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转型 | 关注学习经历,培育核心素养

 lemonray 2017-01-13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曹刚



各位老师:


非常感谢嘉定教育局给我这个机会,与大家交流今天的学习体会。


今天这个活动很好。第一,三个省市的老师拿出课来进行交流。这类课我们称之为概念课,概念课传达的是一种教学理念。通过这种课堂交流的形式,形成理念的碰撞,以引发我们的思考。这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市级初中语文教研也可以像嘉定一样,经常开展一些类似的跨区域交流活动。第二,今天的活动是主题教研的形式。三堂课紧密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研讨,因此,这样的研讨更聚焦,更易引发深层的思考。


今天的活动主题是“关注学习经历,培育核心素养”,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型。


语文课堂转型需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语文课的核心是学习语言”。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这句话提醒我们语文课的核心是学习语言。语文课不要纠缠在内容上,比如《永远执著的美丽》写了什么,这个问题是不需要我们用一节课的时间去讨论,学生是读得懂的。试想,如果这节课老师不讲授,给学生五分钟默读课文,学生基本知道袁隆平是一个执著的人,袁隆平是一个坚忍不拔的人,袁隆平是一个有梦想的人。语文课读什么?读的是作者怎么写的,换而言之,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形式支持他想表达的内容。因此,语文课学语言。这是我们今天语文课堂转型要思考的第一点。


语文课堂转型需要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是“语文老师教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如果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强,家长向我们语文教师询问应对之策,我们经常会用这么一句话来搪塞:“你孩子的积累不够,要多读多写。”家长也许会追问:“我孩子好像也看了很多书,好像也写了很多文章。”试想,在正常的情况下,一名学生如果顺利地完成小学至高中学业,他至少经历了2062 课时的语文学习,读了七百余篇课文,算上练习卷里的选文,学生所读文章一千篇以上,完成的习作二百篇以上。有了这样的阅读量、写作量,为什么有些学生语文的能力没有提高呢?当我们说“多读多写有利于提高语文能力”时,有一个预设前提我们要注意,这个预设前提是“要会读会写”。张志公先生曾经讲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预设前提是“你要会读书”。他曾经用归谬法论证过这一看法。即如果不顾及这个预设前提,只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那么所有小和尚都是高僧大德。为什么呢?俗语道“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小和尚天天念经,念了上万遍,悟出其中精义的能有几个。因此,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这是我们课堂转型要思考的第二点。


语文课堂转型需要思考的第三个问题是“教会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今天的课改背景下,我们如何来看待“学习知识”这一问题?今天执教公开课的第一位老师在课上指导学生填写关联词,分析转折复句的表述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一转再转的语言形式,梳理出作者思想认识的变化过程。这其中蕴含了学习知识,即学习转折复句,其关联词是“虽然……但是……”。转折复句的表述重点在“但是”部分。例如,虽然这东西不好吃,但是很便宜。强调的是这东西很便宜,表述者的意思是“看在便宜的份上,你吃了这东西吧”。把这两个分句的位置颠倒一下,构成一个新的复句,即虽然这东西很便宜,但是不好吃。这一复句强调的是这东西不好吃,表述者的意思是“即使这东西便宜,我也不吃”。学习转折复句的重点不是为了记住这个语法知识,而是要对这种语言形式有敏感性,即读一篇文章,发现转折复句,要意识到“但是”后面的内容是表述重点。又如,当一个人说“诚然……”,后面紧跟着的往往是个转折——“但是”。学习“诚然……但是……”这个句子形式(这也可以看做一种知识),不只是掌握这个静态的知识概念本身,而是进入到运用层面的一种语感的积累。如此看来,学习转折复句的意义在于指导学生掌握一种概括复句的主要意思、梳理行文思路的思考方法。复句知识的把握是学生用以概括句意、梳理思路的一种思维支架,是促使学生形成语言敏感性的一种途径。因此,在今天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知识是需要的,但语文课不仅是学习知识本身,而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我们课堂转型要思考的第三点。


基于语文课堂教学转型的三点思考,我们提出“关注学习经历,培育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呢?2011年至今,在步根海老师、陈祳老师的带领下,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语文学科深入研究了这个问题,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现在,市教研室几名语文教研员形成了一个共识,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是“语言素养”。


语言素养包括哪些内容?四项内容。


第一,语言的感情。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第二,语言的积累。语言的积累包括语言知识的积累、语言材料的积累、语感的积累。


