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味防己黄芪汤膜性肾病

 柴桂苓 2017-01-10
临床症状:身重或身肿,头重如裹,乏力,易汗,恶寒发热,肢体困重,关节酸痛,小便不利,大便溏,舌苔白腻,脉浮。


生黄芪,汉防己,白术,茯苓,生甘草,生薏苡仁,苏叶
①伴血瘀证者,合当归芍药散加减:当归,赤芍,白芍,川芎等。
②伴阴虚火旺证者,合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丹皮等。
③伴脾虚腹泻者,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白扁豆,陈皮,山药,莲子肉等。
④伴肝郁气滞者,合逍遥散加减:当归,白芍,柴胡,薄荷,生姜等。
⑤伴湿热较重者,合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法半夏,竹茹,陈皮,枳壳,生甘草等

血浆白蛋白低于309/L,且水肿明显者,每周两次配合服用黄芪鲤鱼汤方( 生黄芪30g、赤小豆30g、莲子肉30g、冬瓜皮30g、砂仁10 g)



汉防己善祛风湿,味苦性寒,可行经脉,通腠理,利小便,消水肿;生黄芪入肺脾二经以补气固表,“ 为补气诸药之最” ( 《本草求真》) ,兼可利尿消肿,与防己共为君药。白术甘苦温,补气健脾祛湿,既助防己祛湿行水之功用,又增黄芪益气固表之效力;茯苓甘淡平,健脾利水,进而渗湿;生薏苡仁清热利湿健脾;苏叶辛温,归肺脾经,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之效,李东垣称之风药,认为“ 诸风药皆是风能胜湿也” ,配伍于该方,以达舒展阳气,疏理气机;生甘草味甘,可益气补脾,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祛风利水之功。



1)不典型膜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 脾气虚兼夹风水证
李某,男,35岁,2013年7月首诊。患者于半年前感冒后出现眼睑浮肿,就诊于当地县医院,检查发现尿蛋白( 3+) ,未予重视及治疗。1月后,双下肢进行性水肿,于当地省级医院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6.936g;遂住院治疗,进一步检查生化示:ALT138.1U/L,GGT85.2U/L,TP42g/L,ALB29.5g/L,Scr130μm ol /L;血脂:Tch11.59m m ol /L,TG4.99m m ol /L。经肾穿刺后病理回报示:不典型膜性肾病。该院予足量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1年后,患者尿蛋白未有明显减少,对治疗已逐渐丧失信心。为寻求中医治疗,患者至我科就诊,症见:体形肥胖,乏力,纳稍差、餐后胃胀,时有头晕,咽干,眠可,双下肢中度可凹
形水肿,小便多泡沫,大便日1行。舌质淡暗苔薄白腻,脉浮虚。辨证属气虚兼夹风水,治以益气祛风健脾利水,方选加味防己黄芪汤:
生黄芪30g、汉防己20g、生白术15g、生姜10g、法半夏6g、炙甘草6g、党参15g、砂仁6g、银花20g、大腹皮15g、生山楂20g
服上方加减治疗1月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但尿中蛋白仍未明显减少,此时患者已重拾信心,坚持要求继服中药。2个月后,患者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至1.2g,血白蛋白升至40g/L。期间逐步撤减激素,患者注意规律作息及饮食,服药1年来,患者从未感冒。自2014年10月至今,患者尿蛋白持续阴性,尿中仅存在少许微量白蛋白,体重亦明显减轻,现已停服中药。
按):膜性肾病IgG 亚型进行研究,发现不典型膜性肾病免疫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相似。本案中患者经足量应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仍不显效,当地医院建议应用环孢素治疗,患者拒绝后寻求中医治疗。予加味防己黄芪汤治疗,该方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为治疗气虚之风水、风湿证的有效方剂。在《金匮要略》中,防己黄芪汤为治疗“ 风水”及“ 风湿” 而设,但原方中仅防己、生姜可直接祛除水湿之邪,其余药物大部分为健脾之品,因水湿所由生成,皆因中焦之气不足所致,故治疗首当益气健脾,脾健则湿自下行。在初始服药的1月中,患者虽症状好转,但化验指标未见明显下降,但经继续治疗后终获全功,提示在I晦证中,有时亦需守方治疗,尤其对待 较难治的慢性疾病。本案中看似未有应用入肾之品,但正如《本草求真》中所言,治病用药,须当分其脏腑,但未可尽拘,如药既入于肺者,未有不入于心等。因用药切中病机,故最终疾病痊愈。

