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有八千多年的历史,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源远流长。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C形龙 内蒙古翁牛特旗博物馆藏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玉猪龙 辽宁省博物馆藏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玉璧 南京博物院藏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玉琮[cóng] 南京博物院藏 大约从新石器时代到殷商,是中国玉文化的神玉时代,最有代表性的,北方是红山文化,如C形龙、玉猪龙;南方是良渚文化,如玉璧、玉琮。这时的玉器多用于祭祀,与神灵沟通,也可能是部族的图腾。 西周、春秋、战国 礼玉六器 — 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是礼玉时代 — 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是礼玉时代,这时的玉器除了祭祀还应用于达官显贵的行为礼仪之中。 如《周礼》有:“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礼仪使用在《论语﹒乡党篇》中有描述孔子持玉:“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 汉、唐 汉代 白玉蝉 观复博物馆藏 汉代 玉猪卧 观复博物馆藏 汉代 满城汉墓刘胜金缕玉衣 河北省博物馆藏 唐代 白玉雕花卉纹梳 观复博物馆藏 — 汉代到唐代是德玉时代 — 汉代到唐代是德玉时代,玉器被赋予了“仁义智勇洁”的含义,君子佩玉成为时尚。汉代是崇玉的鼎盛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葬玉,因为玉器能够通神,所以皇帝、王侯墓葬时都要用玉,不仅嘴里含着玉,手里握着玉,九窍都要塞上玉,还要穿上金缕玉衣以期盼不朽并再生。到了唐代,玉器的使用开始逐步向世俗化转变。 宋、辽、金 — 宋辽金时期俗玉文化蓬勃发展 — 宋辽金时期,正是俗玉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玉器大量在民间雕刻、使用,反映着他们的生活。 两宋与辽金是同一时空的三个王朝,北宋对抗辽(契丹)、南宋对峙金,我们熟悉的杨家将、岳家军的故事就发生在北宋初与辽、南宋初与金的时期。南宋灭亡后,中原王朝的正统观念再无依托,不得不承认蒙元政权的地位。其实,蒙古崛起前受金朝的统治;金在崛起前也受辽朝的统治;辽在崛起前还受唐朝统治、分封呢,后面还有满清。汉人不是留着长辫,三跪九叩争着当奴才吗?不过是庄家轮流坐,无所谓正统吧。 辽金时期的玉器特别具有游牧、渔猎民族的特征,他们经常随季节而迁徙,与草原上、森林中的禽兽争斗,出色的攻击能力,尤其是快马弯刀、纵横驰骋的野性,养成了契丹和女真人彪悍、洒脱的民族性格。玉器,作为一种石质载体,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博物馆,社会生态系统中的最高配置。 ——马未都 |
|
来自: 木头1018 > 《考古 博物馆 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