第三,语言能力。其核心是思维。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尤要关注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文本解读为例。文本解读,形成的任何一个解读结论,都是一种解释。任何一个解释的形成,都应依据实证和逻辑。理科研究结论的形成依托于实证(实验现象和数据)与合乎逻辑的推断过程。语文的解读结论的形成依托实证(文本中的语言文字)与合乎逻辑的推断过程。


第四,文化修养,及伴随其中的审美情趣。


语文课程重在促使学生形成深厚的语言素养。语言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是学生在对祖国语言文字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都达到一定水平,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都得到长足发展,通过广泛阅读和其他途径使自己的文化积淀达到较为丰厚的程度之后,各种因素融会贯通而形成的。语言素养不仅是对语言水平的衡量,也是对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创新探究能力,以至审美情趣、文化品位、文化视野上体现出来的综合水平的衡量。语言素养不仅是对学习阶段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更蕴含着对今后人生道路上自我发展、终身学习潜能的要求。


培育语言素养是语文课堂转型的方向。


如何培育语言素养呢?要关注学习经历。关注学习经历是上海市中学语文的教研主题,持续研究了四年。


能力是在过程中形成的,是在必要的方法掌握中形成的。关注学习经历(尤其是有效的学习经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举一个简单的生活例子,怎样教小孩子学走路。试想,你对孩子说:“宝宝,人要站正,身体保持平衡,看到障碍物要跨过去,记在笔记本上,背出来。好,走路去。”这种教法,较难让孩子学会走路。常见的教法是如下这种。父亲站在这里,母亲站在那里,父亲双手先扶着小孩子,让小孩子摇摇摆摆地走过去,母亲在那边接住。这是第一件事,是一种经历。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在成年人的保护下,让小孩子自己扶着桌子(或墙、或椅子)走。这是第二件事,是一种经历。再尝试了一段时间后,或许到了公园里,在草坪上,在成年人的关注下,小孩子两只手举起来,努力保持平衡,自己在草坪上走。小孩子走着走着,也许被树桩绊一下,哭了,成年人帮助他拍拍灰,让他站起来,继续尝试着独立走。走着走着,小孩子也许不当心,又被石头绊一下,又哭,又起身,再尝试着走。这是第三件事,也是一种经历。有了这种经历,小孩子慢慢意识到“凡是高出来的地方要留心,跨过去是一种方法”。小孩子是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慢慢学会走路。


学习经历是指为实现一定的课程目的所必需经过的一系列事件。课程是一种学习经验。学习经历有助于学习经验的积累。经历通过怎样的过程可以上升为经验?一是,数量的积累。二是,反思、总结,抽象到一般的策略层面,提升为经验。教师设计好教学路径(外显形式是一组问题构成的问题链),带领学生沿着这个路径走一遍。这是一种学习经历。学生什么时候会像老师这样提问?看来只有以往的一种经历是不够的。在比较单一的学习经历的基础上,给学生增加一些新的学习经历,让学生自己找找“路”,从跟着教师走,到自己会走。具体表征为学生沿着教师设计的路径走,不断地有所感受(反刍),尝试运用学来的路径去分析、解决新的学习任务。在此期间,学生或共鸣、或碰壁,不断地丰富、调整、修正,最终反思、总结,抽象到一般的策略层面,提升为经验。学习经历凸显的是三维目标的第二维“过程与方法”。此处的过程是指思考过程,此处的方法是指一种思考方法。


语文学习是同样的道理。再好的教材解读结论,如果只是讲给学生听,意义不大。学生充其量是记了一堆结论。关键是教师要告诉学生,教师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基于哪些语言文字(实证),怎么一步一步推出这个解读结论(逻辑链及这条逻辑链上涉及的思考方法)。学习经历在语文课堂上的外显形式是老师教学设计的问题链,也就是课堂教学的问题链中隐含的逻辑架构,也就是解读这篇文章的一个思考过程,以及伴随这个思考过程的一些基本思考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法就是学法,学法就是教法。教法从哪里来?教法是教师自己学出来的。也就是说,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学生,备课的时候就像一个学生,学习读文本,形成解读结论。然后,还原出产生这些解读结论的思考过程与思考方法。这就获得了学习这篇课文的学法。再将这种学法(思考过程中涉及的问题链)转化为教学的问题链(当然,其中还需关注课程要求与学情,此处不展开),这就是教法。用教法指导学生沿着这堂课的思考过程走一遍,逐步反思学法——老师提了哪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怎么排列组合构成一个问题链以解决这样一篇课文的解读,由这一篇典型文本的学法可否推演出这一类的文章的学法。


