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式香肠简介: 1、来源:因原产地在台湾,故而得名。是运用现代加工工艺技术生产的具有中式风味的灌肠类制品,由于其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而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年成为我国灌肠类制品中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 2、食用方式:烧烤、切片炒菜、油炸、卤煮等,特别多见于城市的休闲烧烤。 3、前景:台式香肠由于制作简单,无需太多的设备投入,市场接受度高等原因,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已经成为速冻食品的主要品种之一。 二、 配方、所需设备、添加剂名录
1、配方(一): 原料名称 | 用量(KG) | 比重(%) | 瘦肉 | 65.000 | 46.49% | 肥肉 | 35.000 | 25.04% | 淀粉 | 15.000 | 10.73% | 桃美素 | 0.020 | 0.014% | 益色美 | 0.030 | 0.02% | 特香灵A | 0.100 | 0.07% | 超霸味A | 0.200 | 0.14% | 糖 | 5.000 | 3.58% | 盐 | 1.800 | 1.29% | 味精 | 1.000 | 0.72% | 特香肉精膏 | 0.150 | 0.11% | 肉香素 | 0.136 | 0.10% | 高浓肉精粉 | 0.050 | 0.04% | 富丽磷11# | 0.100 | 0.07% | 富丽磷12# | 0.100 | 0.07% | 冰水 | 15.000 | 10.73% | 红色六号 | 适量 | | 无色PCCC | 0.600 | 0.43% | 五香粉 | 0.050 | 0.04% | 肉桂粉X | 0.050 | 0.04% | 己二烯酸钾 | 0.014 | 0.01% | 胡椒粉 | 0.200 | 0.14% | 肠类成型剂(理之源) | 0.200 | 0.14% | 总量 | 139.800 | 100% | 2、配方(二): 原料名称 | 用量(KG) | 比重(%) | 瘦肉 | 65.000 | 46.49% | 肥肉 | 35.000 | 25.04% | 淀粉 | 15.000 | 10.73% | 特香灵A | 0.100 | 0.07% | 超霸味A | 0.200 | 0.14% | 糖 | 5.000 | 3.58% | 盐 | 1.800 | 1.29% | 味精 | 1.000 | 0.72% | 特香肉精膏 | 0.150 | 0.11% | 肉香素 | 0.136 | 0.10% | 高浓肉精粉 | 0.050 | 0.04% | 富丽磷11# | 0.100 | 0.07% | 富丽磷12# | 0.100 | 0.07% | 冰水 | 15.000 | 10.73% | PCCC | 0.600 | 0.43% | 五香粉 | 0.050 | 0.04% | 肉桂粉X | 0.05000 | 0.04% | 己二烯酸钾 | 0.014 | 0.01% | 胡椒粉 | 0.200 | 0.14% | 肠类成型剂 | 0.200 | 0.14% | 总量 | 139.800 | 100% | (说明:配方一和配方二的区别主要在PCCC香肠综合料,配方一是使用无色PCCC,而配方二使用的PCCC本身已经带颜色,故无需添加色素。) 3、所需设备:冻肉刨片机、冻肉绞肉机、调速打桶、灌肠机、烤箱、蒸煮箱、包装机、保鲜库、冷藏库 4、所使用添加剂名录:肠类成型剂、肉桂粉X、五香粉、PCCC、富丽磷12#、 富丽磷11#、高浓肉精粉、肉香素、特香肉精膏、超霸味A、特香灵A、无色PCCC、 红色六号、益色美、桃美素、之味肉精膏、双C-2肉精膏、双C-3肉精膏、6166肉精粉、6166肉精油 下面表格,介绍了有关香肠的一些香精香料、品质改良剂、发色剂、保色剂的参考用量,用途及功效。 