2)Ⅰ期膜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 脾胃气虚,水湿蕴表证
刘某,男,50岁,2013年4月首诊。患者于2010年9月无明显诱因剧烈运动后出现双下肢水肿,检查发现尿蛋白( 2+) ,就诊于当地医院,复查示:24小时尿蛋白定量7.34g;血生化:总蛋白55g/L,白蛋白21g/L,TCH6.26m m ol /L,T63.91m m ol /L。至×医院就诊,行肾穿刺后病理回报:Ⅰ期膜性肾病。给予足量激素治疗后尿蛋白转阴。2013年3月患者行疝气手术后,再次出现双下肢水肿,至我科就诊,查血生化:白蛋白25.6g/L,TCH
6.67m m ol /L,TG1.25m m ol /L;
24小时尿蛋白定量5.637g。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余,服用福辛普利钠片l O m gqd,血压控制尚可。初诊时症见:乏力,双下肢重度可凹性水肿,口干不欲饮,汗出较多,视物模糊,大便日1行。舌质淡红苔薄白润,脉弦滑无力。中医辨证属脾胃气虚水湿蕴表,治以益气健脾宣散表湿,方选加味防己黄芪汤:
防己15g、生黄芪30g、生白术20g、党参15g、防风10g、生甘草10g、生薏仁20g、赤白芍各15g、车前草15g、木瓜30g、紫苏叶15g、青葙子10g、生姜10g、泽泻15g
服药2月余后,患者尿蛋白逐渐开始减少,2013年底复查发现血浆白蛋白升至30g/L,尿蛋白定量减少至1.14g/d。患者水肿基本消退,汗出明显减少,仅表现轻微乏力、大便溏薄等症状,舌脉同前。经上方治疗后,在表之水湿之邪己基本祛除,调整选方为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木香6g、砂仁6g、法半夏10 g、陈皮10 g、党参15g、茯苓20g、炙甘草6g、苍白术各15g、穿山龙30g、沙苑子15g、杜仲20g、当归15g、川芎10g
服用该方治疗后,患者气虚症状逐渐改善,尿中蛋白情况亦逐渐好转。自2014年11月至目前为止,患者尿蛋白定量稳定在0.2g/d左右,血浆白蛋白已 升至41g/L。
按):本例患者存在大量蛋白尿,血压水平较高,属于较高危人群,依医院提出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方案,应立即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首选激素联合环磷酰胺。该患者除中药外仅服用降压药物,显示了中药在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根据疾病所处不同阶段,及时调整选方用药是治疗有效的关键所在,水肿较明显时期,“ 邪气盛” 为首当解决矛盾,故在稍佐益气基础上加大利水之力,待水肿逐渐消除,则气虚之象显露无疑,故选用香砂六君子汤以图缓功,该方看似平淡无奇,实乃恢复中焦化源不二之方,本方皆中和之品,故日君子,服药后气足脾运,饮食倍进,则余脏受荫,而色泽身强,大病告瘥。

