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江口的变迁

 秦王888 2017-01-30

====================================================
南通地区海岸线变迁

南通地区海岸线变迁


春秋时期

汉朝

公元前1世纪长江三角湾北侧沙嘴的南缘,约在扬州、泰兴以南江岸,折东北至如皋、李堡一线。沙嘴前端在如皋以东。其东有一古沙洲(扶海洲)将长江主泓分为 南北二道。由于主泓流向逐渐偏南,接近北岸的沙洲与沙嘴之间的夹江淤积,沙洲并岸,形成了沙嘴的延伸。如扶海洲并岸后,形成了凹入滨海三角洲平原的马蹄形 海湾(即新川港前身)。

六朝时期北侧岸线大致在今泰兴、如皋以南至白蒲以东一线上,沙嘴前端推至如东(掘港),称廖(料)角嘴。南通尚在大海之中。岸外在 今南通与海门间涨出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17.5公里的胡逗洲,唐末胡逗洲并岸,又形成今川腰港马蹄形海湾。廖角嘴推展至今佘西附近。唐时岸外又涨出东 洲和布洲,后合为东布洲。北宋前期相继并岸,廖角嘴延伸至吕四。
南宋时期变化算是比较大的

南宋时岸线大致在泰兴、狼山、刀刃山、江家镇一线。今海门县东南部和启东县尚未成陆。 14、15世纪开始,长江主流移向北泓,海门县(今启东县北)境土地大片坍没。

元至正中~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门县治三次向内陆迁徒。最后除吕四一 角外全部坍入江中,终于废县为乡,并为通州。清雍正以后又开始沉积,形成海门群沙。乾隆年间海门群沙靠岸,形成今海门县。道光年间,海门以东又出现启东群 沙。光绪年间启东群沙并岸,廖角嘴移至今寅阳附近。今日北部三角洲面貌基本形成。因而长江口北岸沙嘴的伸展,基本上是自西北向东南逐个合并沙洲而形成的。


===========================================

长江口的变迁


长江南岸在近4000年中基本停留在冈身一带
而长江北岸与海岸在不断向前推进

这是春秋时期的长江口,

517.jpg (107.75 KB, 下载次数: 0)

517.jpg

518.jpg (38.56 KB, 下载次数: 0)

518.jpg

长江三角湾北侧称为扬泰古沙嘴,约在扬州、泰兴以南江岸,折东北至如皋、李堡一线。沙嘴前端在如皋以东。其东有一古沙洲(扶海洲)将长江主泓分为南北二道。
这是2000多年前,汉代时期长江口的大致海岸线示意图,(长江北岸在海安那里,南岸在嘉定一线)

DSC07808.jpg (40.06 KB, 下载次数: 0)

DSC07808.jpg

515.jpg (95.38 KB, 下载次数: 0)

515.jpg

由于长江主泓流向逐渐偏南,接近北岸的沙洲(扶海洲)与沙嘴之间的夹江淤积,沙洲并岸,形成了沙嘴的延伸。
扶海洲并岸后,形成了凹入滨海三角洲平原的马蹄形海湾(现洋口港)。六朝时期北侧岸线大致在今泰兴、如皋以南至白蒲以东一线上,沙嘴前端推至如东(掘港),称蓼角嘴。在今南通与海门间涨出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17.5公里的胡逗洲。

502.JPG (62.55 KB, 下载次数: 0)

502.JPG
唐末胡逗洲并岸,蓼角嘴推展至今佘西附近。唐时岸外又涨出东洲和布洲,后合为东布洲。北宋前期相继并岸,蓼角嘴延伸至吕四。

503.jpg (89.69 KB, 下载次数: 16)

503.jpg

南宋时岸线大致在泰兴、狼山、刀刃山、江家镇一线。14、15世纪开始,长江主流移向北泓,北境土地大片坍没。元至正中~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门县治三次向内陆迁徒。最后除吕四一角外全部坍入江中,终于废县为乡,并入通州。

504.jpg (62.19 KB, 下载次数: 16)

504.jpg

清雍正以后又开始沉积,形成海门群沙。乾隆年间海门群沙靠岸,形成今海门县。道光年间,海门以东又出现启东群沙。光绪年间启东群沙并岸,蓼角嘴移至今寅阳附近。今日北部三角洲面貌基本形成。因而长江口北岸沙嘴的伸展,基本上是自西北向东南逐个合并沙洲而形成的。

