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酱香基酒

 水碧风轻云淡 2017-03-09

酱香基酒

酱香基酒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正宗酱香型白酒的勾兑,这是酿造酱香型白酒的重要环节。酱香基酒的生产周期长达一年。采用茅台镇本地优质红高粱,大曲发酵,经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历经春、夏、秋、冬一年时间。七个轮次的酱香基酒各有特点,经调酒师的精心勾兑才可酿制出酱香型白酒的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的特点。

 

酱香型白酒酒体具有微微泛黄、醇馥幽郁的特点,是由酱香、窖底、醇甜三大特殊风味融合而成,它在酿制过程中从不加半点香料,香气成分全是在反复发酵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它的酒度一直稳定在52°54°之间,以茅台酒酱霸天下酒、乌江酒为代表。在调配时,从不加一滴水,都是以酱香基酒勾酒。酱香基酒的生产周期长达一年。采用本地优质红高粱,大曲发酵,须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历经春、夏、秋、冬一年时间。

 

 

酱香型白酒七个轮次基酒各有特点,其感官标准如下所示:

一次酒(≥57%):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有酱香味,略有生粮味,涩味,酸味,后味微苦。

二次酒(≥54.5%):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有酱香味,味甜,后味干净,略有酸涩味。

三次酒(≥53.5%):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醇和,尾净。

四次酒(≥52.5%):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醇和,后味长。

五次酒(≥52.5%):微黄或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后味长,有焦香味。

六次酒(≥52%):微黄或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后味长,焦香好。

七次酒(≥52%):微黄或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后味长,有焦糊味[1]

工艺

酱香型白酒生产系以当地优质高梁为原料,用小麦制成高温曲,而用曲量略多于原料。其生产工艺季节性很强,严格按照节气,端午采曲、重阳投料。酱香基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共分清蒸下沙、混蒸糙沙二次投料,一至七个烤酒轮次,可概括为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历经春、夏、秋、冬一年时间。现介绍一下茅台镇生产酱香基酒工艺过程:
  1、二次投料
  用纯小麦制高温曲,用高梁作原料。一次酒要两次投料,即经:
  清蒸下沙――采用总投料量的一半,经润粮配料上甑蒸粮下甑泼量水摊凉洒酒尾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醅为清蒸下沙工艺流程;
  混蒸糙沙――采用总投料量的另一半,经润粮配料(加入一次清蒸下沙后的醅料)上甑蒸粮蒸酒(这次蒸出的酒不作正品,泼回酒窖重新发酵)→下甑泼量水摊凉洒酒尾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醅为混蒸糙沙工艺流程。

2、九次蒸煮
  九次蒸煮――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混蒸糙沙后的醅料上甑蒸酒为第三次蒸煮,第三次蒸煮后的醅料为熟糟,熟糟经摊凉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醅上甑蒸酒六个轮次循环过程中有六次蒸煮,共九次蒸煮。

3、八次发酵
  八次发酵――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熟糟上甑蒸酒六个轮次循环过程中有六次封窖发酵,每加曲入窖发酵一个月,共八次发酵。

4、七次取酒
  七次取酒――混蒸糙沙上甑蒸酒后第一次取酒,熟糟上甑蒸酒六个轮次循环后取六次酒,共七次取酒。经七次取酒后的酒糟为丢糟。
  各轮次酒质量各有特点,应分质贮存,三年后进行盘勾。盘勾后再贮存一年,经微调后出厂。
  每轮次蒸馏得到的酒还可分为三个典型体,即窖底香型、酱香型和醇甜型。
  1.窖底香型一般产于窖底而得名,己酸乙酯为主要成分。
  2.酱香是构成茅香型白酒的主体香,对其组成分目前还未能全部确认,但从分析结果看,其成分最为复杂。
  3.醇甜型也是构成茅香型白酒特殊风格的组成分,以多元醇为主,具甜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