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话】上海古城墙(上)

 RK588 2017-01-10
2016-01-17 上海黄浦



清同治年间上海县城图


中国古代的城池绝大多数是有城墙的,上海也不例外。然而,上海从南宋形成镇,元初设立县,至明朝中叶,大约300年间并没有建筑城墙。上海地区地势平坦,一旦遭遇外敌进犯,则无险可守。上海城墙是上海人民反倭寇侵扰的历史产物,其位置在今人民路和中华路一线。

上海古城墙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4至6月,倭寇连续5次从海上入侵上海,烧杀掠抢。据万历县志记载,“杀歼兵民甚众,纵火焚庐舍及县署,邑里为墟”。面对严峻的形势,上海民众决意建筑城墙抵御倭寇。当时任光禄寺卿的上海人顾从礼上奏朝廷,主张迅速“开筑城垣,以为经久可守之计”。松江知府方廉也表示,不筑城墙等于把百姓送交盗贼。经朝廷批准,方廉下令征集捐赋,勘定基址,趁倭寇暂退之际赶筑城墙。



城墙和残留的炮台


农历十月动工,上海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踊跃担土运石。顾从礼捐粟4000石,助筑小南门;县学博士王相尧拆屋捐地,倾家财助役;太常卿陆深的夫人梅氏捐田500亩、银2000两,拆屋数千间,助筑小东门,故小东门又名“夫人门”。两个月后,一座环形城墙便拔地而起了。



城墙下的街市


城墙周长9里,高2.4丈,有城门6座:朝宗门(大东门)、跨龙门(大南门)、仪凤门(老西门)、晏海门(老北门)、宝带门(小东门)、朝阳门(小南门);另有水门3座,东门、西门两处跨肇嘉浜,小东门处跨方浜。城上有雉堞3600多个,箭台20座,大东门和小东门上有敌楼。城墙外绕水壕,长1600余丈,宽6丈,深1.7丈,连接肇嘉浜、方浜,通行无阻。



晏海门(老北门)


后来倭寇多次来犯,上海军民固守城垣,合力御敌,倭寇终未得逞。此后近300年,上海县城基本没有受到战争的侵扰,城墙起了重要的屏障作用。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在北门、西门和南门增建敌楼,并在东北城墙要害之处建万军台、制胜台和振武台3座楼台,用作瞭望。后来在万军台上重建丹凤楼,在振武台上建真武庙,又称“镇海楼”。



宝带门(小东门)


修筑上海城墙,因时间紧迫,主要用泥土版筑,并不经久牢固,后来多次维修和加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城墙加高5尺,增辟小南门水门,引黄浦江水通薛家浜,以后又垒巨石加固大南门至北门段。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江苏巡抚林则徐以“捐廉劝募”方法筹资,修葺了倒塌城墙和残缺雉堞炮台。



水门和城壕


咸丰三年(1853年),小刀会起义,占领上海县城。次年底,为协助清军镇压小刀会,法国军舰“贞德号”和“高尔拜号”向北城炮击,城墙疮痍满目,还炸出一个大缺口。战后,上海道台组织“上海城垣善后局”集资修复城墙。沙船巨商郁泰峰出资20万两白银,用于堵塞缺口,大修城墙。咸丰十年(1860年),李秀成率太平军逼近上海。清政府同租界当局联合抵御太平军,英、法军队进驻县城。为便于驻军进出,在北城缺口处辟城门,李鸿章题额“障川门”(取“挽狂澜障百川”之义),俗称“新北门”。又因该门通法租界,法国人称“孟斗班(法国远征军司令)门”。同治五年(1866年),上海道台应宝时重修新北门,并增建瓮城和吊桥。



《图画日报》上的振武台



(栏目合作:黄浦区档案局)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