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脉

 anlinggh 2017-02-28
 
 
 

   

 

    属于奇经八脉,有”阴脉之海“之称,任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毛部,经阴阜,沿腹部正中线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天突穴),再上行到达下唇内,环绕口唇,交会于督脉之龈交穴,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承泣穴),交于足阳明经。首穴会阴,末穴承浆,共计24穴。

    总任一身之阴经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此经腧穴主要配合治疗少腹、脐腹、胃脘、胸、颈、咽喉、头面等局部病症和相应的内脏病症,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可治疗神志病症。有调节阴经气血、调节月经的,促进女子生殖功能的作用,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会阴会,交会阴,阴液。该穴名意指由人体上部降行的地部阴液在此交会。本穴物质来自人体上部的降行水液,至本穴后为交会状,故名。任脉别络侠督脉冲脉之会。十三鬼穴之鬼藏。

    位置:会阴部,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女性当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主治:醒神开窍通调二便性功能障碍、阳痿阴部瘙痒阴痒、阴痛、阴部汗湿、阴门肿痛;月经不调、带下、产后昏迷不醒;小便不通、大便秘结;疝气、脱肛、癫狂、昏迷溺水窒息、癫狂。

    保健:会阴穴与人体头顶的百会穴为一直线,是人体精气种的通道。百会为阳接天气,会阴为阴收地气,二者互相依存,相似相应,统摄着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正常运行,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要害部位。经常按摩会阴穴,能疏通体内脉结,促进阴阳气的交接与循环,对调节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独 特的作用。按摩会阴穴,还可治疗痔疮、便血、便秘、妇科病、尿频、溺水窒息等症。

    性生孩子以后,阴道肌肉变得松弛,40岁以后,则更缺乏弹性。但如果经常走T型台步,可使阴部肌肉保持张力,有利于提高性生活质量。男性走T型台步,不断按摩阴囊,亦有利于补肾填精。

    备注:艾条灸5-15分钟

    ●曲骨曲,隐秘肾主之水。该穴名意指任脉的水湿在此云集于天之下部。本穴物质为会阴穴提供的阴湿水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聚集于天之下部,如隐藏于天部的肾水一般,故名。任脉、足厥阴之会。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即由肚脐从上往下推触摸到一个拱形的骨头,这块骨头是耻骨,在这个拱形边缘的中点的位置就是曲骨穴。

    主治:通利小便、调经止痛、收降浊气阴部瘙痒、阴囊湿疹下腹坠胀、疝气、遗精、前列腺、阳萎产后子宫收缩不全,子宫内膜炎赤白带下、痛经月经不调少腹胀满、小便淋沥、遗尿膀胱炎五脏虚弱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暗疮;

    保健:每天按摩曲骨穴可很好地缓解前列腺的压力,解决尿频尿急等小便问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这个穴离膀胱很近,所以,最好排空小便再来按摩,力度可以相对大一点,刺激到位。点按曲骨穴,有时阴茎会自动勃起,不要理会,这说明气血贯通了,效果很好

    备注:艾条灸5-15分钟,孕妇禁。

    ●中极中,与外相对,指穴内极,屋之顶部横梁。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达到了天部中的最高点。本穴物质为曲骨穴传来的阴湿水气,上升至中极时己达到其所能上升的最高点,故名。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

    位置: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4寸。

    主治:益肾兴阳、通经止带阳痿、早泄、遗精生殖器疾病、泌尿疾病、尿路感染、尿频、尿急、生理病、生理不顺、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阴痛、阴痒、痛经、带下、崩漏、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水肿;冷气时上冲心、脐下疝绕脐痛、冲胸不得息、肾炎、精力不济、冷感症。

    备注:艾条灸5-15分钟。

    ●关元关,关卡元,元首。意指任脉气血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关卡不得上行。本穴物质为中极穴吸热上行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大部分水湿被冷降于地,只有小部分水湿之气吸热上行,本穴如同天部水湿的关卡一般,故名足三阴、任脉之会。小肠募穴

    位置:腹部,身体前正中线,脐中下3寸处

    主治:培肾固本、调节回阳阳痿、早泄、遗精尿道炎尿路感染、遗尿、小便频繁、小便不通盆腔炎、月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不孕、子宫脱垂、产后出血腹泄、腹痛、痢疾肠炎、肠粘连小儿消化不良肾炎、脱肛、中风、神经衰弱

