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名史话 | 政区地名:中国历史政治的晴雨表

 暂七师军乐队 2017-03-04


在中国庞大的历史地名家族中,政区地名是大宗,而有些政区地名则昭示着历代的兴衰。封建统治者都希望自己统治长治久安、政权兴旺发达,所以历史上会产生像东安、西宁、平顺、长治等愿望地名。当帝王的意志或朝廷意图以“国号”(即朝代名称)与地名紧紧相连的形式表现出来时,便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寄寓地名。这种寄寓地名是帝王心境或者是统治集团愿望的折射。

汉朝皇帝当然希望汉朝国运昌盛。历史上第一个表示王朝昌盛的县名,便是东汉章帝年间(公元76—88年)改置的汉昌县(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邢邑)。此后便有另一个汉昌县(治所在今四川巴中市)在东汉永元年间(公元89—105年)诞生了。顺帝阳嘉二年(133年)改青衣县为汉嘉县(治所在今四川名山县北,一说在芦山县),永和元年(136年)析置汉宁县(治所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南旧市)。灵帝中平年间(184—189年)又析置了汉平县(治所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献帝兴平二年(195年)析置了第一个汉宁县(治所在今浙江东阳市东十三点五千米处金家村),建安八年(203年)析置汉兴县(治所在今福建浦城县)。上述七县加上东汉末所置的汉安县(治所在今四川内江市西)、汉寿县(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第三个汉昌县(治所在今湖南平江县东南故县市)和汉昌郡(治今湖南平江县东南故县市),东汉表示王朝昌盛安宁的郡、县名称共有11个。实际上,东汉社会并不稳定,远不如西汉那样长治久安,这11个政区名称流露出来的只是统治者的美好愿望而已。

▲三国鼎立图

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鉴于汉以“许”失天下,魏将“许”改为许昌(今河南许昌市),并改东汉第一个汉昌县为魏昌县,又新置了魏兴郡(初治在今陕西安康市西北)。刘氏蜀汉自号为“汉”,以兴复汉室自居,置汉复县以昭示天下(治所在今重庆直辖市酉阳县西北),在地不及东汉汉平县、汉寿县的情况下,设置了第二个汉平县(初治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和第二个汉寿县(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22.5千米的昭化镇),又新置了汉嘉郡(治所在今四川芦山县,一说在名山县北)、汉丰县(治所在今重庆市开县南1000米)和汉德县(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汉阳镇)。“嘉”、“丰”、“德”都是美好的用字。孙吴据有东南之地。一方面,将东汉汉平县改吴平县、汉宁县改吴宁县、汉兴县改为吴兴县、汉寿县改吴寿县、第三个汉昌县改为吴昌县;另一方面,又析置了吴兴郡(治所在今浙江湖州市)和吴安县(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看来,魏、蜀、吴三国都希望自己昌盛、兴旺、安宁,而实际结果却都被统一在司马氏的政权之下。

司马氏西晋、东晋和相继而立的南朝,政局日趋混乱。反映国运昌盛、兴隆、安宁的政区名称也越来越多。晋朝一共设置了6个晋兴(2郡4县)、5个晋昌(4郡1县)、3个晋安(1郡2县)、2个晋宁(郡县各一)、2个晋寿(郡县各一),以及晋康郡、晋丰县、晋平县、广晋县、兴晋县各1个,共23个政区地名。

宋、齐、梁、陈均仅有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半壁江山,以“宋”字搭配了“平、安、宁、昌、兴、隆、康、泰、寿、广”等字的郡县有19个,以“齐”字带有“安、宁、昌、兴、康、乐、熙”诸字的郡县也有19个,以“梁”字后缀“安、宁、兴、寿、泰、广、乐、化、信、德”字的郡县多达27个。但在陈朝,这样的地名一个也没有。宋、齐、梁这65个政区有许多是异地同名,就像狂风一般,在南朝时代随着社会的日益动荡而愈演愈烈。

北朝似乎没有刮起这股风。北魏、东魏、西魏设置了6个国号带“安、宁、昌、兴、平、德”等字眼的郡、县。北齐改置了一对齐昌郡、县和一个齐兴郡,十六国之一的石赵曾置赵安县,后燕曾筑燕昌城,总数均不多。

