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礼物】过年送啥礼?给您送上一份健康厚礼——《2017年节气养生日历》!

 熠熠生辉999 2017-03-05


 前言 

时间好快,又到年关,感恩陪伴我们走过2016的亲们!过年了,寻思给大家送份礼物,思来想去,觉得唯有此份厚礼才称得起亲们一直以来的厚爱——因为这是一份关乎健康的礼物,它与你我相关!


2017年节气养生日历》由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为各位亲量身打造,成杰辉主任的用心“苍天可鉴”啊,不妨细读并转发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吧,这是一份“无价”的新春礼物!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来年,中医院官微也将一如既往为大伙提供最贴心的大众科普、养生保健、健康美文、医患故事、行医见闻等,愿大家喜欢,关注,转发,收藏!


也希望新的一年,大家倾听身体,善待身体,养好身体!




 健康指导: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   成杰辉  罗翠文  梁咏竹


一、小寒:1月5日


1.养生要旨:温阳祛寒,健体强身。


2.养生重点:

天气寒冷,适当锻炼能增强体质、提升抗寒能力,但需充分做好准备运动以利筋骨伸展,中老年人尤宜选择平缓柔和的运动项目。


膳食上宜“去寒就温”,推荐胡椒猪肚鸡、当归生姜羊肉汤、萝卜牛腩煲等温阳祛寒的食膳,容易燥热上火者不宜多食牛、羊、狗肉等大温大热之品,也不宜麻辣火锅、铁板烧烤等辛香燥辣的饮食。


冬令进补应适可而止,不宜过度滋腻碍胃,保证饮食有节、胃肠轻盈。


二、大寒:1月20日


1.养生要旨:防寒保暖,通阳调肝。


2.养生重点:冬春交接,切忌减衣过快,常备围巾、外套等保暖衣物以防风寒猝然来袭。换季天气时寒时暖,外感疾病高发,饮食上宜增“辛”以通阳散寒,可于膳食中搭配姜、葱、香菜、胡椒等味辛性温之品,对预防风寒感冒有一定作用。


三、立春:2月3日


1.养生要旨:养肝护阳,防风御寒。


2.养生重点:立春时节阴寒未尽,穿衣主张“下厚上薄”,不宜减衣过快以免着凉。注意避免抑郁与恼怒,及时舒解负面情绪,保持心情舒畅。膳食中宜适当加入姜、葱、韭菜等辛甘发散之品以助阳气升发畅达。


四、雨水:2月18日


1.养生要旨:避风防寒,温散寒湿。


2.养生重点:天气乍暖乍寒,注意保暖,免受风寒。雨水时节回暖返潮,注意保持室内及衣物干爽,食品密封保存慎防霉变。适当增加户外活动,舒展形体,多晒太阳。适宜艾叶、花椒煮水泡脚温散寒湿,早春舒肝调脾当少吃酸物多摩腹。


五、惊蛰:3月5日


1.养生要旨:戒怒防恼,疏肝健脾。


2.养生重点:惊蛰阳升躁动,注意调整情绪,放松心情,戒躁戒怒。饮食上,忌食生冷以防阳气损伤,少吃山楂、酸梅、柠檬等味酸收涩之品,适当以淮山、芡实、小米、茯苓、薏米等烹调汤、粥以健运脾胃。


六、春分:3月20日


1.养生要旨:阴阳平调,凉温共济。


2.养生重点:根据天气变化灵活穿衣,床铺可适当减少厚重被褥。劳逸结合,保证规律的作息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气爽神清以免春困所扰。饮食当以平衡为度,注意凉温共济、荤素搭配,不宜过食冰冻或辛辣燥热。保持平和心态,勿使躁恼烦忧。


七、清明:4月4日


1.养生要旨:调肝行气,运脾化湿。


2.养生重点:清明易生悲戚,建议多与亲友相伴舒解伤感情绪。天气潮湿,晴天宜到户外踏青,舒筋活络、除湿解困。闲暇时间寄情书画音韵,怡情悦性,畅达情志。体寒之人适当食用姜、葱、辣椒等辛温除湿,平常之人可以藿香、陈皮煎水内服芳香化湿。过敏体质朋友注意远离花粉、粉尘等过敏源,勤晒衣被,避免进食虾、蟹、鸡、鹅等发物。


