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窍活血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中风抑郁

 柴桂苓 2017-03-05
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5g、赤芍15g、郁金10g、石菖蒲15g、枳壳10g、僵蚕10g、柴胡10g、麻黄3g、附子3g、细辛1g、丹皮15g、黄芩10g





①在中风后抑郁的患者中病情较为顽固者,以血行瘀滞证多见。患者除患肢麻木、僵痛、功能障碍外,还常伴头项、腰背、胸肋等多处疼痛的躯体化症状。其情绪低落、思维迟滞、记忆力减退、精力衰退、极易疲倦、欲寐不能寐等抑郁情绪也较为明显,这些表现与少阴病甚相吻合。②以《伤寒论》六经辨证来看,涉及神智、意识者,唯阳明、少阴而已。前者见神昏、谵语,乃胃肠热盛所致,为火热太过,宜清宜降,要用白虎、承气之类治疗,可见于中风病中腑之极期;后者可见精力衰退、思维迟滞、记忆力障碍、表情木呆,但欲寐等,以精神不足为主,乃心肾阳虚所致,为火热不足,宜温宜补,可选麻黄附子细辛汤或四逆汤之类。③《素问· 六节藏象论》:“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一个为精之处,一个为神之变,一个主藏精,一个主藏神,这就是精神。所以,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就完全可以看出心肾的状态。中风后抑郁患者的精神不足,情绪低落,精力衰退、记忆障碍、睡眠障碍( 但欲寐) 等症状,昭示了其心肾火衰的病理机制,原由心。肾阳虚所致。其固有症状和/或躯体化症状中最为突出者——疼痛,固然是气滞血瘀( 不通则痛) 为主,但也不能忽视阳虚生寒、因寒致痛,方选通窍活血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最为合拍。
通窍活血汤顾名思义,主化其在窍之瘀血,同时也可活周身肢体、经络之瘀血。柴胡、郁金,活血理气、气血双调,即可解郁、又助血行;麻黄既可温振阳气,又可宣肺气以助肝气之疏;附子猛药轻投以振奋心肾之阳;菖蒲、细辛辛香透窍,直达于脑,为诸药之引;
凡郁皆可生热,故加丹皮、黄芩,一则泄之,二则防麻附之燥热,以冀万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