品名 | 产品外观 | 使用方法 | 参考用量% | 用途及功效 | 肉香素 | 桔红色油状液体 | 直接添加入食品中 | 0.05-0.3 | 具有较圆润、自然醇和的肉香,其肉质感强,留香持久,添加量少,且耐高温耐冻 性非常好,是一种较迎合大众口味的天然肉类增香精。 | 特香肉精膏 | 呈红褐色膏状 | 直接添加入食品中 | 0.1-0.4 | 肉香味明显突出、浓香;口感逼真、醇厚、保香稳定性好 | 高浓肉精粉 | 白色粉末状 | 加工后半部加入 | 0.1-0.4 | 具有较浓郁的肉味香气,饱满、自然,肉感强;香气稳定,且耐高温,耐冻性好。 | PCCC | 粉末状 | 直接添加入食品中 | 0.3-1.0 | 复合香肠调味料,香气浓而自然,留香持久,自身带有发色、护色剂和色素。 | 特香灵A | 粉末状 | 直接添加入食品中 | 0.02-0.1 | 增香、抚香、定香的作用。 | 无色PCCC | 粉末状 | 直接添加入食品中 | 0.3-1.0 | 独特的香肠调味料,自然本色,风味独特,口感佳,自身不带色素、发色剂、护色剂。 | 肉桂粉X | 白色粉末状 | 直接添加入食品中 | 0.03-0.08 | 调味香辛料,起提味、增香、去除膻腥味等作用。 | 超霸味A | 白色粉末状 | 直接添加入食品中 | 0.05-0.2 | 鲜度高、味道浓、用量少、效果好。 | 富丽磷11# | 白色粉末状 | 打浆前加入 | 0.1-0.25 | 保持肉质嫩化、增加弹性、防止冷冻后脱水。 | 富丽磷12# | 白色粉末状 | 打浆前加入 | 0.1-0.25 | 增加粘度、增强脆性、一般与11#和用。 | 桃美素 | 白色粉末状 | 加入滚揉腌制待用 | ≤0.03 | 发色剂、防腐剂,用于香肠、亲亲肠类。 | 益色美 | 白色粉末状 | 与发色剂一起加入 | 0.005-0.1 | 保色剂、防止食品的氧化变黑,颜色褪败。 | 己二烯酸钾 | 白色颗粒状 | 腌渍时加入 | 0.01-0.03 | 对微菌、有害酵母菌、好气性菌有强力抑菌作用 | 肠类成型剂 | 白色粉末状 | 直接加入 | 0.3-0.5 | 改善制品组织结构、咬感佳、切片好;提高制品出品率。 | 除以上产品外,还有之味肉精膏、双C-2,3肉精膏、6166粉、油等多种肉香精可用于台式香肠,详见产品目录,香精的合理搭配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工艺流程:
原料处理→绞肉、腌制→混合搅拌→灌肠、打节→烘烤(蒸煮)→冷却→成品→速冻→包装
四、操作工艺:
在生产、贮运和销售过程中常出现一些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香肠的生产过程严格监控。从而使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1、原料肉整理:
一般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新鲜猪肉为最好,但在工厂的实际生产中,为保存和运输方便常使用冻肉。一般来说,肉经冷冻再解冻其保水性、风味都比鲜肉要差。冻肉应采用自然解冻,修整好的瘦肉、肥肉用筛板绞碎,要求绞出的肉粒完整无糊状。
2、腌制:
腌制的主要目的是发色、提高保水性和风味。腌制中起重要作用是食盐、发色剂、保色剂。食盐的添加量既要适合人的口味,又要使成品具有鲜嫩的口感。发色剂、保色剂的最佳投放量则要使产成品色泽红润、改善风味、抑制氧化、抑制细菌繁殖。同时又要使亚硝酸钠的残留量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然而还应对原料肉的新鲜程度、腌制时间、腌制温度、搅拌均匀程度等有关因素实施控制。
①将桃美素、益色美、食盐用水溶解后,放入已绞碎的瘦肉中。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②腌制隔夜以上,使肉馅充分发色。 3、拌料:
正确掌握辅料的添加顺序:首先将腌制好的瘦肉加入富丽磷11#、12#混合搅拌,因为富丽磷11#可增强肉质和水分之间粘和性及渗透力、防止水分损失、提高其保水保油、增重的效果。富丽磷12#可破坏猪肉细胞纤维的作用,增加制品的弹性及脆度。然后再加入糖、味精、超霸味A、香精香料、淀粉、冰水、色素继续混合搅拌,最后加入肥肉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4、灌肠:
手握肠衣,要松紧适当灵活掌握,随时注意肠内肉馅的松紧情况,每灌完一根肠衣,随即交与后面一人捆扎,交接时前后两人需互相配合,注意速度。捆扎时应结紧结牢,不使松散,灌满肉馅后的肠子,须用棉绳在肠衣的一端结紧结牢,以便悬挂,捆绑方法因品种而异。注意空洞,随时刺破放气,灌肠时很容易带入空气,在肠内形成气泡。这种气泡须用针刺破放出空气,否则成品表面不平而且影响质量,影响保存期。刺孔时须特别注意肠子的两端,因顶端容易滞留空气。 5、燥发色(烘烤):
灌装好的香肠应及时送入烤箱中进行烘烤。通过干燥使产品充分发色、水分蒸发,从而形成产品特有的风味、口感和组织结构。控制干燥温度,过高会使肠衣干燥过快,肠内水分不能排出,肠内脂肪融化,出现空隙出油,污染香肠表面。温度过低,糖在组织酶和微生物的作用下产酸发酵,产品变性,发色效果差。在干燥期间,应调转一次车头,或调换挂篙,使香肠水分蒸发均匀,发色效果一致。 6、蒸 煮:蒸煮初温要适当高于蛋白质凝固点,蛋白质过热,慢慢变性,可紧紧地将水及脂肪包住。如果一开始就用高温加热,那么接近肠衣表层的肉浆热变性剧烈,导致香肠外表可见苍白肉纹,影响外观。若时间再长一点,又会使脂肪球受热膨胀,将凝固的蛋白质撑破。内部脂肪流出,影响凝胶结构的弹性,使肠体表面出现走油现象。 7、冷却、急冻:
将烘烤(蒸煮)好的香肠在常温下冷却至室温,然后送入急冻库内急冻至中心温度-18℃以下。 8、包装:依所需规格包装,置于-18℃冷冻库冷藏。 相关热词:配方 发色 风味 发色剂 烘烤 蒸煮 美素 五香粉 相关文章 台式香肠的配方工艺(配方,发色,风味,发色剂,烘烤,蒸煮) - 1.脆皮肠加工工艺(加工工艺,蒸煮,技术要求,设备,冲洗,规格)
- 2.酸辣椒最新加工技术(工艺流程,配方,制作工具,冲洗,产品质量,保质期)
- 3.臭豆腐加工技术配方(臭豆腐,豆腐,配方,自然发酵,猪大肠,肉类)
- 4.玉米豆腐的制作(豆腐,槐花米,玉米浆,器具,设备,配方)
- 5.仙人掌果汁饮料生产工艺研究(仙人掌,生产工艺,风味,配方,适口性,营养作用)
- 6.槭风蛋糕(面粉,配方,海绵蛋糕,泡打粉,香草粉,搅拌器)
- 7.白萨其玛加工工艺(加工工艺,鸡蛋,配方,葡萄干,工艺流程,操作规程)
- 8.炸土豆片(炸土豆片,生菜油,配方,白皮,金黄色,粘连)
- 9.香辣猪蹄花工艺配方(猪蹄,配方,胶原蛋白,朝天椒,蛋白质,葱花)
- 10.玉麟香腰技术配方工艺(配方,鸡蛋,干淀粉,金黄色,酱油,面粉)
- 11.芋蓉冬瓜糕的制作(配方,加水)
- 12.薯面包(面粉,配方,磨粉,烘烤,煮熟)
- 13.苕枣(菜油,配方,金黄色)
- 14.甜酸泡白菜(冰糖,晾晒,配方,无病虫,食用碱,冲洗)
- 15.烧鸡的制作工艺及配方(配方,风味,酱油,鸡肉,白砂糖,工作人员)
- 16.肉味香精与香辛料在方便面调味包中的应用(香气,方便面,香味,风味,酱油,配方)
- 17.鸡精吸潮及结块原因(鸡肉,设备,配方,设计不合理,规格,接触面积)
- 18.凝固型酸奶的配方及工艺(配方,稳定剂,鲜奶,均质,发酵剂,蛋白糖)
- 19.烤禽配方制作方法(配方,大茴香,香味,小茴香,芝麻油,外表皮)
- 20.火锅专用午餐肉(设备,亚硝酸钠,辅料,包装机,水浴锅,配方)
- 21.卤茶叶蛋(茶叶蛋,鸡蛋,风味,天然香料,破壳,磨粉)
- 22.十三香牛肉风味豆腐干(豆腐干,风味,牛肉浸膏,豆腐,蛋白质,配方)
- 23.咸味曲奇饼干的制作工艺(饼干,曲奇,烘烤,白砂糖,配方,温度升高)
- 24.油炸羊肉丸的工艺(配方,鸡肉,花椒粉,白胡椒粉,红曲米,卡拉胶)
- 25.猪肉风味亚高温火腿肠(火腿肠,风味,玉米淀粉,卡拉胶,分离蛋白,复合磷酸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