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胜华律师原创 | 法律咨询四步法(四)

 行者无疆8c3m05 2017-03-03


          


终篇——确定委托

 



(一)报价技巧


法律咨询的目的是为了促成委托。有些律师的业务能力特别强,说起专业知识和办案技巧头头是道、滔滔不绝,令客户非常满意,但是谈起收费来却经验不足,很难谈成与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工作量相匹配的收费价格。


律师集专业人士与商务人士于一身。我们下面来探讨律师费报价的一些基本技巧:



1.欲擒故纵,不要表现得过于急切


在法律咨询的过程中,律师不要过早进入报价环节,尽量由客户主动询价。即使客户询问律师费价格,如果火候未到,律师也应搁置报价问题,先走完“望闻问切”的咨询流程,向客户展示自己的业务能力,同时评估一下咨询事项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在心中形成一个大致的价格。



如果过早进入报价环节,客户在不知道律师业务水平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价格高低来进行比较选择,律师被迫陷入低端的价格竞争,所以要尽量避免这一点。


有一些客户对律师行业的收费情况缺乏了解,见面就说“钱不是问题,律师费多少您尽管提”。往往是这样的客户,在听到律师的报价后大吃一惊,最终无法达成委托。对于此类客户,律师在报价之前,要做好充足的铺垫。


2.合理报价,并说明该价格的原因


无论贫富,经常和律师打交道的客户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客户都是第一次聘请律师。和其他服务行业相比,律师的收费确实是非常高的,一般客户难以理解和接受。遇到这种“初体验”的客户,律师更需要合理报价,并详细说明收费较高的原因。


面对客户抱怨律师收费高,有些律师的答复是“我们都是这样收费的”、“你去问问别的律师怎么收费的”,或者拿出自己以前的代理合同来证明收费情况。这也是一种方法。


对于一般客户,我们也可以出示有关部门关于律师收费的指导标准,这种文件对他们比较有说服力;对于优质客户,我们可以说明,律师收费主要是根据工作量大小、律师的经验等因素确定,并从律师介入后可以为其争取的收益、避免的损失等角度,阐述律师工作的价值。


3.阶梯报价,让客户有选择的机会


法律咨询的“四不”原则中,有一条是“不让价”。如果律师的判断出现了偏差,客户委托意愿强烈,但确实没有支付能力,或者客户基于在其他行业的消费经验,执意要律师在收费上做出让步,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同样的,在律师收费方面我们也可以给客户提供一个备选方案,与之前的报价呈现出梯度。例如:由合作律师或者其他团队成员来办理案件,其收费符合客户的承受能力。客户可能会疑虑,或者心有不甘:跟你谈得挺好的,也已经产生了信任,其他律师会不会差别很大呢?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极力介绍合作律师的优势,并承诺自己会介入该案中,承担一部分的工作。


4.分段或分期付费,给予客户观察期


有些时候,客户虽有支付能力,确实是暂时遇到了一些困难,而无力支付全程的律师费,这时可以采取“商定总价,分期付费”的方式。


有些时候,客户并非没有能力支付律师费,只是由于对律师缺乏更深的了解,难以下定决心。这时我们可以采取“分段报价”的方式,给予客户观察期,用自己的工作表现来赢得客户的信赖。


5.增加或者减少服务项目


大多数消费者都有一种心理,如果完全接受商家的报价,总有一种吃亏的感觉,希望自己在约定的服务项目之外,获得更多的东西。如果发现客户流露出这种想法,律师可以考虑给客户增加一些项目。例如:案件的二审、再审申诉,代表客户与有关方面进行谈判,或者附赠一年的免费咨询等。


如果客户的委托意愿十分强烈,但价格方面还是有一定难度。我们可以通过减少一些人手或者小的服务项目,来降低价格,维持“不让价”的原则。例如:我们本来准备安排两位律师来代理这个案子,考虑到您的经济状况,我们减少一位律师,这样费用也可以相应减少。或者:我们刚才的报价是包含了二审和再审申诉的环节,根据您的情况来看,进入二审或者再审的可能性不大,我们拿掉这个环节,到时候再商量怎么收费吧。这种变通的办法,可以较好地满足客户的心理需求。



(二)影响律师收费的因素



1、客户的支付能力。


这是首要的考虑因素。如果客户的支付能力弱,即使他再信任律师,委托意愿再强烈,也是无能为力的。如果客户的支付能力强,律师的报价过低,反而让客户觉得律师不够自信,甚至怀疑律师的实力,轻视律师的劳动。


客户的支付能力,律师在“望”的环节里做出初步的判断,在“闻”“问”的环节,根据客户的谈吐、涉案情节做出进一步判断。例如,有一次我们接待一位老头,他的衣着像是农民,手里还拿着一个塑料袋,装着没吃完的面包。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他的支付能力很弱。然而,听到他讲述自己的孩子在当地开了三家KTV,因为得罪了地方势力而被关押,我顿时精神一振。在地方上有三处KTV的家庭,支付能力必然是不坏的。果然,老头对我们的报价坦然接受,并签下了委托合同。



2、法律事务的工作量

 