510.jpg (64.9 KB, 下载次数: 20)

510.jpg

519.jpg (65.69 KB, 下载次数: 16)

519.jpg

DSC00009.jpg (86.1 KB, 下载次数: 16)

DSC00009.jpg

关于崇明岛,
公元618~626年(唐武德年间),在今吕四一带的东布洲南面水中涨出两个沙洲。隔水70余里,时名东沙、西沙,这就是崇明岛的前身。1025年(宋天圣三年),于东沙西北续涨姚刘沙(因姚、刘两姓先居而得名),并与东沙接壤。总称崇明沙。五代时期为崇明镇。
1101年(宋建中靖国元年),姚刘沙西北隔水50里处又涨出三沙(因三次叠涨而成,得名)。
元代先后涨出营前沙等10余沙。1277年建立崇明州。元末东沙坍没,西沙坍存无几,三沙北涨,姚刘沙南坍北涨,渐与三沙连壤,明初改为崇明县。
明代先后涨出马鞍沙等30余沙。1522~1722年(明嘉靖初年至清康熙末年),诸沙涨坍频繁。姚刘沙与三沙坍没,西沙等先后陷于水,平洋沙先大涨而后大坍,而长沙却与坍存之平洋沙和周围的袁家沙诸沙涨连成片。因沙滩涨坍,曾五迁其治。

505.jpg (103.82 KB, 下载次数: 16)

505.jpg

506.jpg (85.9 KB, 下载次数: 16)

506.jpg

清乾隆时崇明岛在涨中连成东起高头沙、西至平洋沙,长200里、宽40里的一个大岛。今崇明岛基本轮廓形成。清顺治、康熙年间,又涨出日隆沙等30余沙。清末,全岛上已有长沙、响沙等60处。
乾隆时期长江中沙洲示意图和十九世纪的崇明县示意图(包括启东)

507.jpg (92.82 KB, 下载次数: 19)

507.jpg

508.jpg (76.52 KB, 下载次数: 18)

508.jpg

长江口沙洲的出现,使河道分汊,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长江主流往右偏移,使河口的南汊道刷深,扩宽,呈发展趋势,北汊道则日渐淤浅,束窄,呈衰退趋势,使沙洲逐渐并入长江北岸。当南汊道成为长江径流主要通道后,新的沙洲、沙坝发育,使河道再次分汊,继续向东南偏移。随着河口汊道的 发展演变,河口三角洲便不断向海中延伸。

509.jpg (58.5 KB, 下载次数: 18)

509.jpg

目前的态势:崇明岛将最终于并于长江北岸、下一轮是长兴岛~九段沙的岛群出现

513.jpg (42.26 KB, 下载次数: 18)

513.jpg

524.jpg (55.38 KB, 下载次数: 15)

524.jpg

本帖最后由 ppy 于 2011-11-23 18:24 编辑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并入长江南岸的沙洲呢?其中之一就是清洲。
清浦是宋代至元代在吴凇江口、长江口中由于泥沙沉积形成的一个沙洲(岛),这是宋—元代上海时期的上海示意图。图中的清洲应该还在长江中间一些,

00002642.jpg (95.57 KB, 下载次数: 14)

00002642.jpg

这是宋政和十年(1111年)示意图中的清洲。

1111年(政和元年).jpg (91.52 KB, 下载次数: 16)

1111年(政和元年).jpg

关于清洲的形成,没有历史上的记载,但可以推测,在宋元时期长江口逐步形成崇明岛的历史中,靠近南岸的沙洲中,有其中一个成为后来的清洲,由于长江水的冲击,北坍南涨,逐渐向南岸靠拢,与吴凇江(虬江)的出海口逐渐逼近。
由于长江的泥沙随着潮水涨入吴凇江,逐渐沉积将原来宽阔达二十里吴凇江口逐渐变狭窄。也由于清洲的存在,长江水流冲击作用的减少浦东地区成陆速度也加快了,

511.jpg (91.99 KB, 下载次数: 0)

511.jpg

512.jpg (99.08 KB, 下载次数: 0)

512.jpg

523.jpg (88.02 KB, 下载次数: 0)

