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学佐藤学 | 从“观教”走向“察学”后,教师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Purefact 2017-02-14


何谓“观教”?听课时,坐在教室后面看教师怎样上课。何谓“察学”?听课时,坐在学生旁边看学生怎样学习。从“观教”走向“察学”,我们要在学习和实践中慢慢领悟。



从录像带分析

走向观察员分析

走进课堂看研讨课,就是当观察员看学生的学习过程。

初次听说有人在践行日本教育专家佐藤学的课堂教学理念,是从我的同事小张那里。我问,他们是怎么做的?小张告诉我,他们在观课的同时拍摄了教师授课的全过程,然后进行录像回放,观察员和授课教师一边观看课堂发生的学与教的故事,一边分析隐藏在教与学行为背后的理念,探讨教师的预设是否合理,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以学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发生的学习故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教育教学的状态,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我对课堂观察并不陌生。早在10多年前,上海市教科院原副院长顾泠沅在报告中就提到过课堂观察。我一直记得他对一节课的提问分析,教师看似提问频频,其实无效提问占了六七成以上。课堂观察有许多方法,这也是我从顾泠沅先生那儿听到的。

我之所以更关注佐藤学的课堂观察,是因为他的研究持续了30多年且常研常新。这种课堂观察顺应了教育发展的趋势,把研究视角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这不仅是研究方法的进步,更是教育哲学的更新。佐藤学谈到他做学习共同体研究的三条哲学基础——公共性、民主主义和卓越性,我非常赞同。

走进课堂看研讨课,就是当观察员看学生的学习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就能学会坐在学生旁边,看学生怎样学习,看小组合作学习乃至协同学习是否真正发生。 


从结构观察

走向自然观察

佐藤学现在做的是自然观察,自然观察是不带量表走进课堂,教师以眼睛观察为主。自然观察收集资料数据是开放的,以描述见长,有数量关系的分析,但并非主要方面。

关于课堂观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也在研究。但是,与佐藤学的课堂观察相比,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崔允漷在《课堂观察II——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中谈到了课堂观察的LICC范式,他把课堂分解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4个要素。所以,研究团队开发的观察工具,既指向学生的学习,也指向教师的教学。教师带着预设的观察表走进课堂,然后依据观察表的指标研究教学,是崔允漷课堂观察的明显特征。

佐藤学在上海浦东福山小学进行研讨时谈到,日本的课堂观察现在已不做结构观察,而做自然观察。

所谓结构观察,是观察员带着研究指向做课堂观察,有量表作为分析工具。而佐藤学现在做的是自然观察,自然观察是不带量表走进课堂,教师以眼睛观察为主。结构观察收集数据资料有明确的指向,以数量关系的分析见长;而自然观察收集资料数据是开放的,以描述见长,有数量关系的分析,但并非主要方面。

在研究结构观察与自然观察的关系时,有专家认为,教师需要从做结构观察开始入门,然后走进自然观察,学会做描述见长的课堂观察。

我的体会是,以数量分析见长的结构观察,对整体的把握可能更好。但是,学生是以个体出现在课堂的,所以研究学生个体的学习更有价值,因为我们已经走进了个别化教育时代。 


从整体观察

走向个别(小组)观察

以往我们习惯用整体观察、整体研究代替个别研究,往往存在笼统的泛化。我们把研究视角对准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研究。

我曾经请一所学校的计算机教师给一节数学研究课录像,回放时发现,他拍摄的录像不能作为分析资料,因为他不知道我们需要什么。他没有学科视角和研究视角,只是依据通常的拍摄方法做全景式拍摄,摄像头对准的是教师怎样教。后来,我告诉他要拍摄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此后,拍摄有所改进,但还是不尽如人意。

一次,数学教师小秦上一节研究课,我的研究伙伴陈静静带了一架摄像机,拍摄了一个小组4名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隔了几天,我们工作室学员和课题组教师集中做了一次课堂观察分析,收获很大。陈静静在研讨前把录像做了分段,研讨时她放一段录像,接着就提出问题,然后请观察员谈看法,直击痛点。显然,这对观察员的挑战很大。好在这些教师都听了这节课,结合那个小组的学习,还是能够提出一些意见和看法的。

以往我们习惯用整体观察、整体研究代替个别研究,往往存在笼统的泛化。我们把研究视角对准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研究。当下,许多专家呼吁把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学生的学。这话说了已有数年,但仍然很难落实到课堂,并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找到合适、有效的方法,研究学生的学只能停留在文件中。


佐藤学提到了研究的三种视角:一为飞鸟之眼,高瞻远瞩却浮光掠影;二为蜻蜓之眼,视角下移却蜻蜓点水;三为蚂蚁之眼,所见有限却精确细致。“蚂蚁对大地的熟知程度远远高于飞鸟和蜻蜓,它们在用自己的行动改变着土地的样貌和性质”。我们做学生学习的课堂观察,是以蚂蚁之眼改变教育生态的积极行动。


从参与研究的教师获得的成长来看,课堂观察以实证资料说话,不仅起到了矫正教师教学行为的作用,还引起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值得关注的是,课堂观察改变了隐藏在教师内心深处的教育哲学,这是教改能否有效推进、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单位系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文章来源  |  中国教师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编辑  |  冬慈

猜你喜欢

推荐 | 班主任提醒:开学了,请家长这样给孩子收心!

名家 | 国家督学李烈:孩子的成长规律就浓缩为这一个字!

趣谈 | “老师,我的寒假作业……被我妈烧掉了”

精选 | 爸爸妈妈都在玩,我为什么不可以?12岁女孩的信看哭了网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