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道还元之脉理奥旨(吕祖注)一(1)

 月上澄天 2017-02-03

洪濛未判,一氣混元。

呂眞人曰:洪濛未判者何也?太荒以前,未有天地之先,所謂無極之主宰,在人則未生之初,無有而無不有,一點靈氣而已。氣者何?一點靈光,混混沌沌,無所作用,而冥然寂然。無天地之形,自有天地之理,所謂元也。無極生太極,基於元始。在人則未胎時一點靈,此靈萬刼不改,所謂有形有質皆有壞,無形無影才是眞,卽此義也。

太極初分,五行列位。

呂眞人曰:太極初分者,旣有天地之後,則天主覆而地主載。在人則自嬰兒地一聲,而後有形有質,內蘊無窮,亦居然一太極也。天地開而隂陽判,隂陽判則有五行,位鎮八方,相生相尅,而成造化。所以萬物之化生,無非五行之鼓鑄。在人則內之五臟,自有五行,亦相生相尅,分鎮八方,而成變化。此所以推原乎脈絡之根本也。

隂陽貫乎萬象,水火運於兩間。

呂眞人曰:隂陽者,天地二氣。陽剛而隂柔,陽主動,隂主靜,寔統乎五行者也,統五行而鼓鑄,凡在覆載內,無不爲所主持。生生化化,自有萬象之昭垂。在人則有身中之流動化生,榖道與水道不相紊亂。五臟中或主魂,或主神,或載意,種種迭運,亦是萬象之垂也,而無不統於隂陽水火者,乃天地間生化之妙用。無水不生,無火不化,水火交濟而成治。兩間卽天地也,在人身中,居然一天地,而水升火降,所謂運也。

天氣輕清,常充盈而流轉;地氣重濁,寔凝固而安貞。

呂眞人曰:天氣輕清者何?氣卽靈陽之活潑流動,無微不入,無時間斷,謂之充盈流轉。在人亦不過一點靈陽之氣,充溢於週身耳。地氣重濁者何?乃隂氣也。柔氣下凝,必得陽氣之交而發育,所以孤隂不生,天地交而爲泰。凝固安貞者隂之氣,主乎靜而獨凝於下,觀水之潤下便明。貞者正也,與邪雜之氣不同也。在人則隂海主靜,而發生亦與邪雜不同焉。

人禀三才之末,身具百脈之關。上則符天,下則符地。

呂眞人曰:人禀三才之末者,淺言之,則天地人爲三才,人居其末也;深言之,則人禀受乎精氣神,末者,自始至終之意,卽作一全字解。身具百脈之關者,乃人身中內具三關,卽三焦也。而百竅之脈,推本乎此。上則符天者,淺言之,則頭圓象天;深言之,則頭有九宮,猶之乎九天。精氣神三者發而上沖頭頂,所以有百會一穴,猶之乎宗動之處於極高也。下則符地者,淺言之,則足方象地;深言之,則下部幽闕、命門、尾閭等竅皆下凝,隂氣往來之所。天氣原下降,地氣則上升。隂中有眞陽,陽發則帶水上朝,所以津液灌於上部,而遂布散於四肢百骸。合天地之妙用,謂之符不亦宜乎?

天有晷度,人之脈竅同其源;地有山河,人之脈絡合其妙。

呂眞人曰:天之晷度者,乃周天度數,左旋而右轉,日夜不息,纏度次舍,無所乖違,此動機,寔妙機。人之脈亦合乎周天,旋轉而不滯。竅者,卽天之纏度次舍也。謂之同源,同乎不同?地有山河,則止蓄流通,高下起伏,此地之脈也。人之脈,亦有起於何處,止於何處,起伏根源,充周無礙,寔契於地脈。謂之合妙,合乎不合?

三百六十,無非脈之貫通;八萬四千,盡是脈之穿透。

呂眞人曰:三百六十者何也?此乃人週身之骨節。一人如是,人人皆如是,無多無少,而脈之周流不滯,脈動卽氣行,節節相通,初無隔礙,其貫通何如也。八萬四千者何也?乃人通身毛竅也。人之氣脈,旣有其發源,卽有其布散。脈從氣生,氣隨脈行,從肉理而透毛竅。試觀人勞動則榖氣生,榖氣帶津流布,從毛竅出而爲汗,卽此便可明。而八萬四千亦合天之小會次。所以人禀乎天,人人如此也。

