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印刷术发展过程

 一本正经地胡闹 2017-02-07

现代印刷术,使用的是德国谷登堡发明的印刷术。

1、古登堡印刷术

谷登堡创建活字版印刷术大约在公元1440~1448年。根据葡萄酒压榨机改进的机器设计,古登堡开发了使用凸起的活字,从一开始就使用油性墨。谷登堡在活字材料的改进、脂肪性油墨的应用,以及印刷机的制造方面,进行了技术升级,奠定了现代印刷术的基础。各国学者公认,现代印刷术的创始人,是德国的谷登堡。

谷登堡用作活字的材料是铅、锡、锑合金,易于成型,制成的活字印刷性能好,甚至到今天,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在铸字的工艺上,谷登堡使用了铸字的字盒和字模,使活字的规格容易控制,也便于大量的生产。谷登堡还首创了脂肪性油墨,大大地提高了印刷质量,脂肪性油墨也一直沿用至今。谷登堡发明的印书机,虽然结构简单,但改进了印刷的操作,是后世印刷机的张本。

以上这些都是毕昇发明活字版印刷术所没有的,也是毕昇活字版印刷术没能广泛流传的技术原因。谷登堡的创造,使印刷术跃进了一大步。

2、古登堡印刷术传播路线

古登堡首创的活字印刷术,先从德国传到意大利,再传到法国,到1477年传至英国时,已经传遍欧洲。一个世纪以后传到亚洲各国,1589年传到日本,翌年,传到中国。谷登堡的铸字、排字、印刷方法,以及他首创的螺旋式手板印刷机,在世界各国沿用了400余年。这一时期,印刷工业的规模都不大,印刷厂多为手工业性质。

3、毕昇印刷术传播路线

      10世纪毕昇发明的印刷术,传到波斯,再传到欧洲。

    日本是在中国之后最早发展印刷技术的国家,公元8世纪日本就可以用雕版印佛经了。

    朝鲜的雕版印刷技术也是由中国传入的,高丽穆宗时(998~1009年)就开始印制经书。

    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经中亚传到波斯,大约14世纪由波斯传到埃及。波斯实际上成了中国印刷技术西传的中转站,14世纪末欧洲才出现用木版雕印的纸牌、圣象和学生用的拉丁文课本。中国的木活字技术大约14世纪传入朝鲜、日本。朝鲜人民在木活字的基础上创制了铜活字。

    中国的活字印刷技术由新疆经波斯、埃及传入欧洲。

    3.1详细路线

  路线1、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史》一书中认为, `印刷术西传之举, 可能是由维吾尔人在蒙古时期完成的……'公元9 世纪, 回纥人维吾尔族居住在甘肃西部和新疆东部, 这里当时处於中西交通的枢纽地带, 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1902-1907 年, 在吐鲁番的古代遗迹中, 发现了大量的印刷品的残页和碎片.对这些印刷遗物的分析表明, 约在13-14 世纪的时候, 回纥人的印刷工业曾经相当发达.1907年的敦煌千佛洞发现的回纥人的木活字,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活字.这完全是按王桢的方法制造的.回纥人也曾大量印刷书籍, 随着书籍的流传, 把我国的印刷术也传到了中东一带, 直至埃及, 并经由那里影响到欧洲.

  路线2、波斯 (今伊朗) 是我国印刷术西传的另一中继站.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公元1221 年攻占波斯, 也把汉、蒙等民族的文化带到了波斯.这以后, 波斯逐渐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但是由於宗教的原因, 波斯的印刷事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伊斯兰教徒认为, 真主像是不能印刷的.公元1294年, 伊尔汗国曾在波斯的首都塔布里兹, 用雕版印刷术印刷, 发行过一种纸币, 纸币是仿照元朝的`至元宝钞'用汉字和阿拉伯文两种文字印的, 这显然是宗法中国的印刷术.可是, 这次纸币的发行引起了很大的骚动, 仅发行三天就以失败告终.此后阿拉伯的文献就再没有从事印刷的记载.由於阿拉伯世界对於印刷不感兴趣, 因而延迟了印刷术迅速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但是, 印刷术的优越性还是吸引了有些阿拉伯人.在19 世纪末, 埃及发现了50 张阿拉伯文印刷纸片, 其中有《可兰经》残页.据西方学者断定, 这些印刷品是公元900-1350 年之间的产物.在这段时期, 埃及地区正处於伊朗统治之下.这是阿拉伯地区有人从事印刷的铁证.波斯著名的历史学家拉施德在其公元1310 年完成了名著《世界史》中, 也有关於中国的印刷术的详细描述.波斯的印刷品和拉施德的名著都曾经流传到欧洲, 这对於欧洲人认识印刷的意义、作用和方法是有帮助的.