523.jpg

老吴凇江口逐渐淤塞,清洲与长江南岸也距离越来越近,这一段由长江分支逐渐变为河道,长江枯水时,吴凇江上游来水有时会反向流入长江,称为南跄浦。
南宋时期的清洲,

521.jpg (89.24 KB, 下载次数: 0)

521.jpg

明初,江浙沿海屡遭倭寇扰犯,明初洪武十九年(1386年)开始设海防,在现宝山县城处设吴凇江守御千户所(说明当时已经把这里作为吴凇江口),并在江东建清浦旱寨。洪武三十年(1397年)太仓卫指挥刘源筑土城于清浦寨加强防守,这是高桥建城之始。有了城寨其附近就形成了集市,后成为清浦镇。清浦镇濒临清洲中间的清浦港而建,镇名由水得。

明代地图上的青浦盐课司(即清浦)
注:清浦古代是称为青浦的,大概为与后来的青浦县区别,改称清浦。青浦建县时,高桥的青浦镇已经被倭寇所毁。

DSC00014.jpg (104.96 KB, 下载次数: 0)

DSC00014.jpg

原太湖入海通道之一的东江出海也被塞,转而向东由现在闵行东的闸港入海,后又被堵塞,转向北,入吴凇江的支流黄浦,经上海浦在现在虹口(虬江)入吴凇江。

明松江府《云间通志》记载:“永乐元年(1403年)户部尚书夏元吉奏云:松江大黄浦乃吴凇要道,今下流壅塞,难即疏浚,旁有范家浜至南跄浦口,可延达海,宜浚令深阔,上接大黄浦,以达泖湖之水。。。上从其言,命集民丁开浚”,次年动员十余万民工疏浚范家浜,其后大约经过几十年,黄浦江形成大浦,通过南跄浦入长江,并取代吴凇江的位置成为太湖出海的主流。(但吴凇口的名称却没有改为黄浦口)。

522.jpg (97.25 KB, 下载次数: 0)

522.jpg

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平江伯、总督漕运的总兵官陈煊见宝山海滨地势低洼无标识可辩,且又是和长江口和东海的交汇之处,航道上浅滩众多,上奏明成祖:“嘉定濒海地,江流冲会,海舟停泊于此,无高山大陵可依,请于清浦筑土山,方百丈,高三十余丈,立堠表识。”准奏后,命“海运将士”修筑而成。(注意:宝山在长江一侧,而清浦旱寨在吴凇江一侧,两者不在一起)。
烽堠的外形据记载:宝山烽堠初筑时“距海三里,山基以巨木为桩,上垒土而成,高30余丈,四周各广百丈。山上林木蓊茂,山顶建龙王庙、观音殿,春时香信游人至如织。”白天在烽堠顶端燃起烟雾,夜晚则点亮松明子,船舶能依赖“灯塔”辩明方向、安全地进出长江口。下图为后人所绘制。

301.jpg (73.61 KB, 下载次数: 0)

301.jpg

烽堠即成,帝亲为文记之并赐名宝山。称为《永乐烽堠御碑》。
由明成祖亲撰的碑文可知,诏建烽堠之缘由是因为宝山一带频临海墟“外即沧溟,浩渺无际”“凡船舶往来,最为冲要,然无大山高屿以表识。”修造一座烽堠,使之作为船舶航行的标识,“以为往来之望”是成祖的心愿。刻石志之:“昼则举烟,夜则明火,海洋空阔,遥见千里”,船舶进出长江,有了航海的标志,同样也成为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航标。 
《永乐御碑》碑文

DSC08618.JPG (55.13 KB, 下载次数: 6)

DSC08618.JPG

DSC00017.jpg (70.65 KB, 下载次数: 1)

DSC00017.jpg

DSC09636.jpg (73.63 KB, 下载次数: 7)

DSC09636.jpg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共有二万七千八百余人,阵容如此之大,航程如此之遥,行前必须要做大量的航行安全保障工作。郑和舟师遗物之一-----《郑和航海图》即一明证。图中分别绘明了航线所经各地的方位,航道的远近以及航行的方向。在往返航程图中,均标有吴淞江、宝山一线。明茅元仪《武备志》卷二百四十亦记: 
“(起程)太仓港口开船,用丹乙针、一更,船平吴淞口。(返程)用辛酉针,三更,船取南汇咀,收洪,平宝山。” 平者,即船身正横与某地(物标)相平。 
这是《郑和航海图》中的宝山、吴凇江,