3)Ⅰ—Ⅱ期膜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脾胃气虚,风热上扰证
王某,男,17岁,2013年1月初诊。患者于2012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浮肿,11月于我科住院。住院后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4.5g;生化:ALB24g/L,TP39g/L,TCH
14m m ο1/L,TG2.7m m ol /L,Scr
71μm ol /L。诊断为“ 肾病综合征” 。患者于外院行肾穿刺术后病理诊断为:Ⅰ—Ⅱ期膜性肾病,该院予甲泼尼龙片48m gQ d联合吗替麦考酚酯0.5gTi d口服,治疗2个月后未见明显改善。患者再次至我科门诊服用中药治疗。症见:双下肢重度浮肿,乏力,面部多痤疮,纳可,大便调。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细。辩证属脾胃气虚风热上扰,方选加味防己黄芪汤:
生黄芪15g、生白术15g、防己15g、茯苓20g、陈皮10g、生苡仁20g、车前子10g、蒲公英15g、连翘12g、荷叶15g、当归12g、川芎10g
考虑患者水肿明显,同时配合黄芪鲤鱼汤以提升血浆白蛋白水平,并兼可利尿消水肿:生黄芪20g、莲子肉30g、赤小豆30g、砂仁10g、冬瓜皮15g与鲤鱼同煎,待鱼熟汤成,去滓,食肉饮汤,每周2次。2014年12月复查发现24小时尿蛋白定量1.96g,ALB41.9g/L。患者就诊时诉水肿明显减轻,时有手颤。纳食可,大便调,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调整用药如下: 生黄芪15g、生白术20g、防己20g、茯苓20g、当归30g、白芍15g、川芎10g、荷叶15g、生地30g、山萸肉15g、蝉蜕6g
调整为上方服用1月后,患者诉手颤症状消失,自觉尚可,偶有大便黏腻,天气变化时易招致感冒。舌质淡红苔白,脉沉。复查示:24hPRO0.57g:ALB40.4g/L,TCH4.5m m ol /L。与前方加银花、苏叶、萆薢,药物如下:
生黄芪15g、生白术20g、防己20g、茯苓20g、当归30g、白芍15g、川芎10g、荷叶15g、生地30g、山萸肉15g、蝉蜕6g、银花30g、苏叶20g、萆薢20g
因上学课业繁重,患者自行服用上方治疗2月后复诊,诉服药期间从未感冒,自觉无明显不适,面部痤疮基本消失,水肿明显减轻。患者服用中药期间,激素及吗替麦考酚酯逐渐撤减,复查至今,患者尿蛋白稳定在0.2g/d以下,血浆白蛋白已升至47g/L,且目前极少感冒,学习、生活无影响。
按):本案中患者服用足量激素及骁悉的同时配合中药汤剂,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未见反复并成功撤减激素,且诸多不适症状亦明显缓解。主方防己黄芪汤外可驱散在表之水湿,内可顾护脾胃之正气,益气祛湿,两擅其能,该方一般适应人群具有腠理松散,皮肤较软的特征,在应用时可适当加大益气药物之量。在治疗中,遵循前贤“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的论述,加生薏仁、车前子以渗湿于下,与叶天士在治疗湿热病时提出的“ 或渗湿于热外” 不谋而合;连翘、公英清利上焦浮热,且用量较小,不会伤伐胃气;荷叶、蝉蜕、苏叶轻清上浮,引领清气上升则浊气自可下降;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防止血栓形成;绵萆薢可化浊于中,且《本草求真》认为本药不仅有逐水之功,更能摄精,如此则湿热除而精自不走泄,对于预防尿中蛋白的流失亦有益处。古人对于鲤鱼在治疗水肿方面的论述颇多,如《本草纲目》即有以大鲤鱼一尾,赤小豆一升治疗水肿的记载。黄芪鲤鱼汤为我科经验用方,益气利水与鲤鱼同煎,对治疗低蛋白血症所导致水肿具有较好疗效。

4)Ⅰ期膜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湿热中阻,脾气虚兼风水证
杨某,女,48岁。2013年3月首诊。患者2012年底无明显诱因出现尿中泡 沫增多,未予重视。2013年3月初于我院就诊,检查发现尿蛋白定量5.3g/d;生化:TP51.4m m ol /L,ALB25.7g/L,Scr64μm ol /L,U A450μm ol /L;血脂:TCH13.87m m 01/L,TG1.4m ol /L。建议患者入院治疗,住院后行肾活检穿刺术,术后病理回报示:Ⅰ期膜性肾病。考虑该患者整体状况尚可,决定暂不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目前主症:双下肢重度浮肿、右侧尤为明显,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纳差,口不渴,大便可。舌质淡苔薄微腻,边有齿痕,脉沉滑细。辩证为湿热中阻胃失和降,治以清热化湿和胃止痛,方选黄连温胆汤加减:
黄连6g、竹茹10g、枳壳12g、姜半夏10g、
陈皮6g、茯苓30g、生姜6g、生甘草10g、
冬瓜皮30g、生白术15g
患者服用上方治疗7日后,胃部不适症状明显缓解,自诉“ 发病后从未如此舒适” ,水肿减轻,其他不适感亦部分缓解。患者自行于当地按照原方服药2周后来京复诊,观察其面色明显红润,水肿消除大半,纳食明显增加,诸症好转。检查尿蛋白定量3.5g/d;生化:ALB33.8g/L,U h420μm ol /L。患者诉劳累后易下肢水肿,稍有乏力,汗出,无其它明显不适感。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软。
予祛风利水之加味防己黄芪汤:
生黄芪30g、生白术10g、防己20g、当归30g、白芍15g、生苡仁30g、茯苓30g、荷叶15g、穿山龙30g、芡实20g
服用上方加减2月后,患者尿蛋白定量减至1.66g/d。患者诉水肿消失,劳
累后也仅仅轻微下肢水肿,无其他不适症状。复间断服药3月后,患者尿蛋白维持在0.8g/d以下,血浆白蛋白在40g/L左右。该患者坚持服用中药治疗,疗效确切,症状改善显著,现已正常工作。
按):本案中患者初始表现为一派胃部不适之象,以恶心、呕吐为主症,因湿热阻于中焦,胃失通降,纳食减少,故恶心、呕吐明显,方选清热利湿之黄连温胆汤加减,暂时止呕治疗。待体内胃气得降,中焦气机运行如常,则恶心、呕吐等不适立减。再以加味防己黄芪汤以祛风利水而收获全功。在治疗的初始阶段,患者虽为本虚,但湿热之邪盘踞三焦,故祛除弥漫邪气为治疗关键所在,黄连温胆汤在温胆汤之“ 分消走泄” 基础上,另加少许黄连以清利中焦湿热,待邪气祛 除则病轻而易治,体现了余师在治疗复杂疾病时标本分明的特点。本案体现了遵循缓急之法的治病特色,先治急证,待患者最为痛苦症状缓解后则信心大增,更加积极配合治疗,相对尿中蛋白的流失,水肿更为易治,故先消水肿后涩蛋白成为宝贵经验,值得我辈后学深思。

