果三个月、一年好不了,不要再去调手肘了,要用系统观念解决问题,网球肘要找上段的肋骨,高尔夫球肘要找下段的肋骨

前述一条筋、肌腱或肌肉如果收缩状态的改变,会产生立体形状的偏旋,就如身上类似衣服皱褶的现象,处理的方法就是把肌腱肌肉翻平,这工作在横向推拿时可以完成一部份;从凸面(肌肉隆起的ㄧ面,如海浪卷向陆地时,海的那ㄧ侧,临陆地的ㄧ侧则是凹面),往前推拨的时候,事实上都没有阻力,到转折棱线的时候忽然它就「空掉」,就没有东西了;可是若从凹面往前推,推的时候阻力张力却随而增加,若继续再推,到「衣服」被推平了的时候,这张力忽然随着肌肉的跳动松解而消失掉。在还原一条筋的时候,某种程度就是依着这个意象。所以如果用直接横拨让筋回去,须顺着有阻力的方向去推,用手紧密的贴着肌肉,用脚腰与身体的力量顺顺的带动,这时候手是不需要用力的,不会影响手的触觉,这是一个方法。

另外,用横向推拨的方式,若是带动的肌肉够多的时候,(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一条肌肉的收缩,不会违反一个肌群的收缩模式。如果一条肌肉收缩偏斜旋转是朝某个方向,通常可见整组肌群朝同样的方向偏倒),意指若用手推拨得够深远,通常整个肌群可以一起回去。

若肌肉产生了翻旋,我们可以借着骨头调筋。所以基本手法都是在整骨,借着骨头的带引把肌肉带平。具体来说,譬如屈肌:手屈肌都会有一个张力,让手往pronation方向(往下翻盖的方向)偏旋进来;所以若把手心朝上双手摊开,摊到一定的程度以后,这肌肉及其转折是可以被「摊平」的(然亦不能过头,否则另外一头会翘起来);摊到两侧张力都平整的状态下,再给一个牵引力量,到肌肉能够承受的极限(肌肉伸展到一定的程度时会感觉到痛,发出疼痛警讯,如前述)。一旦本体受器刺激强度超过门坎,肌肉会开始收缩以保护自己。这收缩在两侧张力平均的状态中,能打开肌肉中的筋结,收缩两侧的张力于是平衡,这条肌肉甚至整个肌群在姿势放松的时候就回去了。基本上所有的肌肉会回去的原因在此,所有还原肌肉状态的手法基本上都是此法的变型。知道这道理,就会了解横向推拨推平肌肉的手法不能

太快,胡乱搓揉无法让肌肉回去。要顺着张力慢慢带平,同时再往下压一点点。推得够深,整个肌群便会回去。

深入的解释「用骨头带引」、「以骨调筋」的意义,必须要先说明筋的主动与被动出槽的异同之处。一条出槽的筋(主动出槽)把骨架带歪后,骨架某种程度是歪斜的。当骨架在歪斜的情况下使力,出槽肌肉没办法放松回去,其它的肌肉在不是正常角度的使用下,也会跟着产生些微不正常的收缩,所以整个肌群张力都增加了。这种跟着骨架歪斜而张力增加的肌肉,通常称为「被动出槽的筋」。

譬如,有些腰肌完全不能动的,或胸椎完全摊不开(不能因扩胸而使胸椎往前陷入)的病人,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髂腰肌及腰大肌收缩张力太大,这跟穿高跟鞋及怀孕的过程中肌肉被挤伤有关,或者是外伤-骨盘撞歪受伤,导致两边不对称不平整,肌肉收缩张力改变而绷着。有时候我会扎髂腰肌及腰大肌,这两个地方是我针灸很常用的地方,是影响身体结构很重要的肌群。在扎的时候,肌肉深的地方摸不到,该如何知道肌肉回去了没有?方法是摸着外面的阔筋膜张肌。在深层肌肉松开时,阔筋膜张肌(被动出槽)会跟着填平回去。阔筋膜张肌歪久了有些会像钢丝一样绷着,可知被动出槽的筋也可以是非常硬的,虽然只是被其它主动出槽带歪的。

当大量的筋因为被动出槽而绷紧时,肌肉要摊开还原有时候是困难的,在拨动拉开时,骨架有时候也是不易打开的。

循以下程序可消除这障碍:

在调整关节的时候,会有「打开关节」的动作,把关节先松解,先消除其上被动出槽筋的张力,让关节压力消失,才有办法引动骨头,把被动出槽的肌肉摊开到极限后,顺着筋膜整个牵引回去,才能真正还原骨头,这时调开的就不是只有单一的关节。有时是一整个系统条件配合的情况下可以让整个肌群一起回去,单单处理一条肌肉的时候,不见得能调动肌群。

应用以骨调筋的概念调尺桡骨,如果患者上臂夹紧体壁,只伸出手肘,这尺桡骨是绝对不可能调开的。必须要把肩膀放松伸展开来,甚至是在微微外展、二三头肌的张力消失情况下,才有可能完全调开尺桡骨的关节。不能有往前往后的翻旋,以及任何筋膜张力的增加。如此骨头方可完全平整的跳回去。所以调正确了以后,伸肌的肌群通常会跟着回正位。调脚踝一样,接在跟骨上面的肌肉有两条-比目鱼及腓肠肌;腓肠肌是接在股骨上的,由股骨往下的张力没有消失,膝盖没有完全松开来的时候,要想调整跟骨、距骨以至骰骨,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跟骨没有办法滑动,所以足弓打不开,结构打不开。常常可以看到有些诊所让患者坐着脚伸直跨在一个凹型支架上,然后就推着脚踝,这基本上是没有用的(脚直绷着时,两个腓肠肌绷紧拉直,因为跟骨被牵引着,上下系统也无法连贯松解,脚踝不论怎么推动,筋膜系统没办法松解开,通常只会愈调愈痛)。让患者坐下,膝盖弯曲,拿个小椅子把脚稍微垫高一点施术者低头弯腰下去处理才是可行的,但是若肌肉翻旋的角度很大的时候,坐着调整还是不行。脚踝要做真正的调整,要连膝盖、胫骨的肌肉一起翻旋回去,回归正确的受力系统。最正确的做法是病患须躺着,没有躺着整个腿骨系统调不开

[针灸] 論針灸與筋膜的關係——林两传医师

本帖最后由 参考消息 于 2011-9-20 18:45 编辑

傳統針灸非常強調一件事,叫「得氣」,認為有得氣,才有效,但這件事一直模糊不清的,什麼「針下沈緊感」,「如魚吞鉤」,不說還好,越說越迷糊,這只會誤導學子一直在注意著針有沒有被拉住感。以至於傳統針灸在行針時只在乎兩件事,一個是穴位準不準,認為針對了地方,再來只要行針時有得氣感,就一定會有效,無 效的話就是選錯穴位了!於是這種前人隨便說說,後人信以為真,持筌忘魚的事一再發生,針灸才會一直無法真正展現其光輝,淪落到用腦啡這種可笑的事來解釋針灸的作用!

在 談得氣前先談談取穴的問題。傳統針刺之法,為什麼那麼強調體位呢?也就是每個穴位在取穴時,常有須特定呈現的體位姿態,認為如此才能真正使「穴位打開」,否則雖然是針在相同的位置上,也沒有真正的針中穴位,效果將是大大的不同。這件事情古書上常有清楚的強調,但是現代針灸醫者在施針時常因害怕病人暈針,都 採取臥姿或趴平的姿勢,使病人都一直處在相同的姿勢下,一次一起針完治療所需的所有穴位,而其數量有時還高達二、三十針(幾個中醫大本營的醫學中心內,針灸科醫師常常是這麼施針的)。在現行的健保體系下,病人覺得針那麼多針,「物超所值」,醫師也

順從民意,以「以服務為目的」,針用得愈多愈好,因為療效本來就不怎麼樣,針灸這門學問淪落到這個地步,跟「論語」和「莊子」被拿來在電視上耍嘴皮子用,同樣令我這讀古書長大的人,瞠目結舌。

古人說的未必全是對的,甚至垃圾不少,但強調取穴要用特定體位姿勢的講究是有道理的,比如說取腳的穴位常要正坐,養老穴要反手之類,依我現在對人體微細結構和內在運作的理解,是非常真切且必要的。再來談談最重要的微細結構-筋膜