以今天第一节课做一些阐释。执教《永远执著的美丽》,只教“袁隆平是个怎样的人,我们要向袁隆平学习”,这就是叶老所反对的——“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确定应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要关注这篇课文的语言形式。今天这位老师教学内容的确定聚焦在指导学生关注一转再转的语言形式,分析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联,读懂五处“美丽”的内涵,理清文章的思路。这是凸显了这篇课文的教学核心价值。


这篇文章的转折句多。起首就是“ 虽然71岁的袁隆平依然显得精干、活力充沛、不乏睿智和幽默,但是我从没想过非把‘美丽’这个词和他拉扯在一起,而且也没有必要把他和美丽联系起来”。这是第一次转折,强调的重点内容是“从没想过,而且,也没有必要把袁隆平和美丽联系起来”。紧接着的是:“从没想过,而且,也没有必要把袁隆平和美丽联系起来,但是,这次采访时,我发现这位享誉世界、功勋卓著的‘杂交水稻’之父的横空出世,竟然和美丽有那么直接的关系”。这是第二次转折,强调的重点内容是“这位享誉世界、功勋卓著的‘杂交水稻’之父的横空出世,竟然和美丽有那么直接的关系”。两个转折句中各有一个“美丽”,两者的语境义不一样,前一个指外表的美丽,后一个指景色的美丽(即那片花艳果鲜的园艺场的景色)。这样一转再转的语言形式表征了作者思想认识的变化过程。要让学生读懂这篇文章内在的思路,读懂的方法是填写关联词,读懂每个分句的意思,读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因为,关联词表征的是句和句之间的逻辑关联,是语文课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的一种思维支架。


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概括第二段中三层的层意,所用的句子形式是“虽然……但是……因为……”。第一段提及的“虽然……但是……因为……”表征为作者思想认识的转变过程。第二段提及的“虽然……但是……因为……”表征的是现实与梦想的冲突,以及袁隆平的人生历程与思想境界。“虽然”部分点出了袁隆平面对的挑战:挑战一,农村的落后、贫穷、疮痍。挑战二,科学道路上各种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人为的干扰。挑战三,功成名就后的种种诱惑。“但是”部分强调的是袁隆平的执著——美丽梦想的重构,美好生活的创建,淳美境界的相随。


教师还借机指导学生结合语境分析五个“美丽”的内涵,理出全文的思路,从“美丽的外表”,到“美丽的角色”,到“美丽梦想的重构,美好生活的创建,淳美境界的相随”。如果说第一段是“因美丽而执著”,那么,第二段就是“因执著而美丽”。梳理思路的训练过程中,伴随着逻辑思维的训练。因为,逻辑的起点是概念,五个“美丽”的内涵的辨析,就是推断五个概念的内涵。长此以往的训练,将来学生写文章就会意识到拿到一个题目,先要明确核心概念的内涵。再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思考自己习作中的核心概念的内涵是否要保持前后一致。当然,梳理五个“美丽”之间的关系,也是逻辑思维的训练。


如此梳理,就知道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五个转折复句构成了一个句群。这个句群隐含着整篇文章的逻辑关联。梳理思路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经历,教会学生抓住关联词,理出句和句的关系、段和段的关系,读懂作者的行文思路,体悟这种一转再转的语言形式中隐含的思想感情。这是读这一类文本的一种思考方法(也即学法)。


教师创设的这段学习经历中蕴含了学习策略的指导。我们所谈的学习策略主要包括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形成的思维方式,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等。


第一,“整体感的建立”主要指阅读文章要有全局观,分析一字、一词、一句,乃至人物的出场,都从局部与整体的有机联系中提出见解。不要孤零零地分析这个词写得好,那个句写得好。这样做,意义不大。字、词、句要放在语境中思考。这是语文课程的思考方法。


第二,“语言敏感性的培养”主要指对于文字,在认知方面、情感方面,逐步产生强烈敏锐的感觉,形成正确丰富的理解能力。要注意看似平易的语言,今天第三节课的执教老师备课很仔细,在“真的”这么一处细微的语言上着力推敲,这是好的。让学生在比较中形成一种语言的敏感性。这也是语文课程必要的思考方法。


