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龚贤《挂壁飞泉图》

 百了无恨 2017-01-07
​       龚贤(1618—1689)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市),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入清隐居不出,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与清初著名诗书画家吕潜并称“天下二半”(龚贤,字半千;吕潜,号半隐)。工诗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体。著有《香草堂集》。


  《挂壁飞泉图》为龚贤山水画巨制。绘崇山峻岭间,树木繁盛,一道飞瀑从山崖间跌落。作者以焦墨层层积染,绵密厚重,风标独特。构图威严,画格寂静、空旷,禅意浓厚,属龚贤画作精品。右上角作者自题七言诗一首。

  龚贤是明代的一位遗民画家,他在明清绘画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位居“金陵八家”之首。这位画家极为擅长于用墨,笔触既稳重又沉着,秃笔和尖笔交替使用,秃笔圆润苍劲,勾勒房屋、刻画画树干、皴擦点染,力道苍劲,我们从他的画面中就能非常清楚的看到,他笔下的树干、房屋、等等在用笔上都非常有力度,线条结实、稳重,龚贤的画虽不用泼墨但却更有一番烟润淋漓的味道。画中远处的山似乎和天际的烟云围绕在一起,近处的景色厚重朴实,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近实远虚的效果。总结他的山水画是非常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其中的一个最为突出特点是——静的意境。这种静是画家自身所带的一种独特的气质,是兼济天下的胸怀,却郁郁不得志,在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下,只得对世俗不闻不问,无奈将自己的所有情怀抒发在自己的画中。龚贤的山水画风格特点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即洗练而宁静的“白龚”时期,苍秀而虚静的“灰龚”时期,浑沦而静穆的“黑龚”时期。这三个时期都包涵了一个“静”字,所不同的是各时期对静阐释有所侧重。他的这一风格特点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一是他所处的江南独特的地理环境;二是继承师法古人的绘画传统;三是他有着独特的身世,不平凡的经历,孤傲的性格塑造了其超凡的精神境界。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他的山水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点,画面上呈现了一种静的意境美。
纸本 立轴 水墨 273x99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款识:挂壁飞泉同夜月,月光来处四窗虚。山中满地白云湿,不是楼台不可居。半亩龚贤题。


绘群山环抱,山峰巍峨,山石圆润厚重,山中树木成林,山腰处一道飞瀑倾泻而下,气势雄伟磅礴,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之壮观;数座亭台楼阁隐现,在此观景听瀑,实乃世外桃园般的生活享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