全身筋膜是有其內在結構的覺知性和傳導功能的。

先 說所謂筋膜的覺知性,指的是筋膜系統透過附著其上的神經系統,本身是有感知功能的,感知我們身體內部的位置,張力和功能狀態。這種覺知性,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因為用處不大而慢慢被我們忽略,對於大部分的人而言,它是一種已不存在的功能,但對於少部分的人,仍是存在的,只是強弱晦明不同而已。對它的覺知性很清 楚的人,有時我們會稱他「經絡敏感」型的人。雖然對絕大多數的人而言,這種能力似乎是消失了,但是對所有人而言,仍是真實存在的,只是這種本體的覺受,一般在進入大腦前就被篩選掉了,如果透過靜坐,或內家動功功法的訓練,是都能夠被重新開發出來的,對於這種能力能被重新開發出來,是我自身曾經歷過而真實不 虛的。不能想像這種能力也無從覺知的人,只是

因為未經適當或相應的方法訓練而已。當你的筋膜覺知度很高的時候,你甚至可以清楚「看見」自己全身骨頭的位置,感受到全身肌肉的張力,及部分內臟的功能狀態的。我有一個學妹,每次找我看病的時候,她都可以清楚的告訴我她身體結構不對的位置和狀態,例如她說第四 胸椎往右偏了一點,左邊第三根肋骨往外翻轉了,肚子脹氣把左邊胸骨肋骨關節哪個位置拉偏了之類的。此外我的泰山師傅也曾告訴我,氣如何可以在薦椎八髎轉折進出,以前我也覺得這些是不可思議的,經過各種修習,才知道這根本是每個人原本就具足的能力,有否被開發而已。

至於筋膜的傳導功能,則是基於筋膜的覺知性而來的,這種既存的本體覺,雖然不見得被每個人所主觀的察覺,但是在覺知功能存在的狀況下,如果人體有什麼不適,不論是各種外在的改變(如冷、熱、物理性的壓力或傷害或內在的改變胃腸脹氣,便秘,局部炎性反應等),我們身體本身的肌肉或循環系統會產生相應的變化,以緩解所感受到的不適,而這種改變,某種程度是依據筋膜系統的感知作用做動而來。當然所有的感知都是神經 系統所傳導,筋膜系統也不例外,是依靠其上分布的神經末梢和張力接受器而具有其覺知功能。筋膜系統是無收縮能力的,而且會發生作動的功能是依靠其所包裹的肌肉來完成的。固然肌肉的收縮也是直接依靠神經功能來指揮的,但在無意識下,身體各部肌肉張力的分佈,

每條肌肉各自該處在何種收縮狀態,整體或個別狀態的 決定,就是依筋膜系統為媒介完成。因為筋膜系統是一個不可收縮的網,任何一個地方改變,必然牽動其他部位的狀態,所以如何維持整個身體在一個均衡的狀態下,依靠的就是以筋膜系統而來的覺知性,而為了維持這個均衡功能,一個部位的改變,會直接影響其他部分,這個現象我們就可以稱為筋膜的傳導性。因為有覺 知,而能將一個局部的狀態的改變傳導到遠處引動整個系統的變化就是傳導。

再 來談談筋膜的主要結構系統。由於筋膜是「掛」在骨架上的,是藉由骨架的支撐而包裹軟組織,因此讓全身維持在一個所有地方都張力均衡的狀態,是理想中的最佳狀況。這時候氣液最流通內臟無擠壓,肌肉無旋扭,將是最健康,最好運作的狀況,於是有兩個問題會產生,第一是我們如何去覺知這種最均衡的狀態,第二是如何 利用這種概念去治病。

要 覺知這種狀態,是要透過中國傳統功法的鍛練的。中國人強調站樁,所有動功的基礎均由這個動作而來,便是雙腳站定,雙骻微沉,雙膝微屈,尾閭中定,脊柱拉 直,身軀前後左右均處在鬆空的狀態。這時如果由湧泉為中心,微微前後左右移動重心,則會感覺到由腳而上的各種平行於身體中軸的力線,由腳貫串到頭頸部,與傳統經絡學說的足經走向非常像。用這種同樣的力線傳導的感覺,雙手掌張開,雙

