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驾西藏的路线美无数,唯有这一条,令无数越野老手无比向往,却很难自驾成行的“痛”与“痒”!

 板桥胡同37号 2017-03-10


一旦你决定了从察瓦龙穿行到察隅,你就会明白什么叫真正的挑战,即便对我这样的“老滇藏”来说,穿行在这条“察察公路”(察瓦龙到察隅的公路)上,也感觉前方是一连串的未知。


们的越野车正经过中国最凶险的道路:路面全是页岩碎石,路基松软,遇到暴雨必然滑坡。穿行在悬崖绝壁,塌方和泥石流随时都会与你擦肩而过,司机的任何一个闪失,都可能让我们魂断于此。



历史上,这里是马帮才敢行走的路线,外界的人对此知晓极少。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中最著名的瓦弄战役,就爆发在这片与世隔绝的高山峡谷中,我们一到西藏地界,就看见“严格禁止外国人进入”的黄色告示牌。在这里,山路一个急转弯,我们便驶入了藏东南的地界。



驱车行走了一天,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遥望远方的碧罗雪山,此刻正在氤氲云气中渐渐掩映起它雄奇的身影,让人感慨这只有在天南之地才能看见的另类奇景。晚霞中,我们跟它道上一声晚安,在惊险的白日记忆与宁静的梦幻暮色中沉沉睡去。


 高原小江南 


整个察隅县的地势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且相对高差达到3000米以上,造就了藏东南这片独特的亚热带高山峡谷,察隅也因此有“小江南”的美誉。不过这是指气候上的,到了察瓦龙乡,我们只看见一条土街、连片的藏式房屋,别有一派粗犷的“江南”气质。



这里的藏式民居通常是木石构造,二层或三层结构,石墙木柱,楼层用木板隔开,屋顶用泥沙灰混合物覆盖成平顶。楼下用来饲养牲畜、堆放柴草农具,楼上住人,分得清楚。二层客厅上开几扇窗户,屋梁和门框上还会用白石灰粉绘上一串城垛图案,表示吉祥如意。



察瓦龙盛产青稞、小麦和荞麦。但要说最令人感到惊异的物产,还是路边和山岭上成群成片的仙人掌,有些甚至长成了小树的模样,每年结出的仙人果更是多达数百吨。


 高山深谷 



从察瓦龙乡转出,我们继续向察隅方向不断行进。驶过钢索桥,在蜿蜒曲折的怒江边抛下了留恋的最后一瞥,我们才一头扎进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木孔峡谷,开始进入一片一望无际的针叶林地带。



刚深入到针叶松林中,我们就被美丽的风景绊住了脚,一路走走停停,恨不得把这座森林统统装进相机。在如此高海拔的地带能看见这么大片的亚热带丛林,无论如何都令人眼前一亮,我们早就不知不觉地沉醉在雨林深处,难以自拔。



林中道路的远方,黎斜腊卡峰傲然耸立,格外引人注目。我们只能匆匆拜别神山,因为一旦在雨林中遭遇大雾或暴雨,就难以脱困。而一路上虽然时有薄雾弥漫,却没有遭遇恶劣天气,让这段原本不可预测的行程,成为难得的美丽记忆。


 下察隅,沙琼村 




僜人以前居住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原始丛林中,历史上曾被称他们为“野人”,据说他们赤脚就能登上雪山,解放后才陆续从深山老林中搬出来,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


僜人是至今仍未被识别的少数民族,沙琼村则是僜人的聚居村,是僜人文化体现得最集中的地方。它位于海拔不足1500米的热带丛林地区,远远看去,到处是芭蕉林、竹林、稻田、荷塘,一派热带风光。



这里的房屋多为南北向木板房,以木结构阁楼长房为主,房顶呈“人字形”,原本都用阿库草所盖,现在则用上了援建的蓝屋顶。整个村子整齐美观,家家户户都住在绿树掩映的吊角木楼里,房舍周围花草繁盛,远处梯田层层,一幅世外桃源景象。




僜人们如今的生活并非像文献中所说的那样原始落后,现代化的元素多多少少地汇入了这个偏远的村庄。虽然我可以理解他们用拖拉机运玉米,但还是一时无法理解僜人把玉米垒成一堵“墙”一样的储存方式。这或许就是现代与传统交融结合的生活方式吧。


 僜人传奇 




僜人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绚丽多彩的服饰。他们的衣服多是自产自用的麻织品,也有少量是棉织品,有时候会使用原色麻线,有时也会把麻线染成红黑两色。由于其居住地四季如春,季节不太分明,所以僜人服饰基本上呈现出的都是春天绚烂的气息。



令我们诧异的是,时至今日,僜人部落依然有自己的“头人”—阿鲁松。虽然60岁多了,可我们刚进他家拜访时,发现他正在和几个年轻人玩“斗地主”,令我们忍俊不禁。


阿鲁松剃着光头,白布缠头,腰间挎刀,依然给人一种威勇武士的感觉。见着我们这些外面来的客人,他二话不说就是:“干儿酒,干儿酒,男人喝了身体倍儿棒”。逗得我们一口气连下三杯,醉了三天也没回过神。




实际上,阿鲁松是当地相当有名气的人物,腰刀从不离身。1986年随国家民委的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内陆考察,登机便与航空公司发生争执。僵持不下中,民航竟然得到上级“准予携刀登机”的批示,就此破例。从此,“带刀旅客阿鲁松”的声名传播开来。


阿鲁松家客厅中挂着满墙的牛头,这是他为之自豪的又一话题。僜人讲求乐善好施,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宰杀牦牛比赛,以此“竞选”头人。1991年,阿鲁松一口气砍下25个牛头,为整个部族带来了吉祥,也成为阿鲁松一生的荣耀。


 察瓦龙—察隅行笺 


【交通】


一般来说,人们将云南丙中洛—西藏察瓦龙乡—西藏察隅县的这段道路,称之为“丙察察公路”,这是从滇西进入西藏的最后一条公路。因为其它进藏公路海拔较高,且有长达4个月左右的大雪封山期,而丙察察公路海拔低,可常年通行,所以它将有望成为最便捷的进藏公路。


从察瓦龙到察隅这段路还没有班车,但可以包车前往,不过包车的日期很不固定。一般在开车的情况下,一天就能从察瓦龙赶到察隅,万一路上耽搁了没有赶到,最好在半路的目若村或带锯场住宿,而不要走夜路。因为这段路上极有可能遇到大型野生动物,会非常危险。


【自驾线路】


察瓦龙乡→木孔村→日东村→目若村→嘎达村→察隅县→沙琼村


【住宿】


察瓦龙乡:镇上有四川饭店,可以吃饭住宿,还有火锅。

察隅县:住宿非常方便,县城不大但宾馆不少,还有很多小型招待所;驴友甚至可以去当地村民家借宿,藏族同胞非常热情好客,但村民生活并不宽裕,最好给藏族同胞留下些饭费。


【景点】


好的风光全在路途上,要是不急着赶路,可以在察瓦龙乡和目若村多待几天。除了藏域江南的美景外,还可能会遇到真正的马帮,别有一番风情。


【提示】


1、高原上要带好衣服和雨具,各类极端天气都有可能碰到。

2、去察隅县要带好要在内陆办好边防证;而由于是边防重地,要去上、下察隅乡还要到察隅前一定县公安局的边防大队再办一张边防证;自驾更是需要公安机关开出证明,再凭证明去国防边境管理部门开过桥证。





文 | 谢罡   图 | 自在莲   编辑 | 杨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