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国用五张羊皮,跟楚国换回一个奴隶,从此奠定了秦国的崛起

 伟天英 2017-03-10

秦国用五张羊皮,跟楚国换回一个奴隶,从此奠定了秦国的崛起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黄福芳

百里奚自小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可惜出身贫寒,再加上当时的等级制度深严,人才选拔制度苛刻,他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处安放。百般思索之下,百里奚得出结论:唯有出游列国求仕,才能拼出一线希望,不被埋没。

于是,在妻子的支持下,百里奚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求仕之路。他首先到了宋国,后又到了齐国。然而,一个没有后台、出身贫寒之人,想要在诸候国求得一官半职绝非容易之事。在这两个国家,尽管百里奚极力去推销自己,却也只是在民间有了一些小名气,入不了达官贵人的法眼,自然也没法得到一官半职。

但百里奚并不气馁,又带着满腔的希望乞讨到了虞国。在虞国,百里奚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蹇叔,蹇叔听到百里奚的谈吐,赞为天人,又怜惜他穷困潦倒至此,就向虞国国君推荐了百里奚,在蹇叔的周旋下,百里奚做了虞国的大夫,仕途似乎在向他绽放笑脸。

然而好景不长,晋国要假道灭虢,大臣们强烈反对,说了一套唇亡齿寒的大道理,虞侯看着晋献公送上的宝璧和宝马,却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有人对百里奚抱怨:我进谏的时候,你在旁边为什么不帮忙说话?百里奚说:和愚人说话和把珠玉丢在大路上没有什么区别。你难道不知道桀杀关龙逄,纣杀比干的故事吗?就是因为他们强行谏阻啊!如果再多说,你的生命也要赔上去了。最后,虞候还是不顾大臣们的反对答应了晋国的要求。其后,晋国灭了虢国,回兵又灭了虞国。百里奚不愿背上不忠之名逃跑,被俘,成为被编送秦国的奴隶。

至此,百里奚的政治生涯似乎划上了句号,但百里奚却从来不肯认命。在被送往秦国的途中,百里奚趁乱逃到了楚国。在楚国,为了填饱肚子,百里奚一面为当地乡民养牛,一面继续坚持学习治国之道。此时的百里奚已是五十多岁,乡民们看他边学习边养牛,很是好奇,有人问他在学什么,他回答说:“我学的是治国之道,总有一日,我会等到赏识我的人。”听者无不哈哈大笑,百里奚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资。一传十,十传百,百里奚甚至引起了楚王的好奇。楚王召见他,问他养牛的秘诀,他说,不过是心与牛合一罢了。楚王大喜,认为他的养牛秘诀也适用于养马,就让他进宫做了圉人,专门负责养马。

秦国用五张羊皮,跟楚国换回一个奴隶,从此奠定了秦国的崛起

做了圉人,百里奚也并不气馁,他还是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马养得肥肥壮壮的。养马之余,百里奚仍然坚持看书学习,努力提高自己,他始终相信自己的才华会有出头的一日。百里奚不知道的是,上天真的会垂青坚守之人。在百里奚每天为养马操劳的时候,秦穆公发现晋国送来的奴隶名单里的百里奚这个人不见了,他随口问了一下公孙枝,百里奚是个什么人?公孙枝对百里奚早有耳闻,就把自己所了解的百里奚报告了一番,并说百里奚是个难得的大贤才,有智有谋,而且对自己的上级忠心耿耿。秦穆公大喜,认为百里奚是个大才,和公孙枝一起定下了五羊皮换人的计谋,把百里奚接到了秦国,并委以重任。

秦国用五张羊皮,跟楚国换回一个奴隶,从此奠定了秦国的崛起

百里奚靠着他的坚持,终于在垂暮之年等来了自己的机会。他主持秦国国政,“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并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统一了甘肃、宁夏等地区,开始了秦国的崛起,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绩。

百里奚之所以能够在职场脱颖而出,除了他过人的学识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坚守,身陷困境绝不气馁,努力把当下的工作做到最好,这种坚守和努力,值得身在职场的我们学习和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