手平伸體側,也可以感覺到平行於手經的無形力線,由手指走到肋骨體壁上。如果 我們用最鬆空的狀態(全身筋膜張力均衡平均的狀態),就可以知道全身筋膜是有它縱向和橫向的內在連線的,也是它正常狀態下傳導的方向。通常醫者須透過本身的鍛練,去覺知這種鬆空狀態下,筋膜平均伸展敷佈的微細變化,不僅可用於自身鍛練,疏通阻滯,增進健康,也要藉這種能力去覺知病人的狀況,做為治病之用。

再 回來談談取穴的問題。真正的選穴取穴,是藉著醫者自身對於筋膜系統張力的體會,由手眼清楚身體結構錯亂的狀態,包括骨錯縫、筋出槽、肌群的歪斜扭曲,筋膜的滑移,體軸的旋轉,氣血阻滯的部位和程度,釐定還原的路程和策略。路徑指的是針下後筋膜還原傳導的路徑,而策略則是指在複雜的結構錯亂之下,如何選穴去 組合還原的傳導路徑。 由 於筋膜覺知和傳導的特性,其主要展現於治療上,是有一定傳導方向的但未必疼痛處的治療,就是在其傳導沿線的方向取穴,因為疼痛的部位常是結構協調失衡下的被害者,所以針刺要有效,必須要考慮整體結構的互動再去拆解,不能只考慮同一條經絡而已。內經上說「經之所過,病之所治」,是指沿著傳導的方向而言,這種 針刺的選穴法,對於真正的問題在同一沿線是有治療的效果,但是對於結構錯亂的原因並非在此沿線也會有暫時的效果,因為針刺會造成沿線筋膜的暫時震動和滑動,能短時間的改變痛處的張力結構而緩解

疼痛(絕非是因腦啡而顯現效果的,如果是腦啡,那抽菸可能更有效些!)。 這裡再談個小問題,針後暫時有效而後又恢復原狀,既可能是選錯經絡選錯穴,也可能是施針的次數不夠,以至於傳導的過程未能完全鬆解錯亂處,判斷的唯一方式就是醫者是不是清楚看見結構錯亂的原因,能確信不疑以致雖無病人主觀上的治療效果,但因觸見部分的結構改變歸正,正朝向還原的路前進著,能堅信自己的治療 進程無疑。 決定了拆解還原結構的路線後,要選定入針的位置,入針的位置應該是在筋膜的轉折處,或是上下層筋膜交錯轉折處,不要選在肌肉最硬的地方,否則針入肌肉收縮絞住針,會使穿透的筋膜上下層無法自在的滑動分離還原。

行針刺之法,主要有兩種作用,一為「破」,一為「引」。前面談的主要是「引」,由一個對的起點引導整個筋膜的傳導歸正,如波動之傳遞,至於「破」則是針開肌腱或肌膜的粘連或是有微細纖維組織增生的僵硬肌塊,甚至是疤痕組織等。破除這些阻礙,筋膜才能歸正。

再 來談談針刺時,行針的要領,就是文章一開始時所談的針刺時的針下感受。現在基於衛生和減少疼痛感,多用拍針,依我的經驗因拍針時塑膠軟套都會下壓使皮膚略呈凹陷,筋膜會略因擠壓變形,這時針拍入,通常都太深會使排列不齊的皮下兩層筋膜,一起被貫穿,這樣一來,筋膜系統就被某種程度的扭曲了,要完全的鬆解就 有困難,難怪有些老前

輩堅持不肯用拍針的。所以拍入針後,應該要退針到皮下再重新進針,退針時會有兩層筋膜,分離鬆開的感覺。

進針時,目的是為了疏理筋膜,引導其歸正,因此須先把勢擺順,傳導才能正常。而針入時,遇到阻礙有兩種方式處理,一種是藉左手去改變病人些微的體勢(主要是去輕微旋轉針入部分的肢體,因為人所有的肢體結構都是圓桶狀的,翻旋才能解開交錯的筋膜,如解兩股交纏的麻繩一般),使針尖能順利進入主要的兩層筋膜間引起解開的傳導,而非針斜貫穿交錯的兩層筋膜,那樣會雖然使結構被打散,類似鬆解,但非歸正,效果不佳,其實細細觸診筋膜是可以知道是打散還是歸正的。(當然筋膜是無法完全替代經絡上的氣的流通,只能近似而已!)

