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秋阳气始衰,艾灸补阳祛百病

 衣袖omp5qxckp6 2017-03-10



  入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此时,气温变化不定,冷暖交替,容易给人的心理、生理带来一定影响,若不注意保健养生,就容易患病或旧病复发,古人称之为多事之秋。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外界阴气重了,人体的阳气便容易出现不足,就会出现爱起夜、怕冷、腰背发凉等阳虚症状。所以,秋季养生适当补充机体阳气尤为重要,而艾灸作为古老的中医疗法,具有温阳散寒的功效,是很不错补阳选择。


  中医中人体阳气主要有三大作用:一是生化作用,人体靠阳气生化气血、精血津液;二是宣化作用,人体的气血、津液主要精微要靠阳气输送、散布;三是卫外作用,阳气有防御和卫外作用,即抵御疾病。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阳精若足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毖伤”这里说的就是保命长寿、除病祛邪,扶阳是不二法门。


  阳气若足千年寿,灸法升阳第一方。这里的灸法就是指的艾灸。


  艾灸是中医五大主流疗法中唯一具有物理和药理综合疗效的学科。艾灸过程中释放的近红外线比远红外线的调节作用更强。10-15mm的近红外线穿透力更强,能将艾烟中的有效成份输送到脏腑和病灶之处。



  秋季养生,记住这两个补阳要穴:足三里和关元。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抗衰老的有效穴位,按摩和艾灸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的作用。


  关元是任脉穴,在下腹部的前正中线上,采用仰卧的姿势,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条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经常艾灸此穴有培补元气补脾阳的作用,增强人体的抗寒防病能力。可用艾条做艾灸,每日艾灸足三里、关元穴各1次,每次15-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艾条缓慢沿足三里、关元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动动手指转发你的朋友,让更多人受益艾灸,收获健康!

倪萍老师谈国艾堂


一个专业艾灸的公众号

搜索:gat519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