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贔屭鎮紙(厭文化之一)

 鬼脸冰山 2017-01-08

收藏:贔屭鎮紙(厭文化之一)(原创)

贔屭鎮紙(厭文化之一)

鎮紙,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壓紙的文玩用具。在古代文玩用具中這一類的器具,造型多,材料豐富,是文房用具中的一個大家族。從“鎮紙”這個偏正詞中我們可以知道,有紙張之後才有了鎮紙這一詞語。估計人們在使用紙書寫的這一過程中,產生許多不便,例如紙輕,風吹易跑,有時容易起皺等等,人們才需要壓紙的工具——鎮紙。人們管壓紙的器具叫鎮紙可能跟我們先人的生活習慣有關,從《楚辭·九歌·湘夫人》載有:“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我們可以知道,古代在這裏管壓席的白玉為鎮。而這個有時會卷起來的席子確實需要用東西壓住才會平整,也許紙張跟席子有些類似,兩者都要用東西壓才能較好的被定住,人們自然就管壓紙的文房用具叫鎮紙。《周禮·春官·天府》:“凡國之玉鎮大寶器藏焉。”這裏的“玉鎮”猶如我們平時說的鎮國之寶一樣,有避邪吉祥使天下安定的含意。這樣看來鎮紙還有祝福寫文章之人吉祥如意,能以文定天下的寓意在裏面,激勵讀書人能如《史記·高祖本紀》中所載的一樣,能“鎮國家,撫百姓”。

在我國古代“鎮”還是一種文化習慣,這跟“壓”有關,《廣雅》曰:“厭,鎮也”,由此可見有時候“壓”和“鎮”說的是一回事。《史記·高祖本紀》:“秦始皇帝常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因東遊以厭之。”在秦漢以前中國人迷信,認為運用相克或驅避方法能鎮住、制服他人、邪惡或可能出現的災害,並管這叫做“鎮”或“厭”,在這裏秦始皇就利用自己是“真龍天子”去厭一厭“東南天子氣”,以祈能夠驅散“東南天子氣”,不要讓它變成事實,以使大秦江山千秋穩固。古代還有一種專門用咒語或符咒來制服對方的形式,通常老百姓管這種形式叫做“厭勝”。後來的“厭勝錢”就是這種文化習慣傳承的一種具體表達。《說文》:“厭,笮也。”清 段玉裁先生認為:“此義今人字作壓,乃古今字之殊。”因此,“厭勝”也叫“壓勝”,“厭勝錢”也叫“壓勝錢”。通常情況下一個民族,她只要能夠在歷史長河中傳承下去,她的有些傳統習慣就好像有慣性一樣也基本能夠傳承下去,只是由於後來認識上的進步或其他原因,她的這些習慣有時可能會做形式上的改變,但她還是會以一定的形式存在于平時的生活中。鎮紙這個詞語的出現,當然離不開紙張的發明,由於古人把文章提升到人生中很高很高的高度,認為它是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之中的立言,但是在後世中真正能夠流傳下來的不朽文章又少之又少,而且在古代寫文章不像我們今天這麼隨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書寫格式,實際上是天道人倫思想的間接體現;平時說這是經緯,是書寫的法度,實質背後折射出的也是一種禮制,在平時不自覺中強化人們尊上(指等級思想)尊天的傳統思維習慣,只是我們日用而不罷了。人們就想為什麼有的人文章能夠寫得很陽光,有的人卻不能呢?自然人們就會聯繫到這裏面是不是也有什麼“邪”?而書寫的這個“寫”字恰巧又與“邪”字諧音,那麼拿個東西“壓”一下紙張,紙張安定下來,不就便於書寫了,不就也能提高自己的書寫水準嗎?因此這個鎮紙出現的背後或許或多或少還與這個傳統的“鎮”的文化習慣有些關聯。

