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样底部富含丰富的金属结核矿,以太平洋为最,人类未来在海洋

 _王文波 2017-01-30

据统计,世界大洋底约有15%的面积被多金属结核覆盖,其中,(1)太平洋约2 300万 km2,主要有C - C区、东北太平洋海盆、中太平洋海盆、南太平洋海盆、东南太平洋海盆等5 个分布区。(2)印度洋约500万km2,主要有中印度洋海盆、沃顿海盆、南澳大利亚海盆、 塞舌耳海区和厄加勒斯海台5个分布区。(3)大西洋约850万km2,主要有北大西洋(凯尔 文海山、布莱克海台、红黏土区和中央大西洋海岭)和南大西洋少数几个结核丰度小、金属 含量低的分布区。

在整个大洋底,目前已发现67处远景区(20个矿域和81个矿区),其中13个矿域和41 个矿区位于太平洋底,主要包括克拉里昂-克里帕顿成矿域(富含镍-铜-铁-锰型矿)、 秘鲁成矿域(富锰矿)和麦哲伦海山成矿域(富钴结壳)。在印度洋底有6个矿域和20个矿 区;大西洋底有2个矿域和20个矿区,其中包括4个富钴结壳区。整个大洋底多金属结核 富集区资源量为817亿吨,其中太平洋占80%、大西洋为10. 5%、印度洋仅9. 5% ,而且在大 洋底总资源量中、富镍铜型结核占25%、富猛型占3. 5%、富铜型为3. 5%,其余为铁锰型 结核。

1976年阿切尔(Archer)统计了所有与大洋有关的1 523个测站的数据,计算出结核总 资源量约750亿吨,霍尔舍(Helser)估算结核总量为700亿吨。尽管统计数不同,但可见大洋 多金属结核量之巨大,更何况结核每年还以1 000万吨的速度在继续生长。结核中含有80 多种有用元素,其中锰、铁、铜、钴..镍、锌的含量较高。有人计算过,太平洋CC区约有540 亿吨干结核,其中含锰100亿t、铁150亿t、铜5. 2亿t、镍6. 5亿t、钴1. 15亿t。

大洋底形成如此巨量的多金属结核和有用金属物质(如锰、铁、铜、镍、钻等),其成矿物 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它们又是怎样形成多金属结核矿的?关于它们的矿源物质、成矿条 件与机理、成矿环境与控矿因素、成因类型和成矿模式等,长期以来都是研究者们所讨论和 争论不休的问题。

探索更多新奇关注微信公众号“探索最新奇”(tszxq0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