  路线3、从1096-1270 年, 欧洲发动了八次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把中国的印如纸牌、版画陆续带到欧洲.丰富了欧洲人对印刷的认识.在13 世纪中叶到14 世纪中叶, 许多欧洲人到中国, 回去后写书谈到中国纸币的情况, 意大利旅游家马可·波罗, 曾於1275 年到1295 年留居中, 归国时带去了元朝的纸币, 并在他的《游记》中有详细的记载.欧洲一学者曾经讲过, 欧洲雕版书籍几乎在一切方面都和中国的模式完全相象, `我们只能认为, 欧洲雕版书的印刷方法也一定是严格按照中国的样品复制的, 把这些样品书带到欧洲来的是早期去过中国的人.'14 世纪末, 德国的纽伦堡已能够印出宗教版画意大利威尼斯也成了一个印刷圣像的中心

  路线4、13 世纪中叶到14 世纪中叶, 中国的北面俄罗斯也为蒙古人所统治, 印刷术有可能先传入俄罗斯, 再由俄罗斯传入欧洲, 因为俄罗斯货币中有印有颜色的皮革或毛皮的皮币, 这当然是仿照大汗印的纸币.16 世纪西班牙史学家刚柴丰说过: `中国人懂得并使用印刷术, 比谷腾堡要早500 多年.'他推测这个发明, 是经过俄国与莫斯科或经过红海与阿拉伯传到德国.'

4、机械化

1845年,德国生产了第一台快速印刷机,这以后才开始了印刷技术的机械化过程
1860年,美国生产出第一批轮转机,以后德国相继生产了双色快速印刷机,印报纸用的轮转印刷机,到1900年,制造了6色轮转机。从1845年起,大约经过一个世纪,各工业发达国家都相继完成了印刷工业的机械化。

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印刷技术不断地采用电子技术、激光技术、信息科学以及高分子化学等新兴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果,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70年代,感光树脂凸版、PS版的普及,使印刷迈入了向多色高速方向发展的途径。80年代,电子分色扫描机和整页拼版系统的应用,使彩色图像的复制达到了数据化、规范化,而汉字信息处理睡激光照排工艺的不断完善,使文字排版技术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90年代,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推出,表明计算机全面进入印刷领域。总之,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印刷技术也迅速的改变着面貌。

5、影响

    马克思把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称为“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印刷术的传人使欧洲宗教改革的主张广为传播。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在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他的抗议之前,人们已经用一些本国的民族语言印刷圣经,使宗教改革的条件日趋成熟。福音真理不再是少数人所专有,而为普通百姓所能学习和理解。同时也使宗教信仰因国家不同而有变通,罗马教会再不能保持国际性的划一形式。新教运动的原始动机是纠正教会的弊端,特别是赎罪券的出售,自从印刷术应用到大量的印刷赎罪券以后,出售赎罪券成为一种谋利手段。与此同时,新教徒也利用印刷的小册子、传单和布告等方式,广泛传播其观念和主张,如果没有印刷术,新教的主张可能仅限于某些地区,而不会形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重要运动,永远结束教士们对学术的垄断、克服愚昧和迷信,进而促成西欧社会早日脱离“黑暗时代”。

    在印刷术出现以前,虽然已有民族文学,但印刷术对民族文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西欧各民族的口语在16世纪之前已发展为书写文字,问世纪逐渐演进成为现代形式,同时一些中世纪的书写文字已在这一过程中消失。一度成为国际语言的拉丁文也日渐式微,终于成为死的语言。新兴的民族国家大力支持民族语文的统一。与此同时,作者们在寻找最佳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出版商也鼓励他们用民族语言以扩大读者市场。在以民族语言出版书籍越来越容易的情况下,印刷术使各种语文出版物的词汇、语法、结构、拼法和标点日趋统一。小说出版广泛流通以后,通俗语言的地位得到巩固,而这些通用语言又促进各民族文学和文化的发展,最终导致明确的民族意识的建立和民族主义的产生。

    印刷促进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推广,书籍价格便宜使更多人可以获得知识,因而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书籍普及会使人们的识字率提高,反过来又扩大了书籍的需要量。此外,手工业者从早期印行的手册、广告中发觉印行这类印刷品可以名利双收。这样又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和书写能力。印刷术能为地位低下的人提供改善社会处境的机会,它帮助一些出身低微的人们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如在早期德国的教会改革中就有出身鞋匠和铁匠家庭的教士和牧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