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的那点事--任脉

 lin-lian 2017-01-22


   原文: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属阴脉之海。


阴脉之海




大家好,今晚我们讲任脉。任脉的起点在中极之下,中极,是指中极穴,位于肚脐下4寸,在这穴位之下,是我们的膀胱,和女子的子宫,所以我们说任脉起源于胞宫。任脉从胞宫出来,往下走,经过会阴部,和督脉相交,然后往前往上,经过耻骨联合上的毛发,再次进入腹部,布散于下腹部之内。然后从关元穴的地方走出体表,沿着前正中线一直到达我们的咽喉部,和舌头相连。

任脉是阴脉之海,也就是说十二经的阴经,都是汇聚于任脉。督脉属阳,任脉则属阴。我们看电视,包括看有些乱七八糟的广告新闻,说什么打通任督二脉。其实打通任督二脉很简单,在结构上理解的话。我们上节课讲督脉循行原文的时候,让大家记住的那句话,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我们说督脉的终点,并不是象原文说到达“鼻柱”就算了,而是继续往下走,经过人中,穿过上嘴唇,然后穿过上牙龈,到达我们口腔上颚。然后这个任脉的终点是到达咽喉,联系舌头。所以要打通任督二脉,从经络的人体结构上来看,只需要把舌头上顶上颚,那么任督二脉就连通了。

当然,有人会问,这是开玩笑吧?这的确有点开玩笑,但又不完全是。由于气功的特殊性,我在这公众平台就不展开讲。但是我个人的看法是,气功这事情,存疑,留个问号,不能去盲从。因为就算气功这是真实存在的,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去练习,在我看到的一些以前的书籍,假设这些书籍都是真的,那气的修炼需要极大的勇气、耐力和悟性,但是却又是我们很多人所缺少的,尤其心杂乱的人,更不适合炼气。好,点到即止,我们开始讲穴位。


中极

我们讲中极穴,定位:前正中线上,肚脐下4寸。我们看命名,中极。处于中央,为王者之位,故命中;极,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所以叫极。由此可以看到这个穴位位于人体的最中央,是人体的最重要的一个点,类似我们所说的杠杆原理的支点。所以这个穴位,能够调节人体的气机,是人体气机的一个重要的开关。临床上,这个穴位常用于补益身体,尤其男女不孕不育的治疗,采用艾灸的办法,艾条熏灸、艾柱灸或者艾箱灸。同时,这个穴是膀胱的募穴。我们都知道膀胱是储存尿液、排尿的。很多我们术后的病人尿液潴留,我们没办法就只能插尿管。其实,在此之前,我们可以试着针刺中极,连上电针,有时候会有很好的疗效。其中操作的关键点就是,针刺时候要有针感放射到膀胱,然后再连电针。但是,这个时候针刺,务必注意针刺深度,避免穿破膀胱。所以,要谨慎,要把握好针刺深度。



关元

接下来讲关元穴,定位: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这个穴也是小肠的募穴。相信大家对这个穴位都不陌生,都知道这个穴位是可以强身健体。那么我们就说说他如何能够强身健体。首先看命名,关元,关,关卡、关口的意思,也有闭合、关闭的意思;元,通原,本源的意思,也有原始的意思。所以,关元穴,有两方面意思,人体能量源泉的关口、出入之处;和人体原始能量的聚集之地。所以,刺激这个穴位,就相当于激起人体的潜能,相当于我们现在抢救用肾上腺素的意思。同时,要艾灸这个穴位,也就是增加人体原始能量的意思。所以这个穴位能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在《扁鹊心书》这一本灸法的专著里面,关元穴多选用艾灸,而且每一次会灸50壮以上。在一个网络比较出名的民间中医,王正龙老师,在他的《中医破执》一书里面,也非常强调关元在治病之中的治本作用。我们说治病要标本兼治。也曾经有那么一个故事,说以前有一位老将军,很老了,还是带兵打仗,而且精力不输于年轻人,大家都很好奇。后来他不幸被敌人俘虏,敌人就很好奇,把他解剖了,想看看他跟平常人有何不同。结果发现,他的关元穴是黑呼呼的一团,原来是常年艾灸关元的效果。这个故事比较玄乎,大家也不要随便模仿,毕竟故事都是有夸张的成分。如果真要灸到关元穴黑乎乎一团,估计那就是肉都烧焦了,这就不是治病,这是自残了。讲这个故事只是强调这个关元穴具有很好的补益作用,能够提高人的精力,能够补气生精,实施操作也要注意足够的艾灸刺激量才能达到以上的效果,而不是随便按几下就完事。




气海

接着讲气海穴,定位:前正中线上,肚脐下1.5寸。气海常与关元穴同用,起到协同作用,增强补气生精的力度,能够治疗带下过多、月经不调、男子早泄遗精等男女科疾病。气海的作用与关元类似,但是又略有不同。我们看命名,气海,很直观,就是气之海,形容气聚集充盈的地方。但是,有人可能很奇怪,之前我们讲课讲过“八会穴”中的膻中,说“气会膻中”,膻中也是任脉上的穴位,定位:在两乳头两线的中点,约平第四肋间隙。膻中穴也是人体气机的聚集点,能够治疗人体气机失调的病症。为什么这里气海又说是人体气的聚集点?其实,气海穴和膻中穴分别也叫做下气海和上气海。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气海虽然和关元穴的作用差不多,但是它更偏于治疗气机方面的疾病。而且,气海与膻中这两个气机的关键穴位,作用也有不同。膻中处于上,和心肺相近,主要是主气的生成和流通;气海穴处于下,与肾相近,主要是主气的收藏和聚集。所以,临床上我们看到,呼吸憋闷感或者乏力疲倦的是气不流通,常常取膻中;如果看到病人喘息,有气出,没有气入的,是气不能收纳,不能藏气,常常取气海。针灸操作的话,可针可灸。另外再提一下,我们看电视或者书籍会碰到,说练武之人,气沉丹田;还有说话、打拳要用丹田的力气。这个丹田,就是指气海。气沉丹田,就证明这个丹田是聚集气的地方,也就是气海。而且,在道家的炼气功法里面,丹田指的多是气海,有时指关元,也有时之气海与关元之间。但是,这些都是为了凸出这个气海穴,是人体气机的原始点、根本之地。武侠小说里面废人内力,除了在百会穴入手,就是在气海穴入手了。