同源異用,合一分三。

呂眞人曰:同源異用者何?卽上文所謂與天同晷度之遷移,與地同山河之起伏也。異用者何?人之氣脈,雖符天地,而天地冥然,無情欲之干,常安貞而不病。人爲七情所耗,百憂所擾,久之五氣不和而生疾,有疾則用醫,此一說也。深言之,天地不自生,人則生生不已,有生則有老,而疾與死亦因之,此又一說也,所謂同源異用也。合一分三者何?脈皆一氣之流貫,從內三關發而注於左右手,亦分上中下三部,卽與天地之道,一分爲二、二變爲三、三卽生萬物,契其妙也。

內景和諧,諸灾不作;本眞耗散,百病俱生。

呂眞人曰:內景和諧者何?乃上膈、中膈、下膈之關津要會,謂之內景。和諧者,察其上中下之脈,不遲不疾,無獨大,無獨小,無獨弦,有底有面,不沉不浮,神圓氣足,便知下膈之不枯,中膈之不礙,上膈之不燋,隂陽交濟,灾從何作耶!本眞者,乃人之元精、元氣、元神也,三者亦相爲倚伏,循環相生。氣虧則精竭,精竭則氣亦不生,而神與之俱衰。神怡而氣自暢,氣暢而精自足,精足而氣與神日旺。所以本眞爲人生死關頭,倘若耗散,則動而見於脈,必有如下文所論之弊端,不能畢述於此。三元壞而百病有不生乎?

時手庸醫,習古書而未化;强猜誤認,視人命若無關。悉由脈源不分,脈理所以多錯也。

呂眞人曰:吾自成道後,以所得之醫術,云游天下,救濟人間。見有善根而或偶染奇症者,不辭辛苦,每體上天好生之德,廣行救濟。今奉上帝命,傳之於世,以啟來學。因時手粗讀古人幾句醫書,不知變通,自以爲是,執着古方。殊不知病有不齊,方亦不可盡泥。所以時手醫術,終歸於庸而不化也。惟其食古不化,所以胸無獨見之明,遇着奇症及脈之疑似,强不知以爲知,遂致誤人不淺,以人命爲兒戲,深可惜也。然其中非無聰明之士可以深造,但不肯虛心訪學,又不肯細心參詳。豈知脈之理奧,其道甚微,殊不易解,皆由自作聰明,所以終不能分別其疑似。差以毫厘,謬以千里,亦安得不錯?醫道豈易易哉!

吾試言之:北坎命根,活五黃而通九紫;南離神室,宰白璧而守青松。

呂眞人曰:此推論脈之發源。脈皆發源於五臟之眞氣。北坎者何?在天則坎爲水,居北;在人則至隂之所,腎是也。腎屬水,故取象於北坎。何以謂之命根?蓋先天隂孕乎陽,爲發生之始。人之腎水,乃生身源頭,兩腎中間一穴,有眞火在焉,所以作生化之本,故謂之命根。活五黃者何?五黃乃中宮之土,其色黃,土數五,故曰五黃,在人則脾土是也。曰活五黃者何?土無水則燥而不生物,無火則土亦冷而不生。所以水中寓有眞火,合而潤煖乎脾胃,謂之活五黃。通九紫者何?九紫卽南方離位,屬火,火本赤,但赤與北方之水相映,水色黑,赤黑成紫,在人則爲心,故心屬火。曰通九紫者,火得水之上升以交濟,則火不烈,而心不燋燥而寧。心下有小腸相附麗,特言心者,省文耳。南離卽心,心爲神明之區,神不寧則謂之火烈,火烈則火烹而溢,水溢而涸,則不能活乎金,其金必至於燥。白者,西方之金,其色白。璧字勿泥,在人則肺是也。肺金燥,多因心火盛,而逼腎水之漏,水漏不能上朝,而肺故燥。所以心爲肺之源頭,謂之宰白璧。舉肺而大腸可推矣。守青松者何?東方屬木,其色青,在人則肝是也。肝藏魂,若心火盛,逼腎水洩而至於乾,水乾則木無所灌溉,而木亦枯矣。松字勿泥。心神怡則水生,水生則木茂,謂之守青松。肝中有膽,特言肝者,省文耳。