八、谷雨:4月20日


1.养生要旨:慎防寒湿,健运脾胃。


2.养生重点:多雨潮湿,注意保暖以免寒湿侵袭,既往关节疼痛者尤当慎防早晚阴凉湿重。饮食有节制、三餐不过饱,少吃肥甘厚腻,保持胃肠轻松,勿使脾胃呆滞。可搭配服用淮山、芡实、白术、茯苓、扁豆、赤小豆、陈皮、藿香等食材以健脾助运、利水渗湿。


九、立夏:5月5日


1.养生要旨:养心凝神,护阳防病。


2.养生重点:立夏时节阳气初旺未盛,慎食冰冷,少穿露脐、露背衣着以防阳气受伤埋下病根。气温渐升易使心浮气躁,建议闲时多阅读、练字、绘画、下棋以平心静气,怡养心神。注意卧室通风,睡前保持环境和心境平静,以利于睡眠安怡。适当午睡以保证休息,有助于解除初夏困乏。


十、小满:5月21日


1.养生要旨:慎清暑热,辟秽除湿。


2.养生重点:潮湿闷热,易致湿疹疮疖,适当增加运动,汗出湿除能预防湿毒蕴结所致皮肤瘙痒疮毒。少吃辛香燥辣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凉茶冷饮等苦寒凉降之品不宜过食以免清热太过伤及脾阳。衣物勤洗勤换,保持皮肤清洁。床单被褥常换常晒,防虫防螨。端午前后可用艾叶煮水洗澡或家中悬挂艾叶除湿辟秽、驱虫防病。


十一、芒种:6月5日


1.养生要旨:清热利湿,益气养阴。


2.养生重点:热天汗多易致气阴两伤,建议清补饮食,冬瓜、薏仁、赤小豆、鸡骨草、白茅根等可清热利湿,茯苓、白术、陈皮等可健脾化湿,太子参、沙参、淮山等能益气养阴,人们可根据自身情况酌情服用。芒种正值学生复习考试阶段,注意规律作息,保证营养,但不宜过度补益反伤脾胃。


十二、夏至:6月21日


1.养生要旨:避暑防晒,慎防阴暑。


2.养生重点:盛夏日晒强,注意做好防晒措施,出门携带遮阳伞、遮阳帽等。外出及体育锻炼注意避开高温时段以防中暑,出汗较多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夏热贪凉不宜过,室内空调温度不要过低,切忌正对冷风直吹,也不宜贪食冷饮雪糕。贪凉饮冷易致“阴暑”,可服用藿香正气丸消暑化湿,或饮生姜红糖水散寒除湿。


十三、小暑:7月7日


1.养生要旨:消暑宁心,健脾祛湿。


2.养生重点:暑天烦热,建议减少户外工作。“心静自然凉”,可通过室内练字、作画、阅读等活动怡情养性、宁心静躁。饮食上宜消暑清热、解渴除烦,可适当饮用五花茶、绿豆汤等,但不宜过食寒凉冰镇之物。暑多夹湿,建议茶饮、汤水中搭配藿香、苏叶、佩兰、陈皮等以芳香化湿,白茅根、荷叶、薏米等可清热利湿,脾虚湿重者加入党参、淮山、芡实、白术、茯苓等能健脾渗湿。


十四、大暑:7月22日


1.养生要旨:消暑降火,慎防“伏泻”。


2.养生重点:大暑酷热,户外工作者及外出行人注意做好防晒、防暑措施,可常饮淡盐水、茶水等消暑解渴。暑热高温避免剧烈运动,以免汗出过多伤津损阳。三伏天常见“伏天泻”,注意饮食卫生,食物彻底加热食用,熟食剩菜及时冷藏,腐败食品及时丢弃,发生腹泻可酌情服用藿香正气丸、整肠丸等,病情较重者及时就医。


十五、立秋:8月7日


1.养生要旨:敛阳降气,清暑养阴。


2.养生重点:暑热未退仍需避暑防晒,但注意吹风纳凉过度以防外感。秋季面瘫高发,避免头面当风而吹。饮食上宜“减辛增酸”,如乌梅、山楂、杨桃、柚子等酸甘生津之品有助于顺应秋气以敛阳降气。


