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惹祸之后,你该怎么办?

 真爱永恒我好爱 2017-02-05

警报!


几天后,中国大地上会出现一个神秘的组织,此组织的成员个个都神通广大,无所不能,所到之处如同台风过境一般,超强的破坏力让人避之唯恐不及!



什么人竟能有如此夸张的战斗力!


答案就是:马上就要放假了的(xiong)孩子们!平时被老师的管教和课业负担所拖累,孩子们基本没有什么自由时间,更不要说去搞破坏了,但是对即将到来的寒假假期,他们终于可以自由地放飞自我,去做一做自己喜欢的“事”了!




尧尧今年8岁了,上小学二年级,跟其他孩子一样喜欢玩手机,寒假期间他喜欢上了一款手机游戏,每天都会玩上一个小时左右。起初,尧尧的妈妈并没有干涉孩子玩游戏这件事,因为尧尧看起来并不十分沉迷这款游戏,每天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对一个孩子来说也并不过分。




但是,隔月收到对账单的尧尧妈傻了眼,账单上赫然显示自己在短短9天时间里“曾经消费”一万八千多元,并且这些钱统统汇入了一家游戏公司账户之中!



问题来了,家里除了尧尧,没有第二个人玩游戏,那么钱是谁花的呢?结果显而易见!于是,在妈妈的追问下,尧尧承认,这是他玩游戏时,用妈妈手机充值花的钱。




虽然妈妈没有采取传统的方式 吊打 教育自己,但是,当尧尧得知多年苦心攒下的压岁钱全部都要拿去偿还“债务”后,还是流下了悔恨的泪水,甚至还一度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妈妈卖掉还债……


您家里面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么?


在网页上搜索“孩子、游戏”等关键字,就会出现很多孩子因为贪玩造成金钱或者其他方面损失的新闻或者事件,然而,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当孩子的玩耍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时,家长可不可以借助一些法律手段来避免一些损失呢?



进入正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些概念:


1、什么是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capacity for civil conduct)指的是,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可以独立地以自己的行为为自己或他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2、民事行为能力分哪几种情况

12


民事行为能力可以分为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


根据我国民事法律的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所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由他的法定代理人(未成年人的父母、监护人等)代为进行。


十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年龄、智力相当的民事活动了,但是其他的更为复杂的民事活动还是需要他的父母、监护人代理或者同意才行!


十八周岁以上的人,就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啦,就可以自主决定自己要做的事,不用征得父母或者监护人的同意啦!(ps: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详见法条引用。





因此,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也就是十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啦,他们的民事行为如果不是由父母、监护人代为进行或者征得同意的话,那么根据法律规定,这些孩子的民事行为就是无效的。




所以,当你的孩子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了超出他们所具有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民事行为,比方说给你捅了大娄子、花掉了你一大笔钱的时候,你完全可以以自己不知情为由要求商家退款或者退货。如果商家不同意,你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帮助你确认商家与自家熊孩子的民事行为无效,来保护你的合法权益,挽回损失。





在本案中,8岁的小不点尧尧还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尧尧妈能够证明他确实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支付宝进行的游戏充值,那么尧尧所作出的民事行为就超出了他的民事行为能力,这个充值行为就是无效的,尧尧妈妈可以要求厂家退款,厂商也应当退款。


如果尧尧的妈妈不能证明手机是尧尧自己使用的,或者虽然能证明是尧尧自己操作使用的,但是属于尧尧妈妈对手机设置的支付密码或者保管不善,尧尧利用密码或者保管不善的漏洞所造成的操作付款,那么这个手机对应的付款操作就是有效的民事行为,尧尧妈妈则不能要求退款。




不过呢,一般情况下即便能够证明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不知情,家长也有一定责任,儿童持有手机不需要家长参与就可以操作付款,说明家长对于手机设置缺乏保护,为此也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法条引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十一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二条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第十三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五十八条 下列民事行为无效: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六)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