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像医学和核医学」相关科室常见的「经验教训」

 xuxinj2005 2017-03-09

导语

在从业过程中,每个科室常有一些自己的「不良习惯」,或者容易忽略的细节。

在「影像医学和核医学」相关科室,最常见、最容易出问题的是什么?

你有什么记忆犹新的故事?主任的哪句话让你印象深刻?

在查房和带教时,你特别喜欢向学生和手下强调什么?


1

1、对于胸腔积液,描述为“水样密度”,还是“液体密度”

有人说:对于胸腔积液,我描述为“水样密度”,但好多人写“液体密度”,个人感觉是不对的,因为液体有各式各样,水银还是液体呢,故个人认为不应该存在“液体密度”这一名词。

我个人认为水样密度不一定对,液体密度不一定错!

有人说:因为水样密度不一定就是胸腔积液,还可以是胸膜增厚,变换体位扫描,水样密度影不发生移动,则很可能是胸膜增厚(当然不排除包裹性积液,但结合形态可以鉴别),而至少不是游离性胸腔积液。

有人说:我觉得可以描述为“液性密度”,不管它是水、血液还是水银,只要影像上能推断它可以流动,我觉得就可以描述为“液性密度”。至于密度到底是水还是血液,再测个CT值,这样更有利于诊断与鉴别。

元芳你咋看待:元芳说都可以描述。


2

2、甲状腺“左侧叶,右侧叶“”写成“左侧甲状腺,右侧甲状腺”

3、对于类圆形或形态不规则的病变,量最大径我一直写'长径',但好多人写“直径”,个人感觉是不对的,因为只有圆是有直径的

4、再就是一些错别字了,最常见的莫过于“纵隔”写成“纵膈”,“半卵圆中心”写成“半卵园中心”

5、还有一些低级的错误,比如左右反了(这个是致命的错误),cm或者mm一不小心误删了最后成了“m”



3

6、现在的放射科已不同于以前了,全数字化的设备、PACS、高清竖屏、预约叫号系统、自助打印机-------,以一个审核医师的角度来看,主要的问题在于报告的质量,尤其是病人无限制增多的今天,尽管是双审机制,但一眨眼问题就出现了,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报告中的字、词、句错误等,笑话百出,好在临床医师见怪不怪能理解!!

CT用××密度灶,MRI用××信号灶,如果刚看完MRI然后写CT,报告里就很容易出现前文高密度灶,后文高信号灶。(刚接触MRI,接触到各种序列,比如T1,T2,Flair等等,着实慌了神,特别容易犯的机械错误同楼上的所说:CT描述表达是密度,而MRI是信号。)


4

8、普放是基础,刚刚接触的觉得不难,日久积累后才明白胸片都不会是一张普通的胸片,因为它比CT和核磁共振、核医学检查涵盖的信息更少,或者说更容易误判

9、男女左右,一定要搞清楚,这应该是最简单的错误了,但是一旦落实了很严重的;

10、漏诊:就是一旦发现了病灶,就专注于研究这个病灶的性质了,而忽略了其他的病灶。

11、做这个部位的检查却漏了其他部位,如胸部CT扫描视野内有时候包括了上腹部器官或颈部结构,肩关节片也很容易漏掉肺部的病变,个人觉得只要看到了就提一下,免得延误病情。


5

12、如果做直接增强,没有平扫,易把强化灶看成钙化,这种情况需要多看几期。

13、胆囊切除术后,描述里还留着模版的“胆囊不大”…

一个胃大部切除的病例检查,报告中不谈残胃形态、不谈吻合口情况等。

    病变的描述不具体定位,例如左肺可见一小结节灶......

14、腹部检查的胃肠道准备。例如检查结肠前做好清洁灌肠,查肝胆脾胰禁饮食后再来检查,等;申请单不写明临床病史或临床大体诊断。有的甚至不查体就开单。

15、大脚趾用“拇趾”描述,还是“踇趾”

16、审核报告过程中,胶片、报告装错片袋,张冠李戴,只顾及审核报告而没鉴名(特别是急症病人多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