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临床模拟练习

 liyh65 2017-02-01

经方临床模拟练习-每日一案(第180期)

卞某,男,36岁。

患者手足厥冷,胀痛麻木已经两年,手足厥冷时,手足汗出欲滴,其汗出随厥冷之轻重而变化,厥冷严重则汗出多,厥冷轻则汗出少,曾服右归、八味等而无效。

患者体格健壮,面颊丰腴,目炯有神,舌质红,脉沉弦有力,偶有腹胀,别无他疾。

处方:██汤,5剂。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1剂后,患者自觉有气从心下往下行走,直抵小腹,且腹中微微而动,矢气频频,顿感小腹宽舒,随之手足转温,汗出减少;药尽,四肢胀痛、麻木消失,但汗出仍不能止。

上方加味,又5剂,药后,厥回汗止,患者自以为病愈而未复诊。不久旧病复发,厥、汗如初,为已奏效而不能断根?

仍以原方加味,又服6剂,厥回冷消,汗出已止。此后未再复发。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小柴胡汤。(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丁老太,1982年退休后,偕夫于家中同营制衣业,房舍简陋狭小,环境郁闷。入夏以来,频频汗出。

至8月下旬,偶患风寒感冒,稍见头痛、鼻塞、纳差、乏力。自服感冒药,终未解除。

延至9月9日,诸症加重。逮及傍晚,骤发寒颤。虽时属秋令燥热而复以厚衾,仍寒颤不止。如此二小时许,转为发热,身如热灼火燎,继则四肢抽搐。家人惶恐,急送医院。

入院后测得体温40.5℃,诊断意见“发热待查”,予退热及抗惊厥处理,并给补液。施治后惊厥解除,体温下降而未清。嗣后每夜寒热交作,服解热药体温可以稍退而他症如故。待至13日晚始邀余诊。

证见:恶寒发热而先寒后热,动辄汗出,口中苦甚,两胁痞胀不舒,常欲以手相揉,频作呕恶,发热至此已四天,前两日食后即吐去,近两日连连泛恶不吐,胃纳甚差,不思谷食。脉则两关滑大,两尺寸俱俯,苔薄微黄而干。并测得体温38.2℃。

据此证情,乃伤寒少阳病无疑,急书小柴胡汤:柴胡3g,党参9g,姜半夏9g,黄芩9g,炙草3g,生姜一片,红枣3枚。

服三帖,诸症悉蠲,寒热亦净,知饥纳食。继以两调气阴之剂善后。

【原文复习】

《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第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者,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弦紧者,与小柴胡汤。

《伤寒论》第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各家论述】

《古今名医方论》引程郊倩:方中柴胡以疏木,使半表之邪得以外宣;黄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从内彻;半夏能开结痰,豁浊气以还清;人参能补久虚,滋肺金以融木;甘草和之;而更加姜、枣助少阳生发之气,使邪无内向也。总之,邪在少阳,是表寒里热两郁不得升之故。小柴胡之治,所谓升降浮沉则顺之也。

经方临床模拟练习-每日一案(第180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