另外一種分開筋膜讓針進入的辦法,是讓病人吸氣,由於肋骨的牽拉,全身筋膜會滑動,尤其是身體已經擺在對的位置,已經將筋膜「旋轉」在回去的路上,因此筋膜會讓開路給針尖滑入的,這是我認為的隨「吸」進針的原因。當你的針尖進入要針的位置內,遇阻力,要病人吸氣(用力吸氣到什麼程度,是情況而定,有時也非一次會開),針下可感覺筋膜逐漸滑動,直到攤開為止,這是個動態的過程,並非如開電燈開關一樣,啪一聲就立刻開了!所以針下要仔細感受,通常我稱這個為「打開穴位」。

行針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操作過程,有整個身體局部肢

體的勢要清楚,有局部針入時的問題要處理,有被動的處理(醫者的左手旋動挪移),有主動的處理(病人吸氣時的筋膜滑移),醫者在這整個過程中,是一直要清明觀照,不斷做各種極微細的動作,以相應配合,還要知道行針中病人整個體和局部的改變程度。

所以一般針灸一直在強調的「得氣」,老實說,我是一頭霧水,不知所云的。而認為針無效是因為選錯穴位,只要選對了,便像按對了開關,立即神效,這也是鬼扯,應是外行人說的。

上 面是純就針灸的象而言,若就氣而言,並非如此!以傷科手法來說,調骨的手法,就調筋的角度來說是不足的,因為調筋會用完全不同的方法,但不會違背調骨的原則。調筋膜的方法會和調筋完全不同,但不會違背調筋、調骨的原因,同樣調氣也會不同,但不會違反調筋膜的原則。但氣難論,質有象可依好談,依質也可以解決 很大多數的問題,或累積而致質變,一樣可以緩慢到達調氣的效果,學者宜由象下手,不易出錯,不宜由氣下手,依我所見絕大多數調氣者因無法由質驗證所做是否對錯或圓融,多流於想像,自己騙自己是很可惜的。

推拿] 談談傷科操作中的清明覺知---林两传医师

一天到一個學生的診所去逛逛,看見他的推拿師傅在處理病患,看得我目瞪口呆的。因為他手下的師傅們都是他自己訓練出來的,而且做的手法表面上看起來都和我教的一樣。

為 什麼我看的目瞪口呆的呢?雖然用的都是我的手法和想法,但是卻都似是而非,好像初學國語的外國人講話,好像是國語又聽不懂。這套手法單外表像是沒有用的,如果每個步驟不能將所要展開、攤平、歸位的組織結構確實做到,有時不僅沒有用,反而將原本有而尚堪用的平衡破壞了。因為將張力略分散雖有暫時的治療效果, 但時間略長終究是無用的。

我問學生為什麼他們做成這樣你都沒有糾正沒有盯緊呢?他答道所有的要點注意事項我都說了啊!將他數落了一頓後,我自己也在反省,到底問題出在哪裏?我們大腦知道和我們能做之間的落差為什麼會存在?在我教學的過程中也常遇見這個棘手的問題,要如何才較容易解決呢?

仔 細反省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動作和運動中使用肌肉的方式,

才能比較明瞭其間的差異。平時我們的動作都有一個明顯的目的,比如說拿起杯子喝水,拿起筷子夾花生,接一個拋過來的球,站在梯子上換天花板上的燈泡,端一碗滿滿的湯走路等,我們很清楚我這些動作的目的,在執行這些動作中,我們已經很習慣所有肌肉的使用細 節,而能輕易放心的去完成它的原因,在於我們所要對待或處理的對象是不會變的。比如說筷子不會忽然變短,茶杯不會變軟掉,燈泡不會忽然脹大縮小,碗裏的湯不會突然蒸發一半,拋過來的球不會在空中忽然加速或減速。意思是說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動作,在操作的過程之中,每個動態都是已經設計好了,我們可以去放心的 執行,其中的變數不多,裝燈泡變數在對準洞,端湯在手保持平穩腳走穩,夾花生在對準花生重心兩邊,接球在肌肉的運用速度,喝水就是計算到口的角度距離,只要考慮好其中的變數,我們就能放心的執行,因為其他如我前面所說的變數是不會出現的。