302.jpg (47.48 KB, 下载次数: 1)

302.jpg

明正统九年(1444年)都指挥翁绍宗奏建砖城于清浦寨左,仍名清浦旱寨。
明弘治《上海县志》(1488~1505年)的上海县地理图、正德《松江县志》(1506~1522年)的松江府境图中,也将境外的宝山画于图中(界浜外),

DSC04185.jpg (117.36 KB, 下载次数: 2)

DSC04185.jpg

DSC04184.jpg (100.53 KB, 下载次数: 4)

DSC04184.jpg

由于自明嘉靖三十二年起(1553年),清浦镇屡遭倭寇骚扰达几年之久,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置协守吴淞中千户所于清浦旱寨(属于吴淞千户所管辖派遣)。

关于宝山堡城

明文人王世贞的《宝山堡记》描述了宝山堡建设的经过:
由于永乐的宝山只是航海标识,没有防卫职能,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兵备右参政王叔杲谓:“旱寨去山十余里,不足以了望”,而“宝山之了指掌于数百里外,于形势最便,乃奏记。”

DSC00009.jpg (69.47 KB, 下载次数: 3)

DSC00009.jpg

DSC00012.jpg (29.41 KB, 下载次数: 1)

DSC00012.jpg

经奏准,兵备右参政王叔杲遂在烽堠(宝山)之两麓筑新城,将清浦旱寨屯兵四百多人迁于此,更名“宝山千户所”,城周长3.3华里,高二丈六尺二寸。四门皆建楼、敌台、吊桥、护城壕等。史称明代宝山堡城。
但在六年后的万历十年(1582年),万历十年七月十三日夜的暴雨、台风、狂潮冲毁海堤,宝山被冲坍没入滔滔江水。建在宝山西麓的宝山城的东北角也被狂潮冲坍。

DSC09628.jpg (49.92 KB, 下载次数: 1)

DSC09628.jpg

这是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编的嘉定县志上所绘画的宝山、宝山城图(此时宝山已被潮水冲坍已二十三年)图中法昌寺即清浦镇地。

DSC08240.jpg (53.03 KB, 下载次数: 1)

DSC08240.jpg

由于清洲是北坍南涨,明代宝山堡城终于在清康熙八年(1669年)全部坍没入长江。明代宝山城从建成到全部坍没入江,前后历经93年。位置在现在外高桥港区的长江深水区。

这是高桥地区康熙年间地图与民国地图对照:北边坍十三个图,南涨不少土地。

DSC09686.jpg (72.19 KB, 下载次数: 5)

DSC09686.jpg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苏州府海防同知李继勋因屯兵所需,奉旨督建新宝山城。城址选在已坍没入江的明代宝山城西北三里处(今高桥镇东北四华里)。城方广六十四亩,(绕城一周大约三里),有城门四,水门一,四个城门都有内外两个门洞,雉堞楼橹咸具。城内驻防兵三百名,并无民众居住,史称清宝山城,今俗称老宝山城。

明代宝山堡城和清代宝山堡城位置图

DSC08238.jpg (50.66 KB, 下载次数: 2)

DSC08238.jpg

清雍正十年(1732年)的七月十六日夜晚,飓风怒吼,海潮汹涌,冲决海堤,内捍海塘以西二十里地尽淹,平地水深三四尺。在这次海溢中,宝山城内守备署倾圮。
光绪《宝山县志》海塘图中的清代宝山堡城和《永乐御碑》

DSC00005.jpg (102.41 KB, 下载次数: 4)

DSC00005.jpg

光绪《江东志》江海塘堤墩汛寺宇全图中的清代宝山堡城、御碑亭和《江东宝山城图》

这说明在明代宝山和城堡坍没前,永乐御碑得到妥善保存,建清代宝山堡城后,还将其立于城外亭中,宝山城东北为城隍庙和关帝庙,城隍庙祀平江伯陈煊为城隍,

DSC09974.jpg (74.31 KB, 下载次数: 8)

DSC09974.jpg

DSC09969.jpg (50.41 KB, 下载次数: 7)

DSC09969.jpg

民国九年(1920年)《宝山县续志》高桥乡图中清代宝山城周围地区图,周围护城河还清晰可见

DSC09971.jpg (69.28 KB, 下载次数: 0)

DSC09971.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