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汗马研习群路演《社区内容之王养成记:徐箴言和他的生态农庄》

 微微传奇 2017-01-31
小马哥说


过去房地产注重空间价值,强调外观和品质,现在房地产行业正从过去的空间时代进入到内容时代,通过空间承载什么样内容,承载什么样生活方式,将成为地产企业竞争未来的重要能力。   

有一个农人,叫徐箴言,从一个广告人成为鱼菜共生的内容之王,完美跨界;始于农场而 非止于农场,源于农业却又超越农业!它吸引了万科,吸引了众多的合作者是因为——当开发商纷纷为更多的土地各方周旋的时候,他只要很小的一块天地,为它赋予了千亩良田都无法企及的价值;当地产陷入到产品过剩创新乏力的泥淖的时候,他用自成体系的生态反过来成为房地产争相植入社区的内容之王。

今天20160615晚上8:00汗马研习社社亲、汗马研习社农业委员会委员徐箴言在汗马的社群里面分享了他的艾维农场的故事-------      


直播语音转载自《《马上说》第21期:徐箴言——鱼菜共生将生态植入社区


来源:汗马研习社(ID:hanmayanxishe01)

语音直播:徐箴言

编辑:赵   懿



“当别人在谈梦想的时候,我们却在讲故事”,艾维农庄如今已走过了5个年头,在艾维的成长中每一天都会发生许多故事,把这些小故事一个一个的串起来,大家就可以看到一个小农庄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出了今天的成绩。



给大家介绍一下,左下角的就是我,徐箴言,右上角是我的搭档王树民先生。我俩是三十多年的老朋友了,在2009年的时候,我们两个在金融危机过后就凑到一起开始琢磨,希望能够为自己的退休生活来一次新的创业。但做什么呢?我们最后确立了这样一个原则:



但是冲着这个方向找了十几个项目最后都被PASS掉了,最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树民先生去美国夏威夷参加了一个鱼菜共生的培训,当听到这种技术能够节省90%以上的水,不用肥料而且节省劳动力后,我们都觉得这个项目很刺激,于是决定就做这件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最初的时候,我们只是租了一亩的一个地方和一栋别墅,并请了国外的专家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几位应届毕业生,建了一个实验室。大概有半年的时间是非常艰苦的,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半年后才终于见到了曙光。养鱼鱼活了,种菜菜开始长了。




这个时候原来的地方也面临着拆迁了,于是我们又换了一个大概二十亩的地方,并建起了一些像童话小屋一样的小房子。我曾经做过十几年的广告公司,并且在美术和摄影方面也有一些特长,我便利用自己的这些特长把房子设计得美轮美奂,而且还建了很多的小木屋。

央视7套的《科技苑》栏目在2014年1月份来艾维拍摄了一部专题片,重点介绍了艾维的鱼菜共生模式,并在社会上获得了巨大的反响。



央视的《科技苑》节目报道的内容主要是艾维的鱼菜共生,其实和鱼菜共生同样出色的,我们还有个技术叫气雾栽培。这两个技术是支撑艾维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鱼菜共生这个技术其实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一直没有什么长进,只是简单的把鱼和菜放在一起。

在三十多年前,美国的一个节目报道了一个叫詹姆森的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开始在城市里进行这项研究,非常具划时代意义的是,他就把鱼和菜是分开来饲养的。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多少鱼可以配多少菜,多少菜可以配多少鱼,有了数据就成为了科学。


而这个技术在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后已经日渐成熟。现在在美国这就像一场运动一样风起云涌,被很多人推崇,也被很多的人采用。现在他们也认为鱼菜共生种出的菜比土里生长的有机菜还要有机,因为这个系统里,真正是鱼帮菜菜帮鱼,可以做到养鱼不用换水,种菜不用施肥。是非常好的一种生态种植模式。



上图就是美国一个很典型的UI技术——鱼菜共生。他们把鱼养在这种蓝色的这种大塑料缸里面,他们现在密度已经做到很大了。然后把鱼的粪便提取出来,把含着营养的水放到槽子里边儿进行流动,槽子上面有很多漂浮的板,浮板上有孔,孔上可以种菜,一个孔可以种一棵菜,一个月就可以有一茬菜生长出来。这种方式是非常稳定的,而且也很赚钱,在美国这样种植出的一棵生菜就需要3个美金到3.5美金,是很发财的。



我们艾维又根据中国的特点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路。我们把这个技术与旅游和观光结合起来,又发挥了我自己在艺术方面的一些特长,就把它做成一个很好的,美轮美奂的具有田园风格的景观。把他们原来在大塑料槽子里面的那种方式做了变革,然后模拟一条河在温室大棚里边,让他循环旋转起来,水是流动的,鱼在里面游。岸上水草丰肥鸟语花香。这个创意推出来之后,让很多人都非常的喜欢。





大家可以看一看下面这两张照片儿都是很惊人的。


左边这位美女的手里拿着的两颗苦菊,就生长了六十一天,是在我们这个鱼菜共生系统里边儿种植的,单科重量已达到了3斤半。右边那个是我们在鱼菜共生系统里边儿种的芋头,这个就是普通的小芋头,一颗就可以长到十斤。所以说这个生态系统,很多的表现真的是远远超过我们原来的一些常规的设想,他总是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惊喜。