但 在我所教的傷科手法中,一直強調在操作中要有「清明直觀」的覺知,時時察覺到病人身上的所有變化,如此在治療時才能真正較有意義改變病人的結構。人身體的結構被筋膜的包裹,環環相扣,互相牽扯,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調整局部必須要隨時兼顧全身的動態,必須保持局部結構和全身

筋膜系統的平衡,於是我才發展出 藉弧的平衡張力而調整結構,如此才能保證系統張力平均,沒有硬擠壓而至筋膜滑移,使局部雖看起來較順卻整個系統歪垮的情況。

這 樣子的方法,在治療的過程中,病人的身體是不斷在改變的,而治療者在操作過程中,為了保持弧的圓順和張力的維持,是必須不斷的改變病人身體的整體姿勢,而治療者也必須一直改變體態和位置,以維持弧的張力和圓順。這樣子的方式並不同於前面所述的接球、端茶和夾花生。因為被操作的客體是一直變化不定的,為了要 維持我前面說的弧,操作者這個主體並不能一直維持著原先大腦所設定的肌肉操作程式,所以主客體是一直在變動互動中的。

在 傷科的操作手法裏,有所謂的剛性手法和柔性手法。在一般認定的剛性手法裏,使用的都是頓挫的力量去改變結構,而瞬間頓挫的力量,不論是擠按或牽引都是一種直線的力量,而由於我們身體從軀幹到四肢都是圓柱狀的結構,因此直線的牽引都會造成某種程度的筋膜滑移,也使得這種操作過程中的結構歸位,常只是筋膜滑移 代償下的假象,不是真正的歸位,也不能維持或建立一個新的運作平衡的(這個問題牽涉太過深廣和太多細節,當然不是可以全部如此一概而論的,

這裏做這種總結式的說法是有點過度化約的)。絕大多數的傷科醫者都使用這種剛性手法的原因是容易學,而容易學的原因是這種剛性手法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動作是很像的,像拋球,夾花生入口,是單一設定的動作,而在操作中,被操作者頗像是被嵌入燈座的燈泡(當然不能過用力否則會破),被夾拋入口的花生(也當然不能過用力否則會碎),僅有單一方向的瞬間的改變,而改變後就完成了這個局部的調整。因此而剛性手法入手較易是因為沒有違背我們使肢體的習慣。

而我所使用的手法,一般被稱做柔性手法,主要外在的區別在於沒有使用瞬間的頓挫之力,從頭到尾都是維持一貫的緩慢柔順牽引旋動,完全沒有瞬間加速,但卻能使被操作者的結構照著操作者所製造的張力弧(內陷或外凸),重組整個結構系統,並保持系統筋膜張力的一致性。在這個過程中,要讓被操作者維持著張力弧,是需要有三個點的支撐(兩點才能成線,三個點才能成體),才能讓病人在放鬆狀態下完成操作者所需要的姿勢,而隨著弧的加大過程(需完全伸展才能拆解結構並重組),支撐的點的位置必須不斷的挪移換位,而操作者的身體也必須隨之而動才能不斷的製造出維持張力弧的那三個點。因此這和日常動作不同之處在於整個操作過程,是一個不斷的在重新設定動作程式的過程,沒有任何兩個時間

點,操作者被操作者是維持在完全相同的狀態上的。

黃 易寫的小說「大唐雙龍傳」裏,描述的許多決鬥的場景就非常像我上面說的狀況。黃易不斷的重覆著這種描述:「寇仲一刀劈下,順著宛如天然渾成的弧線前進,但每個瞬間都在做微細的調整,每個瞬間刀鋒都在微細的改變著,隨著決鬥中兩人氣機的牽引而微細飄忽的前進,沒有任何一點勉強,但氣機卻又緊緊交纏著。」我一 直覺得書中寇仲的刀,像極了傷科醫者的手。因為這種隨時變化互動的主客關係,不同於一般日常生活中的動作習慣,所以難學些。

這 種手法不單只是改變動作的習慣,連對事物認知的心態都要有所改變。因為一般的動作都有一個單純的目的,把紙對摺整齊,把燈泡嵌入燈座,把腸薦關節旋正,把第三胸椎打開,而執行的過程就持著這個念,一定要完成,客體是沒有自主權的,沒有被尊重為一個有自主可變的有機體,只是一個不會變的被操作的棋子而已。剛 性手法某種程度就是在這種意念下被執行的,被操作的病人的軀體和肢體,就在醫者的意志下被執行著瞬間扳動、拉扯、扭轉著。肢體的結構瞬間達到醫者所要的狀況。