从北朝系统脱离出来的隋朝,一方面改掉带有分裂朝代特征的政区地名,如今河南延津县东北15千米原有燕县,因与鲜卑慕容氏有关,西晋改名东燕县,隋文帝发表评论说:“今天下一统,何‘东燕’之有?”于是改为胙城县;另一方面,在隋朝统一全国前后建置了隋化、隋兴、隋安、隋昌、隋建、隋康6个县。

李唐王朝是我国古代存在时间最长的封建王朝,有7个唐兴县、2个唐昌县、一对唐安郡、县和唐固县、唐隆县、唐午县、唐福县各一个,以及兴唐县、盛唐县、福唐县、延唐县各一个,这类地名共有19个。若以唐朝存在290年计,则平均15.3年才设置这样1个县,比起隋朝平均16年就设置这样1个县来,相对少得多。

武则天是历史上的女皇帝,篡唐后建立武周政权。为了表示她个人的圣威和武氏统治的兴隆、安宁、昌盛,她将家乡文水县最早改成了武兴县,并先后建置了3个武兴县(含原文水县)、3个武隆县(含武崇县)、3个武安(1州2县)、2个武宁县、2个武昌县、2个武盛县,以及武荣州和武圣、武进、武城、武丰、武泰、武延、武寿、武义(武成)、武阳、武乡、武源、周昌等县。武则天称帝的22年中,居然有27个表示武周昌盛兴隆的地名(刨除“武昌”一作“武兴”一例),平均每年超过1个,达到这类地名建置的高峰。当时,凡是带“唐”字的地名一律被她换成了“武”字,又命定了一批带“武”字的地名。武则天大量更改地名的背后可能隐藏着炫耀武周政权的用意。


▲武则天“国号政区”大观

五代以后,这类地名就不多了。宋、辽、元三朝都没有,北宋尽改前朝以‘唐”为名的地名,辽代设置兴城(今辽宁兴城市),只寓意“兴旺发达”而并没有与国号挂钩。金代也只有两个:金昌府和金安县。明清时期非但没有,地名反而得避国号的讳,明初明州府被改成宁波府就是显著的一例。国号要避讳,以国号命名地名便无从淡起,这种风气从此以后就销声匿迹了。只是在清初,满人入关,汉人非常不满,郑成功在今福建厦门市设立过一个表示思念明朝的思明州而己。

以地名个体而言,浦城、苦陉二县曾多次随着改朝换代而更改名称。浦城是福建省最北的一个县,始置于东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当时叫汉兴县,三国吴永安三年(公元206年)改名吴兴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名唐兴县,武则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改名武宁县,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名唐兴县,天宝元你那(公元742年)才改为浦城

县,直到现在。这个县的历代县名,真可谓与东汉、吴、唐、武周相始终了。无独有偶,北方也有这样一古县,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的邢邑,战国赵时置苦陉县,东汉章帝时改名汉昌县,三国魏改名魏昌县,北齐省,隋开皇十六午(公元596年)恢复设县并改名为隋昌县,唐初又被改名为唐昌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陉邑县,才跳出了王朝昌盛的误区。北宋初县废,这个与东汉、曹魏、隋、唐相始终的古县没能保留不来。

事实证明,反映历代统治“国泰民安”、“国运昌隆”愿望的国号地名的生命力是非常弱的。它们不但抹杀了地名原所反映的地理特征,而且造成了大量地名重名。它所代表的毕竟只是帝王或朝廷的个别人的意志,所以一旦改朝换代,这样的地名不是被更改,就是被废弃。留存到今天的只有云南晋宁县、浙江武义县、江西武宁县、山西武乡县4处,只不过占这类地名总数179个的2.2%而己。

不过,作为客观的存在,地名发展史上虽然有过这么消极的一幕,但我们可以变消极为积极,利用它的特点为学术研究服务。比如,关于北魏郦道元作注的《水经》一书,作者究竟是谁?古籍上说是汉朝人桑钦,也有人主张是晋朝的郭璞。但书中涪水一条,已称广汉为广魏,则决非汉朝人;钟水条中,将晋宁仍然写成魏宁,因而也非晋朝人。推寻文句,作者大概是三国时人。这是清朝大学问家戴震的严密考证,已为郦学界奉为不刊之论。

作者:华林甫,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来源:《中国地名》2008年第2期,转载时略有删节,如需引用,请参考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