    保健:治各种血症,本穴为血液循环的强壮刺激点,又为先天气海,元阴元阳在此交会,虚症用灸,平时多揉按拍可促进血液循环。

    治虚喘,喘哮发作面色苍白,用灸法,特效。

    备注:艾条灸5-10分钟

    ●石门石,肾主之水。名意指任脉气血中的水湿在此再一次冷缩。本穴物质为关元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再一次散热冷缩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只有少部分水湿吸热后循任脉上行,本穴如同任脉水湿之关卡,故名。三焦募穴。

    位置: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2寸。

    主治:健脾益肾,清利下焦。带下、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产后恶露不止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遗精阳痿疝气小便不利、腹痛绕脐疼痛痢疾、肠炎水肿。

    保健:女子禁针,禁灸,犯之绝子。孕妇慎用。

    备注:艾条灸10-20分钟。

    ●气海气,气态物海,大。气海名意指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本穴物质为石门穴传来的弱小水气,至本穴后,水气吸热胀散而化为充盛的天部之气,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故名。肓之原穴。

    位置:下腹部,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主治:补气益肾、涩精固本。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功能性子宫出血男子性功能障碍、遗尿、遗精、阳痿、疝气腰痛、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肠炎、细菌性痢疾、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脏气虚惫、形体羸瘦、四肢乏力食欲不振

    保健:气海是一个保健穴位,对男女都有好的保健作用。常用艾火灸之,可治百病,可长生久视。

    备注:艾条灸10-20分钟,孕妇禁。

    ●阴交阴,阴水之类交,交会。名意指任脉冲脉的上行水气在此交会。本穴物质中有气海穴传来的热胀之气,有冲脉夹肾经而行的水湿之气外散传至本穴,二气交会后形成了本穴的天部湿冷水气,故名。任脉、冲脉、足少阴之会

    位置: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寸。

    主治:调经固带、利水消肿。月经不调、阴痒、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产后血晕、不孕血崩、带下、产后恶露不止子宫内膜炎阳痿、遗精、睾丸神经痛疝气肠梗阻、肠鸣腹胀腹疼、脐周疼痛、腹满水肿腰膝拘挛水肿泄泻、肠炎小便不利失眠、鼻出血、脚气

    备注:艾条灸10-20分钟,孕妇禁。

    ●神阙神,神气,尊、上、长,指父母或先天阙,牌坊。该穴名意指先天或前人留下的标记,故名。

     神阙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炼者把二穴称为水火之官。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能。

    位置:肚脐。

    主治:温阳救逆、利水固脱腹痛肠鸣、水肿、肠炎、泄痢脱肛、中风

    保健:能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

    备注:艾条灸10-20分钟。

    ●水分水,地部水液分,分开。该穴名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本穴物质神阙穴传来的冷降经水及下脘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循地部分流而散,故名。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1寸。

    主治:通调水道、理气止痛。腹痛腹胀肠鸣泄泻腹水翻胃,反胃吐食小便不通腰脊强急肾炎。

    保健:经常按摩水分穴可达到将益肺,健脾补肾、疏通任脉、利水化湿、消肿集于一体的功效。

    备注:艾条灸10-20分钟。孕妇不可灸

    ●下脘下,下部脘,空腔,空管。该穴名意指任脉的上部经水在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则继续循脉而下行,如同流向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足太阴、任脉之会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2寸。

    主治:脘痛、腹胀、呕吐、呃逆、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痞块、虚肿

    保健:下脘穴掌管食物由被初次咀嚼到真正消化的中转过程。如果下脘穴位出了毛病,很容易让体内毒素逐渐增多,造成小腹、臀部或者大腿处的脂肪堆积,就会显得多余粗重。但是只要每天刺激按揉下脘穴,就可以让食物彻底消化,塑造迷人身材。

    备注:艾条灸10-20分钟。

    ●建里建,建设里,与表相对,此指肚腹内部。该穴名意指任脉的地部经水由此注入肚腹内部。本穴物质为中脘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循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体内,注入体内的经水有降低体内温压的作用,建里穴能够强壮腹内器官功能,而防病治病,故名。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