十六、处暑:8月23日


1.养生要旨:润燥养阴,保肺防病。


2.养生重点:“秋老虎”肆虐,温燥气候易伤阴津,可出现皮肤瘙痒、粘膜干燥、大便干结等问题,建议饮食“清润”为主,可适当食用甘润多汁的瓜果,少食辛辣燥热的食物。适当早睡和午睡,睡好子午觉有利于机体顺应自然阴阳之变化,由阳升向阴降的转变。


十七、白露:9月7日


1.养生要旨:护阳养阴,御凉保暖。


2.养生重点:秋凉渐至,日夜温差渐大,灵活穿衣以护阳气、御秋凉。秋燥伤肺,可适当食用杏仁、核桃、腰果、松仁等坚果以润肺燥。暑去秋来容易秋乏及莫名“悲秋”,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缓解机体疲乏,假日宜到户外秋游以使心情愉悦、减少消极情绪。


十八、秋分:9月23日


1.养生要旨:饮食运动,平调阴阳


2.养生重点:秋分正值阴阳交泰之时,饮食以阴阳调和为则,滋阴润肺的同时,注意选用温暖胃肠的饮食,不要过食生冷瓜果及凉拌菜。运动上,白天建议多到户外充分活动以舒展形体,晚上配合站桩、打坐、冥想等“静功”,一动一静,有助于调和气机、平衡阴阳。


十九、寒露:10月8日


1.养生要旨:润燥防寒,强健体魄。


2.养生重点:秋凉渐深,换季衣服建议厚薄搭配,少穿凉鞋莫露脚。早睡早起,起床后宜到户外活动,配合拳操、吐纳,能保肺气、强体魄。膳食以“温润”为要,可适当食用核桃、板栗、枸杞、山药、黑豆、黑芝麻等温性滋润之品。


二十、霜降:10月23日


1.养生要旨:平补润燥,强身御寒。


2.养生重点:气温下降及时添衣以避风寒,老人要注意腰膝保暖,当心“老寒腿”发作。饮食调养以平补润燥为宜,根据体虚不同因人施补,如气虚者补气、血虚者补血、阴虚者滋阴、阳虚者温阳,但急病、实证者不宜进补。霜降时节早凉夜冷,鼻炎、支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易发,日常注意适当锻炼健体强身,推荐搓脸摩耳、叩齿咽津的养生功法。


二十一、立冬:11月7日


1.养生要旨:养肺润燥,滋阴补肾。


2.养生重点:立冬降温幅度加大,尤其注意保暖。早晚气温偏低,室外锻炼不宜穿背心、短裤,运动以微微汗出为度,不宜剧烈运动或运动时间过长。饮食上注意润肺燥、滋肾阴,可适当食用白萝卜、大白菜、菠菜、鲜枣、苹果、柑橘、柿子等应季蔬果。“黑色入肾”,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桑葚子等皆为补肾佳品。


二十二、小雪:11月22日


1.养生要旨:保暖防寒,滋阴藏精。


2.养生重点:小雪时节建议早睡,宜22:00前卧床休息,不宜熬夜伤神。注意节制房事,以助阴精内守、阳气闭藏。早晚气温降低,应做好保暖措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时添衣,以防血管遇冷骤然收缩而发病。膳食当以温暖滋养为要,建议多饮热粥、热汤补水养阴。五谷为种子,富含植物精华,食之有助阴精养藏,可搭配豆类、红枣、杞子、桂圆、莲子等制成温润营养的杂粮粥、杂粮饭。


二十三、大雪:12月7日


1.养生要旨:温肾护阳,御寒防病。


2.养生重点:气温明显下降,外出备好帽子、围巾、披肩、长袜、风衣、外套等御寒衣物。此时呼吸系统及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高发,年老体弱或有相关病史者应注意加强头颈、肩背、下肢等部位保暖。膳食上,可适当进食牛肉、羊肉、鸡肉、虾等食物以助阳御寒,但不适合煎炸、爆炒或味道过于辛辣的饮食。


二十四、冬至:12月22日


1.养生要旨:温阳补虚,固本培元。


2.养生重点:冬至正处隆冬,是进补最佳之时,尤其体质虚弱、亚健康状态或慢性病患者更需调补,建议服用膏方补益虚损,固本培元。此时适逢三九之期,也是进行三九天灸的最佳时机。冬至阴极而阳生,一阳萌动,尤需注意保暖,忌讳一切生冷冰冻食物,守护好体内萌动的小火苗,切勿熬夜,护阳益精,阳秘则精藏,渐蓄能量,以待来春生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