也許是中國百姓對玉情有獨鐘,也可能是千百年來,玉都是尊貴的象徵有關。明文震亨在他的《長物志圖說》中也認為“鎮紙,玉者有古玉兔、玉牛、玉馬、玉鹿、玉羊、玉蟾蜍、蹲虎、辟邪、子母璃諸式,最古雅。”我以為文震亨老先生認為玉鎮紙“最古雅”,可能還跟傳統的“物以稀以貴”的習慣思維有關,在這裏的“物”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因為不但玉石是比較稀有,而且用玉的人在傳統的社會中,他還是社會地位比較高的稀有人群。物因人而貴,人因物而富,相互相承,相得益彰。再由於從甲骨文到民國甚至是六十年代的從上到下的書寫特點,形成中國人特有的幾千年甚至上萬年來以來眼光“向上”的思維習慣,家長制的出現只是這種思維習慣諸多形式的一種詮釋。有了這種思維慣性,在中國,只要是傳統社會上層有一個優秀的品德,那麼她就能夠使中國社會千年受益,玉文明傳統能夠在幾千年中得到繼承和發揚就說明了這一點。由於平時缺少平行的思維,有時候處於下位的人喊破喉嚨,還頂不上處於上位的人一句。這種大腦思維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只要有單元的中樞失控,由於缺少制衡,這個單元系統必然就會引起動盪。難能可貴的是通過新中國幾十年來,從左到右平行書寫習慣的推廣,正在使越來越多的人樹立起了平行思維,就像玉石一樣得以進入了尋常百姓家。但是這種思維的形成,如果是以犧牲中華五千年的書寫習慣為代價,未免代價也太大了。不要說玉歷來是皇家重器,僅從這種尚上的文化觀中來看,文震亨老先生把這些玉鎮紙看成是“最古雅”,也是非常有道理的。當然我們不能就此認為中華大地上沒有比文震亨老先生所見到的玉鎮紙更古雅的了,由於歷史的原因,無論誰也不可能見到所有“最古雅”的玉鎮紙,並把它們一一都羅列出來。要想見到更古雅的玉鎮紙,這就需要大家去挖掘。比如說筆者手上就有一件文震亨老先生沒有提到過的贔屭鎮紙,說贔屭大家可能比較陌生,如果叫他“龍龜”,我看大家應該都會明白。這只龍龜與其他龍龜一樣,頭是龍,身是龜,背上還有一隻可愛的小烏龜,帶皮翡翠構造,雕刻者把帶黃的皮色雕刻成龍頭和靈芝紋,整體使人感覺處理的特別到位,水靈靈的龜背長有許多帶翠的綠毛,估計人見人愛(如圖)。“龍”諧音“榮”等,“龜”諧音“貴”等,結合起來就體現了“父榮子貴”的思想,當然還有其他的例如“榮歸”等理解。龍龜是龍和靈龜的化身,龍在古代象徵著權力,龜象徵著長壽。明楊慎《升庵外集》:“傳說龍生九子,龍不成龍各有所好:一曰贔屭形似龜,好負重,今石碑下龜趺是也。”據說北京的紫禁城門口就安置了一對龍龜坐鎮。

自古人生多歧路,短暫的人生大多時候都在迷茫中度過,等他將明白道理的時候人也老了,誰也不可倒過來活!因此趨吉避凶是絕大多數人想要的生活結果,我們用不著因為今天科學的發展就理直氣壯地嘲笑古人,古人希望風水或什麼東西能辟邪、制煞、化沖、解厄、鎮宅、招財、聚財等等,那只是古人對美好生活願望“錯愛”的一種表達,龍龜的出現就是這種生活願望的一種體現,只不過當時被特定人群所壟斷罷了。對龍龜的起源,大家都做過很多的探究,在這裏為我也提出一種不誠之見,不足之處希望大家指正。甲骨文中有關動物的字,如馬、豬、象、鼠、龜等字都是象形字,書寫時都把頭部作為整體寫在上面,也就是做從上往下寫,就這個習慣,我推測龍龜的造型中,從卦理上來解龍頭應該是代表龍為上卦,龜身應該代表龜為下卦;震為雷為龍因此上卦為震,離為電為龜因此下卦為離卦,上下結合為豐卦的卦象。象曰:“雷電皆至,豐。”天上的龍之威為雷和電,現在雷電都具備了,說明龍的威風已經達到了極致。龍的威達到極盛跟“豐”又有什麼關係呢?“民可載舟也可覆舟”,只是道出了老百姓和統治者的關係,絕大多數人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統治者也一樣,因此這個比喻缺乏操作性,大多數人也就是掛在嘴邊,念念而已。我們古代的統治者在隱晦中明白,老百姓就如統治者的血液,只有統治者和老百姓能夠上下互動起來,君唱民和,才能夠君威天下,否則,就會成為孤家寡人,就會虛脫。舟再大,沒了水也白搭。近代印度聖雄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就是看到了老百姓是統治者的血液的關係,才會取得勝利。古時比較開明君王想不被人民拋棄,就儘量做到的德行廣被,使天下百姓能夠過上好日子,此時君王才會有雷霆之威,因此古人才把“雷電皆至”與有了收穫之“豐”聯繫在一起。彖曰:“日中則昃,月盈則食”, 盛極必衰,就像太陽到日中就會偏西,月亮滿圓之後就會出現月缺的道理一樣,君王在百姓豐收天下太平之後,必須警惕樂極生悲。賢明的君王應當積極求發展,創造財富,使天下繼續分享豐衣足食的生活,同時也應該懂得盛大之下,積累起來的矛盾容易被掩蓋,對局勢的判斷容易迷失,必須居安思危。這個時候怎麼辦呢?象曰:“君子以折獄致刑”,說得是對一個人的判刑必須建立在認真仔細的案審基礎之上,實際上也就是我們今天說得做事要親自調查研究,甘當小學生,要實事求是,才能夠對事做出準確的判斷,才不會有冤家錯案。另外從彖曰:“‘王假之’,尚大也”等詞句製造出的語境中我們好像也能感受到豐卦與君王的關係,不知道龍龜受君王的喜歡,其中是不是也含有這一層的含義在裏頭。經過這樣之後,估計當鎮紙作為文化進入你的血液之後,必然會滋養著你的身體。

鎮紙作為中國千年的文化用具,一般情況下時間越早,鎮紙的種類越多,樣式受約束也較少,龍龜鎮紙就是早期樣式的一種體現。當鎮紙的形狀發展到鎮尺時,鎮紙的形態基本上就很少發生改變。當經濟富裕的人們回頭再回顧這段歷史的時候,肯定會被鎮紙的魅力所吸引,說不定那時的你對隱藏在鎮紙之中的秘密有更多的發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