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逻辑联结词(第1课时)

 徽墨丛棘 2017-03-07

逻辑联结词(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命题、简单命题、复合命题的概念。

2.理解逻辑联结词的含义,了解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的构成。

【重点难点】   重点是判断复合命题,难点是对“或”的含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   引导概括,重点质疑。

提示:本知识点概念性极强,要注意把握难度,切忌引入“全称命题”,“模糊逻辑”等概念。)

 

教学过程】 

一、命题

1.引例1:先请大家看下列语句,并判断它们是否正确?
12>5                    312 的约数          0.5是整数             312 的约数吗?  (不涉及真假)    x>5(不能判断真假)                  

  ⑥把教室里的灯关掉。 (不涉及真假)

(请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2.引出命题的概念: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命题。其中①②⑦⑧⑨是真的,叫做真命题;是假的,叫做假命题

      注意点:语句是否为命题,关键在于能否判断其真假。

   3.请学生举出几个语句是命题的例子

 

二、简单命题、复合命题

    再请看下面的几个例子,判断它们的真假

10可以被25整除;   ⑧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0.5是非整数

    这里的“或”、“且”、“非”叫做逻辑联结词。

    点拨: “非”即否定;  “且”即同时具有; “或”即二者中至少有一个。

 

1.简单命题、复合命题的概念及简单表示

简单命题: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

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及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复合命题。

我们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pqrs……表示命题,故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有:

  p(也叫命题p的否定) ;

  pq

  pq. 

其中 pq 为简单命题。

 

      以上的构成形式分别是:

pq:其中p10可以被2整除

                      q10可以被5整除

pq:其中p: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q: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⑨非p:其中p: 0.5是整数

         

2、请大家指出下列命题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若是复合命题,指出它的形式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

24既是8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②李强是篮球运动员或跳高运动员;

平行线不平行。

      解:①这个命题是pq的形式,其中

             p: 248的倍数

q: 246的倍数

②这个命题是pq的形式,其中

             p: 李强是篮球运动员

q: 李强是跳高运动员;

③这个命题是非p的形式,其中

             p: 平行线平行。

   

 请学生分别举例三种形式的命题

课堂练习:教材P261中的12

注意点:(1逻辑中的“或”、“且”、“非”与日常用语中的“或”、“且”、“非”的意义是不尽相同的。

2是复合命题吗?——不是复合命题。因为都不是命题。—— 不要认为凡是含有“或”字的语句就是复合命题。

     

3、写出下列命题的“非P”命题:

(1)   正方形的四边都相等。

(2)   平方和为0的两个实数都为0

(3)   是锐角, 则的任何一个内角是锐角。

(4)   ,则中至少有一为0

(5)  

 解:(1)正方形的四边不都相等。

2)平方和为0的两个实数不都为0

3)若是锐角, 则的存在一个内角不是锐角。

4)若,则中每一个都为0

5)若

 

 

注意点:要理解对命题中关键词的否定:

关键词

等于

大于

小于

都是

至少一个

至多一个

任意

PQ

PQ

否定

不等于

不大于

不小于

不是

不都是

一个没有

至少两个

存在

P且非Q

P或非Q

 

三、小结

1. 六个概念;

2. 理解逻辑关联词“或”、“且”、“非”的含义,并且能用“pq”“pq”、“非p”的形式表示复合命题;

3. 准确掌握对常见的逻辑关键词的否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