第三,“联系意识的培养”。前后语言之间怎么建立关联?读者的已有认识与今天所读文本之间怎么建立关联?这也是语文课程的思考方法。


第四,“问题意识的形成”。不局限于提些问题,其核心是怎么提问,提哪一类的问题,辨析别人提的问题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与自己提问之间是怎样的关系。问题意识的形成,不只是让学生提一堆问题。比如,一堂课提七十个问题,看似热闹,但是没有价值。有价值的是什么?要教会学生审视这些问题。你这七十个问题能分类吗?这一类问题从哪个视角在提问呢?这些问题中的核心问题(或主问题)是什么?下位问题之间怎么排列组合构成问题链(路径)以突破核心问题(主问题)呢?这才是问题意识的培养。


第五,“读写的转换”。调动自己的写作经验来感知作者的写作方法,在辨析、模仿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写作经验。读写的转换,不只是说今天学《背影》,回家写爸爸;明天写《秋天的怀念》,回家写妈妈。这只是内容的简单对接。也不是句式的模仿,比如用“虽然……但是……因为……”造句。读写的转换是指同样的语言材料换一种语言形式来重新表述,且要做到表述能精准,合乎逻辑。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思维训练。比如,今天第一节课时这边的一个女孩子的表现非常棒。老师请她把黑板上五个“美丽”的内涵用一段话连缀起来说一说。这个题目的思维容量很大,这个女孩子把整个课堂学习内容建立了联系,既建立前两个转折句的关系,又建立后三个转折句的关系,并把它们连缀成一段合逻辑的话。这是读写的转换,是语文课程的思考方法。


概括起来一句话,学习策略指导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有的老师要问了,你这节课采用这个问题链,那么,学生学其他文本怎么办呢?我们要注意,平时教“一篇”要想到教“一类”。教材是“一”,课外阅读是“三”。举“一”反“三”。因此,这个“一”怎么教,重点不是结论,而是教会学生思考怎样学习这一类“写几件事的记叙文”,怎么通过抓关联词理出语言之间的关系,理清行文思路,读懂语言特点。这样一种思考方法,往往可以迁移到其他“写几件事的记叙文中”。当然,不是每堂课的问题链都是一成不变的,但核心的几个问题往往不会变,只是重新排列组合,辅之以新问题,构成一种新的问题链。因此,典型课文的学习经历,及伴随这些经历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这一类文本是有迁移价值的。


就局部的一堂课而言,教师的有效引导主要体现在提问的质量,比如问题的思考方向、思维容量,问题与问题之间是否能构成一条“逻辑链”,这条“逻辑链”恰是学习一篇课文的思维路径的外显,是进行学习策略指导的依托。学生攀援这条“逻辑链”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不断走向纵深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思维路径的过程,就是一个有效的语言学习过程。


就课程而言,教师要建立起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处理好学习一篇文章与学习一类文章的关系,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内化所学内容的实践契机。正如《论语》的第一句“学而时习之”,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更要为学生提供时时温习、时时练习的机会,即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学习经验,分析、解决新问题,在这个“温故知新”、“知新带故”的过程中,不断地习修已学过的思维方式,从不自觉地运用学习策略逐步变为自觉地运用学习策略,直至将其内化为学习习惯。


学习经历不只拘泥于课堂教学,还包括作业、考试评价。作业、考试评价要与课堂教学建立联系,三者的一致性越高,学习的效益就越大,学生的负担就越轻。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阅读分析题组的五道题不应该仅仅是五个散碎的考点,而应该彰显出阅读文章的一条逻辑链。题组由浅入深,由局部走向整体,关注的正是语文能力的考查,比如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


关注学习经历,培育核心素养,是语文课堂教学转型的方向。


最后,我想引用两句古籍上的话,表达一下我参加今天活动的心情。第一句源自《诗经》,内容与今天天气有些关联。“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一句恰恰对应于《论语》中的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山东的老师、江苏的老师,是远道而来参加今天的教研活动,嘉定的老师是冒着如晦的风雨天赶来参加今天的教研活动。为什么呢?一个字——志,志向的“志”。这个“志”的内涵是我们希望进一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PISA考试证明上海学生学业表现全世界第一,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全世界最优秀的语文老师。今天的课堂教学转型是为了使我们从优秀走向卓越。从这个意义上看,“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谢谢各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