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家拳到底应该怎么练?

 tjboyue 2017-01-29



中国功夫的内家拳绝对不是傻练的功夫,

光下傻力气、不思考领悟会事倍功半的。


在多数人的意识里,

武术就是吃苦受累才出功夫,

这话只说对一半,

你练对了再加上刻苦才会事半功倍。


反之,几年十几年不出的比比皆是。

内家拳,初入门时可能苦些,

但愈往后是愈舒畅的,内外身心皆然。


之前就说过,你练对了,

练一天有一天的进步,

练一遍有一遍的进步,

好像银行存钱越来越多而且还有利息。

前提是你练对了。


无论是站桩还是行拳,

你练对了就是欲罢不能,

在里头舒服的不得了。


要是内家拳对身心没有好处,

怎么会是流传千古的绝学呢?


寻到明师指教很重要呀,

自己有没有悟性更重要。


同门师兄弟中,努力练习的没成,

平时努力并不太够的反到成了。

(我就是平时不是太努力的)

但是,每次见到师兄弟时他们都说:

你一定私下偷偷努力的练了。

事实是我只是有空练了几下。


每天练得痛苦不堪,每天强逼着自己去练的,

如果几年了还这样,那真是没练对。

得是身心愈发地健康,天地越发地宽广才对。





功夫中身法的练习,是有窍门的。

真传一句话,就两个字:中线!


打拳要时时刻刻把握自己的中线,

中线不倒你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倒了人家的中线你就赢了他。


我所学三派功夫:


咏春,形意,太极都讲中线。


练习的时候,要始终稳定中线,

但是在身法转换的时候,

主观意识里要把中线提前移动出去,

也就是说,

中线移动在身法之前,

一下身体就灵动了。


任何有内功的拳法都是如此。

等你有了功夫,

这个中线移动的窍门会给你很多惊喜。


会英门的弟子都感受过我的身体移动的拳,

那是一种很恐怖却无法捕捉到的身法之拳。




有两种动物,要观察学习,

一种是猫,一种是鸭子。


猫一惊乍的时候,或者说准备攻击的时候,

身体倏地往后一缩,两个屁股瓣高高耸起,

前爪子伏在下颌使劲挠住地,

浑身象压紧了弹簧一样随时放出去。


鸭子则是上岸的时候抖干净身上的水,

那个大肥屁股左右高频率地震动,

带动全身地抖动。


我们形意拳说的惊起四梢,

猫大约都能做到。


眼睛瞪得滴流圆,爪子使劲抓住地,

嘴扣得紧紧的,

头尾竖立笔直一条线。

下一步就是致命一击。


形意拳应当是非常古老的拳法,

薛颠提出来其起源于上古时代,

是人类对动物捕食本能的模仿。


后来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与道家的性命之学结合起来,

才成就了如今的大器。




食肉猛兽的手段,

其实就是一扑加一咬。

我们人不能咬,

就是紧扣牙关,

不然力就不整了。


力从脚下起,不过非从脚下生,

那么这个力量的发动机在哪?

说出来不雅,其实就在屁股!

练形意拳你得找到自己的屁股,

找不到一辈子半截子拳。


八极拳其实也是如此,

说你的拳有腰没胯,

就是说屁股没找到。


传统武术发现了这一点,

八极拳就有专门的悠胯练法,

要把那里打开,

上下连接成一体好发整劲,

只是你功夫没到悠,

来悠去的是体会不到里头的奥妙的。


形意拳其实无论三体式

还是五行拳都在练胯,

找不着胯是时候还没到。


五行拳打出浑然一气,

就不会见棱见角了。


自然,须得拙力去尽,灵劲遍体。

快是演,慢是练,见不到快慢才是打。


五行拳慢到极处就是三体式,

各式拳法打出的都是三体式,

有一句话我师父经常挂在嘴边,

就是万法不离三体式。


我练拳不到一年时,就解释过这句话。

说是不是所有动作都是以三体式为基础的变化。


劈,钻,崩,炮,横五拳其实也都是三体式。

动功鹰捉就是动起来的三体式。

当时师父很惊讶。






从入门打劈拳,到把五行拳打个遍,

身上渐渐出来整劲,

再逐步进入到细细找劲的阶段,

虽然这五拳与鹰捉都是三体式,

但是,这五拳的发力也有细微的不同之处,

慢慢的五拳中自己独特的东西你就找到了。

找到了,你就练成了。


先找到共同的东西,再把他们区别开来。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先把种种之劲力规整到一种劲,

然后,再把他们区别出来不同劲。


这时再看鹰捉,

(我们尚氏的叫鹰捉)

别派的叫劈拳。


回头再打拳时,

就发现了他们与三体式的关系。


你会顿悟先贤们把鹰捉(劈拳)

放在第一位的深刻用意。


也会明白为何说“万法源于三体式”。



长按或扫描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