有些法律事项无论是程序还是实体都比较简单,例如简单的欠款纠纷,律师只需要去参加庭审,例如故意伤害轻伤,第二天就要开庭了。这样的工作量,当然不需要太高的收费。


但是有些案件的工作量却是非常大的,例如涉案被告数十人的集资诈骗案件,案卷材料可能会多达几百上千册,整个法律程序可能需要两三年时间才能走完,有些案件还是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律师每次花费在路途的时间都要两三天。这样的案件,工作量肯定是普通案件的数倍、数十倍,律师的收费也会按照工作量的倍数增加。这一点,我们需要向客户做出说明。


即使是同一案件,为什么不同的律师的收费会有很大的差异呢?工作量也是原因之一。有的律师只是进行简单的代理,而有的律师在案件中会更加认真细致,付出更多的工作量,收费相应增加也是可以接受的。



3、法律事务的紧迫性。


一般说来,法律事务的紧迫性与律师收费成正比。因为客户急于要处理该法律事项,律师要放下手中其他工作,甚至要放弃休息时间处理该项紧急事务,所以收费相应增加也是情理之中的。



4、法律事务的重要性和社会影响力。


法律事务的重要性、社会影响力,除了少数案件,大多数案件往往与收费成反比。这是因为法律事务潜在的巨大无形价值,导致其有形价值随之减少。例如李某某强奸案。当时外界纷纷猜测李家肯定花费了巨额费用聘请律师,尤其是二审时还有一些知名律师参与。虽然我并不了解实情,但以过来人的身份分析,这样的案件李家不出一分钱,也会有很多律师趋之若鹜。我认为李家在聘请律师上也并没有花费太多的钱。很多知名律师愿意免费代理这样的案件。


当然,某些不差钱的客户,也是愿意花费很大的代价去聘请与案件匹配的律师。而有些见多识广的大牌律师,已经承办过很多有重大影响力的案子,也不在乎再多一个,他们仍然会坚持自己的收费标准。



5、律师的个人品牌。

 

毫无疑问,默默无闻的律师与名声在外的律师不可能是一样的收费。有的律师虽然没有什么名气,但办案能力却很强。相反,有些知名度很高、曝光频繁的律师,却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潜心研究理论、专研业务,甚至他的很多案件都是交由其助手去办理,办案质量还不如那些默默无闻的律师。尽管如此,客户却愿意支付高额的代理费,因为他获奖无数、声名远扬,身上的闪光点很多,客户认为物有所值。


因此,律师想要提高自己的收费,就需要让自己拥有更多的闪光点,让客户愿意为此支付额外的费用。



6、律所的环境与品牌。


律所的环境,可以给客户带来的信任感,同时对收费也有很大的帮助。


一家有着良好办公环境和精美装修的律所,就像五星级酒店一样。虽然都是用来休息的,五星级酒店和街边招待所的价位必然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样一个律师,如果在环境狭小、杂乱的小律所办公,和他在超级大所里办公,在工位上接待客户,与在自己的大办公室里接待客户,收费必然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7、客户对该项法律事务的关切度。


前来咨询律师的客户,不一定是咨询事项的当事人,尤其是刑事案件。他有可能是当事人的父母、配偶、子女,也有可能只是旁系亲属或朋友、同事、邻居。身份不同,对咨询事项的关切度也会不同,这也会影响到客户对律师收费的态度。


作为当事人的亲属,尤其是父母子女这种血缘关系,对于律师收费相对考虑得少一些,而亲缘关系较远、感情较淡漠的人,在费用方面可能会考虑得多一些。


8、律师的社会关系。

律师的社会关系也是某些客户非常重视的因素。这一点众所周知,就不展开了。


(三)成功签约的因素



1、成功取得了客户的信任。

     

赢得客户的信任,最重要的是人品。社会经验丰富的客户,会在咨询过程中以各种方式来考察律师的人品,主要是诱之以利。如果律师在咨询过程中没能经受住客户的利诱,客户就有充分理由相信,律师会为了利益同样出卖自己。客户还会告知律师办理该项法律事务可能面对的危险(来自公权部门和对方当事人),以观察律师的胆识。

     

在咨询过程中,客户可以看到律师的自信、气场。很多客户不懂法律专业知识,但他们认为气场强大就意味着水平高,没有水平的律师不会有那么强大的气场。





2、律师的专业能力及品牌的无形价值。

     

不仅仅指的是律所的品牌,还包括律师的个人品牌,比如经常在媒体上抛头露脸,对重大社会事务发表自己的观点。


3、信任传递。

     

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在一些小城市,如果是法官、检察官介绍的律师,基本上客户都不需要和律师谈太多了,直接委托就行。如果是客户的朋友或同学推荐的律师,虽然本身不认识,也没有那么长的时间去考察律师,但基于对朋友、同学的信任,他还是会将这个案子委托给你。






4、报价在客户的承受范围之内。

     

不同的案件,不同客户的承受能力不一样。例如刑事案件,支付能力强的客户,一天都不愿意呆在看守所,哪怕是个轻伤害案件,他们也可能出很高的律师费来解决。如果是一个农村困难家庭,轻伤害案件可能就不请律师了。但是,如果是关系到亲人生死的案件,即使是贫困家庭,也愿意倾家荡产聘请能力强的律师来辩护。所以,律师在报价的时候,要灵活掌握,不宜简单处理。

      

接待咨询并签订委托合同,是该项业务的万里长征第一步,后面还要很多事情需要律师去处理。咨询只是提供了一个产品雏形,后面怎样让它成为符合当事人要求的成品,还需要律师更多的智慧和耐心。



作者 | 易胜华 

联系方式: 138117309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