5)Ⅱ期膜性肾病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脾肾气虚,湿阻血瘀证
张某,男,53岁。患者2011年1月饮酒后出现小便泡沫增多,自服清热类中成药治疗1周后缓解,同年6月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腰膝酸软,于××中心医院就诊,检查发现:24hPRO7.347g:生化:ALB21.10g/L,Scr60.80μm ol /L;血脂:TG8.81m mol/L,TCH10.20m m ol /L。行肾穿后病理回报:Ⅱ期膜性肾病。予醋酸泼尼松片60m gO d联合环磷酰胺治疗( 环磷酰胺每月静点0.8g) ,执行上述治疗方案3周后,患者尿中蛋白下降至1.4g/d,故于服用激素45天后开始撤减激素,每隔45天减激素1片,在服用激素减量至20m gQ d时,患者尿蛋白再次升至6.8g/d。此后患者病情反复数次,基本每次减撤激素至25m gO d时则病情加重。当地医院建议寻求中医治疗,故患者于2013年6月至我院就诊。首诊时症见:乏力,腰酸、双下肢中度可凹性水肿,时有咳嗽、无痰,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淡暗苔略黄腻,脉沉。检查发现尿蛋白定量6.4g/d;生化:ALB22.10g/L,Scr78.2μm ol /L:目前仍在服用激素20m gQ d,中医辨证属脾肾气虚湿阻血瘀,治以健脾益肾利湿化瘀,方选加味防己黄芪汤:
生黄芪30g、防己20g、生苡仁30g、生白术15g、茯苓20g、绵萆薢20g、当归30g、
紫苏叶15g、川芎10g、荷叶15g、菟丝子15g
配合经验用方一黄芪鲤鱼汤方。赤白芍各15g、续断20g
服用上方治疗3周后,患者尿量明显增加,最多时尿量可达5000m l /d,自感精神较以往明显好转,咳嗽好转,未行相关检查,诉尿中泡沫明显减少。时有腰部酸困之感,体力尚可,双下肢轻度水肿。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沉细。调整用药如下:
生黄芪30g、生白术20g、防己20g、生薏仁30g、续断20g、丹皮15g、茯苓30g、苏叶15g、 荷叶15g、蝉蜕10g、蜂房10g、穿山龙30g、石韦20g、莲子须10g
服用上方1月余后,患者腰部酸困明显缓解,双下肢水肿基本消失。舌质淡红苔白稍腻,脉沉细。复查血浆白蛋白升至.31.5g/L。调整用药如下:
生黄芪20g、生白术15g、防己15g、生苡仁20g、莲须10g、苏叶10g、蜂房10g、穿山龙30g、萆薢20g、石韦10g、当归30g、白芍30g、川牛膝15g
服用该方1月后,患者病情渐趋平稳,尿中蛋白逐渐减少。遂于上方加减服用半年,未行较大调整,半年来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双下肢未见水肿。2014年3月复诊时发现尿蛋白减少至0.4g/d,血浆白蛋白升至40.2g/L,血肌酐仍在正常范围。
按):患者应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初始治疗有效,在激素撤减过程中病情反复数次,符合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激素依赖型,对于此类疾病,西医治疗难度较大,故在病情难以控制情况下寻求中医治疗。通过审症求因,予加味防己黄芪汤治疗,最终尿中蛋白逐渐消失,血浆白蛋白上升,症状亦明显改善。在《金匮要略》中列举了4种加减方法,在《医方集解》中亦有加减数法:“ 热肿加黄芩,寒多掣痛加姜、桂,湿盛加茯苓、苍术,气满坚痛加陈皮、枳壳、苏叶” ,临证时可供参考。西医诸多理论可为我所用,但选方坚决不可西化,例如本案中患者血浆白蛋白较低,处于高凝状态,故加赤芍、川芎、当归、川牛膝等物以活血化瘀;《药性论》言菟丝子“ 能治男子女人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痛膝冷” ,言续断“ 主绝伤,去诸温毒,能宣通经脉” ,两药合用以温肾益精强筋健骨;《本草纲目》载莲须可“ 清心通肾,固精气” ,故选莲须、穿山龙以固涩精微:稍佐石韦以清利湿邪郁久而化生之热。

