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都是一样的——从“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中体会人类共性

 青木森森 2017-03-06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今中外应该没有例外——当我看到大约公元前4000年的埃及化妆品调色盘时这样的想法便自然而然地在脑中产生了。3月1日,由英国政府赞助、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希·费舍尔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此展强调的是不同文明间的共性。诚然,爱美是共性之一,人类的共性还有很多,有待观众亲自在展览中体会、发现。

  “大英展”缘起于2010年大英博物馆与英国BBC广播公司的合作项目——用100件馆藏文物讲述世界历史。由于广播节目在英国广受好评,创下1100万人同时收听的记录,还有很多人从网上下载录音,大英博物馆又与企鹅出版公司出版了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中文版《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一书。在此书基础上,大英博物馆经过对文物进行调整后,推出了同名的展览项目,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巡展。这一展览已经在日本、阿联酋、中国台湾、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多家博物馆展出,成为近年来国际博物馆界的热门话题。中国大陆是“大英展”世界巡回展览的重要一站。除了此次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出外,6月至9月该展览还将在上海博物馆亮相。

  “大英展”从大英博物馆800多万件藏品中精选出100件(组)展品,从奥杜威峡谷出土的石质砍砸器,到当代人工制品,纵横200万年,横跨五大洲,向世界观众讲述人类文明的历程。与观众们熟知的世界史叙事模式不同,“大英展”并非旨在展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或者文明自身的独特性,而是通过两条线索突出其共性以及文明之间相互交融、彼此影响的事实。其一,资源、技术、思想、文化的传播与共享,造就人类文明本身,自古以来这种交流与融合就从未中断,并不断塑造着文明的轨迹;其二,尽管不同文明拥有风格各异的面貌,但其共同关心、尝试解决的问题却是一致的,因此文明的差异并不是产生分歧的理由,而是可供互相借鉴的契机。虽然展览的主线仍然是纵向的时间线索,但是在每一单元的阐释中,上述两条线索都隐含其中,并带领观众通过解读每一件展品去感受一部别样的世界历史。

  进入展厅映入眼帘的第一件展品是一口木棺,这也是展览序言部分的唯一一件展品。它属于古埃及女贵族佘盆梅海特。这个制作于公元前600年的木棺初看起来和人们常见的古埃及木棺并无二致,但是经过分析研究人们发现,它的全部材料都来自埃及以外的地区:木料来自于黎巴嫩,黄金来自努比亚,青金石来自阿富汗,沥青来自两河流域。这个普通的木棺试图向观众表达,在早期文明时代,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合作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除序言部分外,展览分为八个单元,分别是:开端(200万年前至公元前2500年)、最初的城市(公元前3000—前700年)、权力与哲学(公元前700—公元100年)、仪式与信仰(公元1—800年)、贸易与侵略(公元300—1100年)、变革与适应(公元900—1550年)、邂逅与连结(1500—1800年)、我们创造的世界(1800年至今)。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及不同文明的解决方案、地处世界不同地区人们的交流融通,都浓缩在这八个单元中,每件展品都在向观众诉说着时空与人类的故事。

  展览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有关当今社会的,其中很多展品反映了当下尚待解决的问题。如《阿富汗战争挂毯》、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吉谷地的《战争盾牌》、用莫桑比克内战留下来的武器制作的雕塑《母亲》,提示着我们战争依然存在;英国艺术家霍克尼的版画《两个二十三四岁的男孩》,是道难解的同性恋伦理题……

  但在同一单元中也有展品给我们带来希望,那是一盏产自中国深圳的太阳能充电灯。在展览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有记者提问:“据说,在选择第100件展品时,原本是想选择IPod来代表现代科技与生活的,但最后展出的却是一盏太阳能充电灯,这是什么原因?”哈特维希回答:“因为我很喜欢这盏灯,这件展品体现了创新、简单、实用以及来自现代生活方方面面的挑战,它与环境议题有关,它利用的是新能源而且具有可获得性,很多人都可以买得起这种灯。另外,它还是一个很轻巧灵便的东西。”说到这里哈特维希还给大家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当你的父母让你去睡觉时,你依然可以借助这种灯在被子里干你想干的事情。”——总要有东西给人带来些“光明”。

太阳能充电灯

  这件太阳能充电灯并不是来自中国的唯一展品。展览英方策展人贝琳达·克里勒介绍,共有10件展品来自中国。“中国是很多伟大发明的诞生地。”而“大英展”有一个惯例就是,每到一地都会让当地博物馆选择一件文物作为第101件展品。中国国家博物馆此次拿出了馆藏的2001年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木槌和签字笔展出。中方策展人闫志说:“世贸组织是一个致力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经济全球化的组织,中国重返世贸不但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对于世界经济一体化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认为这套展品非常符合此展的理念。”

  这样一个强调共性、体现全球化的展览,却由英国政府提供资助,这不免让人联想到英国脱殴一事,此展所展示出的全球化思维与英国政府目前的政策似乎存在着矛盾。哈特维希在回答有关提问时说道:“我认为全球化是阻止不了的,它是一个很有力量的发展趋势,从展览中就可以体会到这点。人类是从非洲起源的,但从非洲起源的人类并没有局限于非洲的这块土地,他们有着向外走的冲动,最终他们走向了远处的地平线。我认为向外走、与全世界交流融合是人类很内在的理念,是人类很基本的一个直觉。虽然全球化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它的进程减慢了,但是它始终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大英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全球性的博物馆,我们也对我们所拥有的来自全球各地的文物感到非常骄傲,大英博物馆从全球化中受益,所以我们也将宣传全球化、宣传不同的文化作为任务之一。”

密特拉神雕像

佘盆梅海特木乃伊内棺

  据悉,展览于3月2日至5月31日在国博北10展厅举行。(附图为此展展品)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