神阙

然后讲讲神阙穴,定位:肚脐。这个穴位就很容易定位了,每个人都有肚脐。为什么叫神阙呢?我们之前讲命门穴的时候有提到。肚脐是我们人先天与后天的联系点。当脐带还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还是胎儿,还是一团先天之气,靠着母体的供养;一旦离开母体,把脐带切开,就完全靠我们自己了,就进入后天之地。所以,肚脐断开的一刹那,就是我们个体生命的开始。所以这个肚脐,留有我们先天的信息,也和我们的后天相沟通。所以说这个地方是我们重要的生命之神的出入通路,叫神阙。阙,就是宫门,出入之门的意思。而且,在《灵枢·本神》有一段话很有意思:“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这段话就描述了我们人的生命诞生和意识的形成。自然的两种物质,一阴一阳相搏、相结合,就是神,“常先身生”,首先有神的存在,才有肉身的生成;随着神的形成,伴随着神识的行动,就产生魂;神识的舒张、主动行为,就是魄。这段话跟神阙穴有什么联系,给我们的临床指导意义是什么呢?

首先,两精相搏谓之神。神阙是沟通先后天的地方,是人生命个体的诞生起点,也就是个体人的神的诞生点。我们常常说一个人无精打采,失了神一样;尤其那些临终的病人,处于我们所说的失神的状态,表现为呼吸是呼多吸少、四肢冰冷、躯干冷汗出。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采用神阙穴,行隔盐灸来益气固脱,来守住病人的神。但是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这个方法已经在临床上不用了,但是还是作为历代行之有效的办法记载在中医书籍里面。实际临床上,我们对于一些昏迷的病人,往往可以采用艾条灸神阙来促进病人的苏醒。

其次,我们的意识是什么?这很难说,但是中医把意识分层次、分类,归属了五脏。通过上面一段话,“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可以知道,先有神,然后有魂,接着有魄。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呢?伴随着神识的行动,就产生魂;神识的舒张、主动行为,就是魄。也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些梦游的人,那是伴随着神识的行动,但是并不是主动行为,所以是跟魂相关;中医认为,肝脏是主魂的,所以,梦游的病人多从肝论治。然后我们看到有些人行为具有攻击性,或者癫狂,是过度的主动行为,就是魄出了问题;中医认为,肺是主魄的,所以可从肺论治。相应的穴位,在膀胱经上,一个叫魂门、一个叫魄户。

这个神阙穴还有一个特别的作用,治疗过敏性鼻炎。我大学本科的时候,跟我们学校邓金蜂门诊的时候,见过他治疗一个过敏性鼻炎患者,用闪火法拔罐,拔神阙穴。当时问了病人,说他每次来治疗,都是做这一个,鼻炎的症状是有明显好转。后来翻阅了一些书,也提及到,神阙穴拔罐,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过敏的作用。


中脘 

接着讲中脘穴,定位: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中脘是胃的募穴,也是“八会穴”之一,腑会中脘。命名上,没有特别的解释。脘,指代的是胃。古人把胃的解剖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其中间部分,就是中脘。然后在体表穴位上,也有三个“脘”穴,分别按照从上到下,排列,排在中间的,也就是肚脐上4寸的,就是中脘。这个中脘穴是胃的募穴,也是“腑会”,所以善于治疗胃的疾病和六腑的疾病。我们说,“胃以降为顺”,“六腑以通为顺”。我们生活上常见一些嗳气反酸、老是觉得有气往上冲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选取中脘穴,以降胃气。另外,如果我们腑气不通,便秘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采用中脘通便。操作方法上,我们可以点穴、也可以艾灸、也可以针刺;根据患者的寒热虚实体质,辩证而选择不同的操作技术。一般来说,点穴平补平泻;针刺泻法,艾灸补法。但操作手法不同,又可以互相转化,这又是另外一个课题了,这里不详细讲。





天突 

最后我们讲天突穴,定位:胸骨上窝正中。为什么讲这个穴位,因为天灸的时候,很多老广东都知道、或者都要求贴这个穴位。因为这个穴位治疗咳嗽、顽固性咳喘具有良效。命名上,我对这个名字没有特别的理解,所以不提。因为之前我有讲解命名的,都是我看书之后,有所体会的,没有体会的话,我就不讲了。这个穴位在古时候治疗咳嗽,是采用针刺的,用长针,平刺。但是因为危险大,现在我们一般采用贴敷疗法。最常用的,就是我们的天灸散。在这里要宣传一下我们医院的天灸。对于过敏性咳嗽、常年的咳喘,尤其天气一变化就会感冒咳嗽的人,可以来我们医院感受一下我们医院天灸的神奇疗效。今年的天灸时候已经过了,第一次天灸是冬至那天,也就是12月21日,下一次天灸时间是12月30日,大家可以抓紧时间过来体验一下。具体可以关注我们科室的微信公众号“针艾病房”。



今晚的交流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