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一位“陈子庄”:隐于彭州画界的高士尹显才!

 湖心书馆 2017-02-08

陈子庄,被誉为“东方的梵高”,曾数次到彭州丹景山采风创作,善画红牡丹、墨牡丹和迎风牡丹,曾经一幅名为《牡丹》的作品,更是以120万的高价拍出。而被誉为“彭州陈子庄”的画家尹显才,始终坚持对自己家乡山水与丹景牡丹的创作追求,品高艺精,作品古雅而浑厚,平淡中有新奇,奇险中存浑融……

  

《白头富贵》

静谧的清晨,点滴的雨丝随风舞动,悄悄然隐匿在幽幽绿荫之中,激荡着我宁静的心湖。

  

《唯有牡丹增国色》

一直以来,我坚信人与人之间的相遇、相知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生命的碰撞。所以,我珍惜每份因缘牵引而相识的友谊,感激那份友情带来的生命碰撞中的温暖与感动。

  

《清气》

在老师的众多作品中,一幅六尺水墨大写意的松鹰图深深地吸引了我,整幅画面构图简洁明快、笔墨干净空灵、一只雄鹰站在苍松之上,那雄劲豪迈、老辣苍劲、骨气盘旋、气韵生动、气魄宏达且沉稳的神韵,深深地触动了我,勾起了我儿时对画画的喜爱与渴望,也让我深深地记住了这位指引我踏上绘画之路的老师——尹显才。

  

《天香》

之后的多年,虽然家境贫寒,生活窘迫,我却从没有放弃自己对绘画的热爱,对儿时梦想的追逐。每每回忆老师《松鹰图》那震撼的画面,我都会得到鞭策与鼓励。也许是对梦想的坚持,也许是冥冥之中上天的安排,终于让我有机会认识了自己绘画道路上亦师亦友的老师。

  

《龙腾图》

  

《长空万里》

  大约是在1996年秋,在一位朋友的引荐下,我第一次来到了老师的家中。初见老师,他慈祥可亲的面容、淡泊的外表、幽默风趣的谈吐,让我感受到了这位花甲老人的质朴率真和无须装饰的人生白描。

  

《秋声》

走近老师,倍感他为人的平实坦诚,高古中透着亲切,严正处留有慈祥。他从不包装、张扬自己,作画非常注重传统,个人风格十分独特。由于他早年主要学习书法,对隶书、篆书、行草的造诣颇深,构成了其绘画艺术的水准。许是其扎实的学养冶炼了自己,故其在绘画中得以充分发挥。

  

《硕果图》

无论所画花鸟或山水均以画气为先,所画物象均不以形似为准则,而以气势为先导,求神、求韵。他认为要选择性的吸收古代绘画中优秀的技法,并为我所用,同时注重向自然造化学习,从文学、书法、音乐中吸取营养。

《高洁图》

尹显才老师特别讲究笔与墨的有机结合,其用笔自然,错落有致,充满着力度与节奏,古雅而雄厚。水墨运用更是千变万化,苍润和华滋兼而有之,构成了“平淡中求奇险,奇险中不失均衡”的艺术品格。画家作品题款,有的为增加作品的丰富性,有的则是弥补画面不足,表现非同寻常的艺术构成形式,堪称一绝。

《百粒图》

  和老师相识的近二十余年中,老师清雅神逸,淡泊名利,潜心于艺术的探索,在中国当代传统书画艺术上取得了一定成就。

《梅竹双清》

从初识到现在,老师不倾向靠头衔赢得赞许,从不醉心于一时的得意之作。他的画品和人品构筑了艺术原本的感召力和亲合力,能够让人感受到中国画艺术的真切、美好与魅力。读者把自己融进他精心创作的画卷中,通过他的作品享受轻盈和满足,这大概就是中国画之外的意义所在,也是老师创作绘画的神圣寄托,这种才智与品格汇集出的成就与人生,是我艺术人生坚挺上升的一种动力!

  

《牡丹》

回忆,像一条漫长的路,引领我沿着老师朴素的情缘去寻觅,重温多彩的人生。

回忆,更像是欣赏他的一幅幅洋溢着真情的画,读他与岁月相融合的艺术本色,读他沧桑变迁却依旧未改的人生品格.......

回忆,纵然是写下这些文字,也仅仅是一种心境的流露,总有那么多难以倾诉的心声,那么多无法表述对老师的崇敬之心境。

  

《野渡》

  

《只留清气满乾坤》

  画家尹显才简介

尹显才,字砚田老牛,1929年出生,彭州市丹景山人。毕业于民国时期的省艺专,在东方瓷厂从事过多年美术工作,曾历经过诸多人生磨难。

现实生活与其艺术践行并不匹配,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对自己家乡山水与丹景牡丹的创作追求,其作品深受读者广泛的赞许。

他淡泊名利,品高艺精,作品既古雅而浑厚,又拙朴而空具,平淡中有新奇,奇险中存浑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画家吴凡先生于丹景山观牡丹之际读到尹显才之画作,盛赞他为“彭州陈子庄”。

  文字:刘光贤

  图片:尹显才画集提供

  编辑:小洁 责编:王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