    主治:和胃健脾、通降腑气。胃脘疼痛、胃痛、腹痛、胃扩张、胃下垂、胃溃疡、腹肌痉挛、腹胀、呕吐、食欲不振、肠中切痛、水肿

    保健:建里穴是体虚之人最好的温补药

    备注:艾条灸10-20分钟。

    ●中脘该穴名意指任有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继续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脉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

    主治:健脾和胃、补中安神疏肝养胃、降逆利水胃痛、胃炎、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胃扩张反胃、食不化、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逆、纳呆慢性肝炎、便秘便血黄疸胁下坚痛痰多、咳喘、失眠、尸厥、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烧心癫痫、精神病

    保健:腑会中脘,主治胃、大肠、小肠疾病。

    备注:艾条灸5-10分钟,孕妇禁。

    ●上脘上,上部脘,空腔。该穴名意指胸腹上部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聚集本穴后再循任脉下行,经水由此进入任脉的巨空腔,故名。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5寸。

    主治:和胃健脾、降逆利水。消化不良、胃脘疼痛、反胃、胃胀、胃炎、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胃扩张,隔肌痉挛腹胀腹痛、打嗝呕吐泄利肠炎咳嗽痰多、黄疸、虚劳吐血、黄疸。

    保健:此穴对因吃得太快太饱,或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有很好的疗效。

    备注:艾条灸10-20分钟。孕妇禁。

    ●巨阙巨,大通缺,亏缺。巨阙名意指胸腹上部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本穴位处胸腹交接处的凹陷部位,任脉上、下二部皆无气血传至本穴,穴内气血为来自胸腹上部的天部湿热水气,此气因其热,既不能升又不能降,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本穴如同巨大的空缺一般将外部的水气聚集,故。心募穴。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6寸

    主治:打嗝、胸痛、心痛、心烦、惊悸、胸满气短、咳逆上气、腹胀暴痛、呕吐、呃逆、吞酸、黄疸、泄利;失眠多梦、健忘、癫狂、痫证;口腔溃疡、面色苍白、肤色异常、粉刺。

    保健:巨阙穴有一个最大的作用就是治疗口腔溃疡。中医说舌为心之苗,当心火旺盛时,当然会在口腔内和舌头上有所反应。每天在巨阙上按摩3至5分钟,坚持两三天就可以将这一股邪火驱逐出去,还身体安然康泰的局面。

    重击巨阙穴,会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备注:艾灸5-10分钟。

    ●鸠尾斑鸠的尾,形容胸骨剑突,穴当其下任脉热散的天部之气在此会合。膏之原穴任脉之络穴。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七寸,当胸骨剑突下凹陷处。

    主治:安心宁神、宽胸定喘胸痛、呃逆、腹胀、心痛、心悸心烦、呕吐、呃逆、反胃、胃痛癫痫、咳嗽气喘;消除疲劳、晕车晕船、矫正焦躁性格

    备注:艾条穴15-20分钟。

    ●中庭中,为天地人三部的中部也庭,庭院。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中部。本穴物质为鸠尾穴传来的湿热水气,散热冷降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如气血聚集于庭院之中,故名。

    位置: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5肋间,即膻中下1.6寸。

    主治:宽胸理气、疏膈利气、和胃降逆。胸腹胀满、呕吐、食管炎、食管狭窄噎嗝、心痛、小儿吐乳

    备注:艾条灸中庭穴5-10分钟。

    ●膻中膻,羊臊气或羊腹内的膏脂,此指穴内气血为吸热后的热燥之气膻中名意指任脉之气在此吸热胀散。本穴物质为中庭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吸热胀散而变化热燥之气,如羊肉带有辛臊气味一般,故名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位置: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

    主治:利上焦、宽胸膈、降气通络。胸腹疼痛胸闷、咳喘、吐逆,心悸、气短、肺痈、提高性功能、咯唾脓血、呼吸困难、过胖、过瘦、呃逆产妇少乳、乳腺炎、噎嗝、收缩

    保健:气会膻中,统治气机紊乱之症。

    用膻中穴治疗心绞痛的时候,不用灸法,用拇指头的力量比较重的按揉,可以宽胸理气,调节心肺。心脏的功能与肺气密切相关,心血要肺气推动。

    膻中为心包络经气聚集之处,是任脉、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阳、手少阳经的交会穴,又是宗气聚会之处,能理气活血通络,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因此,以此穴为主穴治疗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病证及其它疾患