而 柔性手法,操作的醫者當然對於被操作的病人有想要改變的企圖,有想要達到的改變和重組的結構,但是對於醫者而言,這只是一種戰略的設定,在實際調整的過程中,戰術是不斷在調整的,隨著病人結構中粘連、僵緊程度不同,胖瘦不同,長短有異,而使用的方法也有不同的張力轉折和弧面大小。在調整個過程中,是須要充 分尊重病人身體,才能完成張力弧的製造的。而線的轉折扭曲是可以以外力強迫達成,但是一個各處張力相等的弧面,沒有尊重客體的內在結構條件,是無法以外力強迫其自然呈現的(尤其是在一個自由意志的病人身上)。 所以柔性手法的操作醫者是要引導病人進入我們所要的弧面系統,給他支撐點,讓他放鬆才能順勢展開弧面,這過程中主客體是要不斷配合,隨時做改變的,而操作者是有終極目標的,但在操作中不能有主觀意識強加在被操作者的身上,他有自己到達張力弧的路徑和方式,必須絕對尊重,因此在醫者在操作中,是要放空隨時去 感受那互動的。藉用金剛經中的話來說,治療中須「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借真諦說俗諦,知者不必譏笑!)。

所以在傷科中要有清明的覺知,對於肌肉的運作和思考方是須要拋棄原有的習慣,而這並非一蹴可及的,另外在心念上要拋棄動作中的我執,拋棄我立刻要它變成如何的想法,耐

心靜觀等候下一刻的變化,接受並因應,如此才能在動作中,時時保持清明,看見病人身體上所有的病化。

用急速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表时间: 2000年全国第五届中医外治疗法研讨会交流论文 王钧 【摘要】谨以此篇献给广大的该病患者及关心他们的朋友们!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痹症的范围,杏林先辈早就有用正骨治该症的经验,发展到康拜玉先生时,中医正骨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峰,可其传世之作甚少(只有五部,且散落不全),恩师牧云仙子有幸得其大作,在自己祖传正骨的基础上结合康拜玉的正骨经验,历经50余年的钻研、摸索,在理论上对康拜玉的正骨技术有相当大发展提高,在临床上治愈了许许多多的椎间盘突出患者及其他骨科疑难杂症,在方法上简单、安全、实用、经济,是值得推广的一项妙法。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急速复位法,棘突 1、临床资料 在已有CT记录的660例病案中,男510例、女150例,L4-5占70%,L5-S1占80%,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78岁,病程最短的1个月,最长的38年,有外伤史450例,风寒史的390例,余者不详。 2、操作方法

2.1:体位 患者俯卧位。双手后背放于身体两侧,使肌内尽量放松,便于施术者检查和操作。

2.2:施术者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齐,放腰椎棘突两侧缘,查出五个腰椎棘突,是否偏歪或向后微凸。

2.3:复查 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沿腰椎棘突的两侧边缘上下滑动进一步确准患病椎体的棘突。

2.4:按摩3-5分钟在腰痛点及偏歪棘突的两侧及上下椎体棘突的间隙进行点穴止痛,进一步使腰肌放松。

2.5:手法 以棘突正后凸(即椎间盘中心突出者)为例: 术者以左手鱼际掌根部扣住突出的椎间盘上一椎体棘突的下缘,右手的鱼际叠加在左手的鱼际部手背面,左右旋转约25的角,进一步扣紧棘突,然后右手用约15kg的力,以15的角(该椎体生理水平面为准)向前瞬间用力,急速复位,这时常可听到弹响声及感觉手下椎体向前滑动,然后检查棘突是否平正(和上下棘相比),如平正,即告成功。 3、术后病者带腰围(自制)3-4星期,睡板床,不能侧卧,第一星期不要进行体力劳动。服药:三七伤药片,VB1,家传生骨汤一个月。 手法后病人大都感觉体征减轻或患病腰腿部有发热之感,也有的感觉疼痛等比术前加重,这说明患者病程太长,手法后患者的瘀血、炎症对神经的刺激较重一些,这时要针对性的加服一些消炎之药,必要时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