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才36条”引全球英才“筑梦成都”(原创首发)

 你是不一样 2017-02-27

近日,成都市委市政府以“一号文件”出台了 《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简称“成都人才 36条”)。作为继2016年 “人才新政十条”后的又一重大人才纲领性文件,“人才36条”的出台释放成都对于人才的诚意,也明确勾勒出“构建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制度体系”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 

20164,国家批复的《成渝城市发展规划》明确把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为这座城市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然而“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一个城市要实现新的发展跨越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尊贤者王,贵贤者罢,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时代呼唤人才,人才开创时代。站在发展的风口,成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如何吸引人才、集聚人才?如何实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成为摆在成都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人才新政十条”,到“人才36条”,成都一直在思考,在创新,在不断的突破体制机制的桎梏。

 “成都人才36条”从人才管理体制、人才引进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创新。比如:创新建立高层次人才礼遇制度,通过“一人一策”、“一企一策”的方式,为急需人才和团队“量身定做”扶持套餐;又如:建立“自助评价+业内评价+市场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有效解决“一把尺子量到底”、“评人的不用人,用人的不参评”等人才评价不尽科学的问题。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成都人才36条”为人才提供了筑梦、圆梦的土壤,也必将加速人才的聚集,让国家中心城市成为各类人才兴业的舞台,实现城市建设与人才成长的同频共振。


                                                                                                                                                                           供稿人:周小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