其動也,若換宿移星;其生也,如長虹閃電。清清淑淑,洋洋悠悠。

呂眞人曰:動者,脈之流動也。脈之動,氣爲之,不外一隂一陽,摩蕩而使之然。若換宿移星者,卽上所謂晷度。人身脈竅同之,其轉動若星辰之周行次舍,黃道赤道,絕不紊亂。星宿隨氣爲旋轉,人之脈亦因氣而周行,所謂若換宿移星也。生者,乃脈動而透達。如長虹閃電者何也?此言脈之神氣,自其來而論,試看虹之上透,神采奕奕;電之發施,神采爛然。脈之精神奕奕,神采爛然,寔無異於此。其中意味,在人領會。清清淑淑者,乃脈之不剛不柔,好似春風之來一般。洋洋悠悠者,乃脈之無過遲,亦無過疾,如下文所譬是也。能知此者,其心領神會,而脈之意味曉矣。

十二辰動數有常,上下關周行不滯。畧言其概,大象如斯。

呂眞人曰:十二辰者,卽晝夜之時辰,自子至亥也。天之度數,每按十二辰,其轉動無過差;人之脈絡亦按十二辰,動發不悖。所謂數有常者,乃一日之間,息息相通,無止時也。卽以一息而論,亦是四至爲常。上下關者,卽人之三關,舉上下以括中間耳。氣脈之周行於上中下三關,原無隔礙,一有礙則病生矣,礙卽滯也。畧言其概,卽上文所謂度數運轉之機也。象者,天之垂象,其運旋可推,亦可見。人之內象,如天地之化育,亦可推測,常人以爲不可見,然旣可推測,則不見中寔不啻見之矣。所謂如斯,指人合乎天地而言也。

至若究乎命之源本,必審乎脈之根苗。土釜潤溫,息息之來不暴;金鐘鳴響,點點之報有神。

呂眞人曰:命者何?卽三寶也。人無此三者,豈不立斃。然三者皆禀於天而爲人之命寶,所以謂之命。命何以有源本?精藏下宮,爲生身之本;氣藏中宮,爲運行週身血脈之本;神藏上宮,爲宰乎精氣流行之本。三者互爲其根,欲究其本之盈虧,何以知之?則有脈可測,所以必須審。審者,悉心靜氣以察之也。脈何以有根苗?蓋脈之寸關尺,皆伏根於內五臟,審乎脈苗者,審脈卽以知其伏根之所,或美或惡,或盈或歉,無不恍然如見。苟能審脈而知根苗,則命之立與不立可知矣。土釜者,胃是也。人之胃如釜載物,下有眞水以潤之,眞火以溫之。旣有眞水以潤,則釜不燥烈;有眞火以溫,則釜中之物可化,好似煮物一般。故其動見於脈也,和緩悠長,而無剛急暴戾之氣,不然,釜中之物不化矣。所以下部之水火,其關係於中宮之土釜不小也。金鐘者,肺是也,肺屬金,其形之懸於內,有如鐘,故曰金鐘。鐘寔則不鳴,鐘破亦不鳴,卽如人之肺金,爲火逼津成痰蔽塞謂之寔,而人之聲音重濁而不鳴矣。又如人之肺金破敗,則發於聲亦不能鳴,肺主氣故也。古書所謂金寔不鳴,金破不響。鐘苟鳴響,則見於脈也,點點報來,有輕清瀏亮之神,以其下有土以生之也。

火得水而不飈,象如燕飛下上;水得火而可治,形若鵝行往來。

呂眞人曰:火得水者,乃人隂海中之眞火,得水以制其烈性也。假火則遇水而滅,眞火則得水而不滅,但伏藏耳。不飈者,其火不上沖,安其位而煖周八方。故其發於脈也,輕清流利,活潑異常,其狀則如燕之飛。試觀燕之翔風,頡頏有度,或上或下,皆有自然之概。人之脈,何以謂之下上?非以寸關尺分下上也,此言下上,乃脈之自下而來,時方來是下也,旣到是上也,其神情寔似於此,此中神味細參自能領會。水得火而可治者,淺言之,人身中之津液皆水也,得火則水活,動而不凝,乃無水停水泛之弊。世有土不能止水而至於泛溢,或蓄於關膈者,其原亦由於火之不能生土,所以火又運化乎水。深言之,人之隂精是水也,若無眞火則精冷,精冷則人亦枯木朽株而已。苟得火以治其水,則其發於脈也,若鵝之行,疾徐有節。人亦知脈之不可過疾與過徐,究竟疾徐之節,其情狀不能說出,何以使人領悟?往來者何?脈之去卽往也;脈之至卽來也。其來去之神情,寔如鵝之行耳,學者靜參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