    备注:艾条灸5-15分钟。

    ●玉堂玉,金之属,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天部之气;堂,厅堂。该穴名意指本穴聚集的为任脉天部的凉性水气。本穴物质为膻中穴热胀上行的热燥之气,至本穴后此气散热冷缩而为凉性水气,且为聚集穴内,故名

    位置: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3肋间。

    主治:宽胸止痛、止咳化痰、利咽。咳嗽、气短支气管炎两乳肿痛、心烦、胸闷喘息、呕吐寒痰、膺胸疼痛、喉痹咽塞、胸膜炎肋间神经痛。

    备注:艾条灸5-15分钟。

    ●紫宫紫,色,由红和蓝二种颜色合成,此指穴内的天部之气既有一定的温度又有一定的水湿宫,宫殿,指穴内气血物质覆盖的范围较大。紫宫名意指任脉 气血在此化为温湿水气。本穴物质为玉堂穴传来的阳性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降而为天之中部的温湿水气,其水湿云气所覆盖的范围较大,故名。

    位置: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二肋间。

    主治:散热益气。咳嗽气喘胸胁支满胸痛喉痹吐血呕吐饮食不下。

    备注:艾条灸5-15分钟

    ●华盖华,华丽盖,护盖。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变为水湿浓度更大的水湿之气。本穴物质为紫宫穴传来的天部水气,至本穴后,此气进一步散热吸湿而变为水湿浓度更大的水湿之气,此气如同人体的卫外护盖一般,故名。华盖为帝王所用。肺居心(君)之上,为五脏之华盖。穴当前胸,与肺相关。

    位置: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1肋间膻中穴上4.8寸

    主治:宽胸利肺、止咳平喘。咳嗽气喘胸痛胁肋痛喉痹咽肿。

    备注:艾条灸5-15分钟

    ●璇玑璇玑,魁星名,为北斗七星的北斗二,此指任脉的水湿在此吸热后仅有小部分循任脉蒸升,蒸升之气如天空星点般细校。

    位置:胸部,前正中线上,天突穴下1寸胸骨上窝中央下1寸。

主治:宽胸利肺、止咳平喘。喉痹咽肿咳嗽气喘扁桃体炎喉炎气管炎胸胁之满胃中有积胸膜炎胃痉挛。
    保健:自觉咽喉部不舒服、有东西,但不能发现任何异物,没有器质性的病变,这多是由于机体内的气机不畅造成的。璇玑具有调理气机的功效。    

备注:艾条灸5-10分钟

    ●天突天,头面天部突,强行冲撞。天突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突行上天。本穴物质为璇玑穴传来的弱小水气,至本穴后,因吸收体内外传之热而向上部的头面天部突行,故名。阴维、任脉之会。

    位置:颈部,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主治:宽胸理气、通利气道、降痰宣肺。咳嗽哮喘支气管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甲状腺肿大、食道炎、癔病胸中气逆暴喑瘿气噎嗝梅核气。

    备注:艾条灸5-10分钟

    ●廉泉廉,廉洁、收廉之意泉,水。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冷缩而降。本穴物质为天突穴传来的湿热水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由天之上部降至天之下部,本穴如同天部水湿的收廉之处,故名。阴维、任脉之会。阴维任脉之会。

    位置:颈上部正中,下颌下缘与舌骨体之间,下颌下缘1寸的凹陷处取穴。

    主治:清音利喉疏风泄热清咽利舌。口腔溃疡、舌面溃疡、急性咽炎、舌下肿痛、舌下神经麻痹、语言不清、失语、脑血管病引起的语言障碍

    备注:不灸。

    ●承浆承,承受也。浆,水与土的混和物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湿及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胃经地仓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以及任脉廉泉穴冷降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本穴如同地部经水的承托之地,故名足阳明、任脉之会。

    位置: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口唇下0.5寸处

    主治:生津敛液、舒筋活络。口眼歪斜、面肿、龈肿、齿痛、口腔溃疡、三叉神经痛、小便不禁、癫狂。

    保健:承浆穴在唇下凹处,以食指用力压揉,口腔内会涌出分泌液。糖尿病患者用力压揉此处十余次,口渴即可消失,不必反覆饮水。这种分泌液,不仅可以预防秋燥,而且含有延缓衰老的腮腺素,可使老人面色红润。可见,承浆穴,不仅可防秋燥、还可延缓衰老、保养皮肤。

    备注:艾条灸5-10分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