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咖啡馆经营 | 好生意绝对不是“省”出来的

 街心舞苑 2017-03-09

每逢谈到经营问题,总想起身边的一起趣闻:


朋友负责装修的一家酒吧在施工阶段的最后一天,老板看着玲琅富丽的装潢很是满意,跟其他人讲:“我最喜欢看着工地慢慢变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其实我对如何经营根本不感兴趣,哈哈!”


后来发现,其实很多老板喜欢的是“开店”这件事,对于“经营”两字无感每每逛到“胸大无脑”的店面真的忍不住一声叹息!


此处不敢放图,以免对号入座


店开起来之后的事情才是真本事,而在摸石头过河的种种经营陷阱中,最为市场诟病的,便是“省钱”两字。


“省钱”的念头一般都会出现在难堪的经营报表之后,这也是最考验经营者的时候,沉不住气的经营者往往选择点上一支烟一咬牙一跺脚,急匆匆召集核心成员开始研究“节流”问题。房租是死成本、装修已经花过钱了、设备也总不能变卖了,于是所谓的“节流”往往找向了这些方向:


一、人力成本!


苍天!咖啡伙伴已经很苦了。但实际情况是,越小规模的店,算起经济账来,人事成本确实占据了更高比重。最糟糕的“节流”无非是从员工的薪资、福利开始省起,闹得最后无法齐心、人员流失、服务质量下降、出品品质无法保证,周而复始开始恶性循环。


有经营者曾认真询问过我:“要不要多找些兼职节省成本?”我个人是非常反对这样做的,因为特别是中小型咖啡店,总还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场所,隔三差五的生面孔来为熟客服务,情感难以维系,还难免让人产生“花钱当小白鼠”的感觉。况且,看似薪资节省了,其中耗费的训练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已经是一笔难以计量的账目。



二、物料成本!


每当有客户反复询问我“有没有更便宜的咖啡豆可以供应”时,我总隐约感觉到这家店大事不妙。


很怕经营者心中有这样的种子:第一,我的顾客对产品并不挑剔,产品好坏分辨不出来;第二,一定还有更便宜的物料完成现有出品。


如果对于咖啡馆来说最核心的“咖啡”两字都可以苟且,消费者会指望这家店可以提供无添加的精致甜品?健康与口感更好的动物性奶油?呕心沥血提升汉堡中的肉质?提供更高审美与设计感的外卖杯?按要求更换滤芯和定期检查水质?


别做梦了。


“都可以更好一点”和“都可以更凑合一点”,这两种经营思路就像“1.1的10次方”与“0.9的10次方”,经年累月下来,高下立判。


三、营业成本!


“服务员麻烦开下空调吧,好冷。”

“你好,空调是开着的。”(但并没有开足到适宜的温度)


“服务员提个建议,你们家厕所味道太重。”

“你好,我们今早打扫过了。”(也许一个自动喷香器就可以解决问题)


“服务员你们家洗手没有热水吗?”

“不好意思,热水宝上周坏了。”(其实是因为老板觉得太耗电)


“节流”找到这些细枝末节中,恐怕员工也是每天怨声载道了,如果老板换做自己是顾客,试问会喜欢上这家店吗?


但愿上面这些情况没有发生在你的店里。


如果有,也请理解你的老板、店长或合伙人,也许只是因为着急一时没有找对方向。作为经营者,其实再没有别人更加了解你的店优势在哪,有太多事情值得思考,这包括:


营业时间是不是有问题?

某个时间段是不是存在营收空档?

现有的团队有没有创造其他盈利点的可能?

商圈内的优质客户还有多少根本不知道这家店的存在?

如何的会员机制可以最大可能避免老会员流失?

线下活动能否为店面带来人流或营业收益?

新的节日就要到来有没有准备好呢?

外卖咖啡值不值得做?

……


“强化优势”&“适当开源”,而这些才是团队活力与店面发展的希望。咖啡馆经营,好生意绝对不是“省”出来的,为咖啡梦想的一腔热血,不要用错了方向。





版权信息:

以上文章内容转载自【精品咖啡美学】,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作者:乔安咖啡 JO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