这是海口的喜来登酒店,他们引进我们的技术。加盟我们做的一个生态农场,其实就是一个生态餐厅了。在这个餐厅里边整个做了一个完整的鱼菜共生系统。在这个餐厅里有很多人在里面就餐。在这里一个晚上一张椅子,大概就是一个火锅吧,就是五百八十块钱的收入




在北京我们也做了一个屋顶农场。在成都万科我们也做了一个很大的生态餐厅,这个生态餐厅现在经营的也非常不错,那些小伙伴们都非常的努力,并且也有很好的收入。我们跟万科下一步可能也会有一些新的合作。

刚才说的是鱼菜共生,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艾维的另一个很出色的技术气雾栽培。



看这两个图就能知道大家平时在农博园里边,在一些书博会里面都可以看到一个金字塔型的架子,在架子上面是泡沫板,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营养通过管道和喷头给它根部进行喷湿。植物的根系没有了土壤的束缚和阻碍就会发育的非常的夸张,甚至可以发育成原来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所谓根深而叶茂, 根部发育起来后,它的叶子就会得到更多的营养,成长的更快,叶子就可以接触更多的阳光能量。而光合作用则会给根系提供一些新的营养发育的条件,那么这种方式种出的菜又叫太空菜。因为这种技术发明之后被美国的nasa,就是美国航天局应用到了空间站里。经过实践证明,这种方式种出的菜营养丰富,口感也非常的好。




这个技术也是现在封存在我们艾维,还没有向社会公布的,如果公布了那效果也会非常明显的。下面我要说一下气雾栽培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它可以立体种植。

大家知道我们平时现在看到的大棚都是在地面上,在平面上种。这样对土壤的利用效率,应该说是非常低的,如果我们在这个的基础上用一个圆筒形状来种植的话,圆柱的表面积展开的面积是周长乘以高一下子就可以比原来的投影的面积多出来7-8倍,这样的话就可以很好的节省土地和空间,接触到阳光


我们还运用了气雾栽培这个技术,进行了我们阳台菜园的发明。大家知道,平时在阳台上种菜,都是用的泡沫箱或塑料盒儿,种上十颗八颗菜,又不舍得吃又不忍心看。我们就发明了一个直径只有十公分的立体圆柱形的种植器。上面可以一下子送一百八十颗菜,当然不仅是菜了,可以种花和其他各种的植物。我们的这个发明也已经拿到了国家的专利。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各种新款式的创新,现在看起来就不仅仅是在家庭的阳台上,还可以是在办公室里、在酒店里、在餐厅里都可以有很好的这种应用。



我们这五年做的各种实验,得出了一些数据。应用了鱼菜共生和气雾栽培技术可以节省80%的劳动力。

现在中国种植的主要成本就是劳动力的成本,中国现在种植人口的平均年龄已经58岁了,也就是说可以预见在未来的14年,也就是到2030年中国的种植人口要减少90%,到那个时候,我们采用传统种植的这些农场可能就面临一个巨大的风险,就是雇不到人了。所以现在未雨绸缪,采用一些很好的能够节省劳动力成本的技术,就可以占尽先机了!

除了这个之外,一个我们用的是无土栽培。大家知道70%-80%的病虫害都是通过土壤来传播的,来寄居、繁殖、越冬等。我们这是无土栽培,就可以做到不用农药,而且我们的农场是五年来坚持就没有用农药,已经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我们在鱼菜共生中完全不用肥料,只靠鱼的粪便来进行转化,在气雾栽培方面,我们用肥料相比于传统的有土栽培可以少用80%-90%的肥料,这在成本这方面可以节省很多,我们可以节省90%以上的水,可以节省土地,可以节省很多。

明白这种方式可以怎么样有效的节省成本、怎么样有效的提升品质。我们再看一下我们艾维这五年来一直在做的一个很好的生态链。





除了这个之外我还做了一个很好的一个生态小环境。这里就引出来我们艾维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位,这个定位就是:始于农场,而非止于农场。大家知道很多人都在做农场,很多做农场的可以说都在惨淡经营,为什么?就是他们仅仅把农场做成一个农场了,仅仅就是在农场里做了种植做了养殖,他们没有考虑其他的方面。另一个方面是源于农业而超越农业。做农场绝不仅仅是在做农业,如果是我们是按照农业的方式来做,那就会很辛苦。



所以说说把农场做成一个大的平台。把旅游、观光、休闲、餐饮、养老、养生、教育、亲子等都可以放到这个平台上。这个大平台真的可以创造出非常多的增量和新的价值,而且我们的空间绝不仅仅是一个种植空间和养殖空间,它是一个全新的为人群提供非常好的精神产品的空间。我们倡导的是一种未来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做好一个农场制胜的法宝。下面这张图是我们平台的简要模型:



最后我要说一下艾维的愿景:我们用了五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从无到有,从零到一这个模版的研发。现在我们正在做从一到n的这种复制。我们希望能够有无数个“小而美”的农场就像一串珍珠一样把每一个城市呵护起来,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大家价值观一致的合作伙伴和我们一起来成就这个非常美好、非常有意义的事业。



汗马研习社微信号:(hanmayanxishe01)转载请请注明出处

原帖地址: http:///3B4up3


有机会:资源循环、可食花园、创客平台… 一个小农场的大眼界

 

有机会:这样的花园式生态农场,去了就不想离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