6)Ⅱ期膜性肾病脾肾气虚,兼有风湿证
宋某,女,29岁。2012年4月首诊。患者于2012年3月初着凉后出现发热,小便颜色加深,就诊于北京×医院检查尿液,发现尿蛋白( 2+) ,尿红细胞80/uL。进一步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3.74g;生化:Scr56μm ol/L,ALB37g/L:
行肾穿刺术后病理回报:Ⅰ—Ⅱ期膜性肾病;医院建议加用激素及免疫抑制 剂。患者因有生育需要而拒绝使用。经降压、控制饮食等治疗方案后,患者尿中蛋白未见明显下降,初次就诊症见:乏力,腰酸痛,时有手抖,纳可,眠可,二便可,双下肢中度可凹性水肿。舌质淡苔白,脉浮。中医辨证属脾肾气虚,兼有风湿。治以健脾利湿,方选防己黄芪汤合防己茯苓汤加减:
生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2g、土茯苓20g、生甘草10g、汉防己20g、桂枝10g、生苡仁30g、苏叶15g、荷叶10g、蝉衣10 g、金银花20g、续断20g、菟丝子30g
服用上方治疗10天后,患者水肿改善,腰痛亦明显减轻。复查尿中蛋白未明显减少。继续服用上方1个月,尿蛋白逐渐减少。2013年1月尿蛋白降至1g/d以下。2013年2月就诊,主要症状为:乏力,腰酸软,双下肢无明显水肿,自
诉心情抑郁,纳可,眠差,大便不畅,月经不调,量少色黯。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浮弦。调整选方为防己黄芪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减:
生黄芪30g、党参15g、茯苓20g、炒白术12g、生甘草10 g、汉防己20g、生苡仁30g、丹皮12g、栀子10g、当归15g、白芍15g、柴胡10g、苏叶15g、荷叶10g、菟丝子30g、续断20g
上方随证加减6月余,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0.118g,血浆白蛋白41g/L,血肌酐85μm ol /L,其后多次复查均提示尿检(一),并于2014年8月顺利生产。
按):防己茯苓汤出自《金匮要略》:“ 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已茯苓汤主之。” 该方主要病机为“ 水气郁于荣卫” 之证,然水郁因于中焦化源不足,故本案中在应用四君子补益脾胃之气基础上应用祛水之剂。该患者时有手抖之症,结合舌脉分析,辨证属水湿浸淫肌肤肢体所致。俾中焦之气旺盛,则水自可行。尤在泾认为“ 皮中水气,浸淫四末,而壅遏卫气,气水相逐,则四肢聂聂动也” 。防己茯苓茯苓汤临床上主要治疗皮水,防
己茯苓汤主要治疗皮水,二者往往难以鉴别,故常合而为用。经治疗后患者手抖症状消失,因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心情抑郁难以排解,结合舌脉,已有气郁化火 之象,故在防己黄芪汤的基础上加入丹栀逍遥散,在健脾祛湿的基础上结合疏肝解郁,切中本案病机,故药后症状及指标均改善明显,且成功分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